体育经济

搜索文档
“苏超”的独白:我的热度,从何而来|年中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0:37
行业与公司分析 文化消费爆款现象 - 2025年上半年三大文化消费爆款包括哪吒、苏超与LABUBU,其中"散装苏超"通过"派头"(声势浩大)、"噱头"(话题性)和"苗头"(消费趋势洞察)实现破圈传播 [2] - 苏超从地方性赛事升级为全国性顶流,带动"浙超""赣超"等类似赛事涌现,形成区域性体育IP集群效应 [6] 赛事运营与商业化 - 赛事门票定价亲民(约10元),首轮比赛吸引1.8万现场观众,第六轮南京对阵苏州场次观众达60396人,创单场纪录 [19][40] - 京东与伊利于2025年6月13日同日官宣成为官方赞助商,赞助商数量从6家飙升至19家,商业化进程加速 [31][35] - 采用"足球+文旅"模式:常州主场吸引15万扬州游客(端午期间持身份证免景区门票),扬州队引入非遗变装秀,镇江队融合西津渡灯光秀 [24][26] 品牌营销与传播 - 通过冲突性话题(如"比赛第一 友谊第十四")制造传播爆点,相关微博话题48小时阅读量破亿 [22][33] - 国际球星贝克汉姆参与造势(2025年6月6日),使用苏州方言为赛事引流,提升国际曝光度 [26] - 地方政府联动营销:十三太保文旅官微集体玩梗,形成跨城市应援接龙,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35]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江苏省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两次提及足球,明确要求加快"三大球"振兴发展,将苏超纳入区域体育振兴战略 [17] - 2024年12月启动省级城市联赛规划,2025年1月17日发布《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竞赛规程》,3月3日召开专项推进会 [16][19] 社会价值与用户洞察 - 赛事覆盖多元人群:高考生、中年群体及"云观众"通过赛事释放压力,形成情感共鸣 [9] - 保留草根赞助商(如"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广告位,强化"与民同乐"品牌形象,获央媒点赞 [42][43] - 常州队将自嘲式营销("输了比赛却赢了流量")升华为城市精神宣言,凸显地域文化自信 [33]
服贸会“冰雪”闪耀 驱动体育经济新未来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07:34
北京市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政策 - 北京市制定《北京市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1] - 政策旨在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1] 2024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 - 设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冰雪运动服务、体育融合服务、新兴潮流体育服务四大子展区[1] - 冰雪运动服务展区涵盖冬奥成果展示、奥运场馆开发、冰雪器材装备等内容[1] - 延庆体育企业组团展位汇集北京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体育产业领域明星企业,展示冰雪体育科技成果[1] 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规划 - 以"赛事名城 链动全球"为主题,围绕"赛事资源集聚、产业融合溢出、服贸合作协同"核心[1] - 延续设置"户外冰雪 活力四季"展区,集中展示冬奥成果、冰雪器材装备、冰雪场馆建设等内容[1] - 将于9月10日-14日在首钢园举办,同期举办多场会议论坛及赛事活动[3] 石景山区参展计划 - 展台设计突出首钢园工业遗产价值,强调"科技赋能体育、体育链接世界"理念[2] - 展示内容以"科技+文化+体育"为核心,围绕滑雪、乒乓球等重点赛事和项目[2] - 凸显"双奥之区"优势,提供"工业遗产活化"与"科技赋能体育"中国方案[2] 艾尔豪斯公司参展亮点 - 将展示专利技术成果、模块化装配式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场、AI技术在冰上场景应用等[2] - 通过AI数据分析和智能反馈帮助体验者提升技能[2] - 倡导为滑冰场提供高效节能、高度环保和智能化的高质量服务[2] 服贸会体育专题整体规划 - 从"链接、未来、创智、活力"四大维度构建"展、赛、人、趣"四位一体开放合作生态[3] - 助力推进"体育强国、全民健身"战略,促进双向国际合作[3] - 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新业态发展[3]
【经济新观察】河北:“体育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文旅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07
正定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 - 华北地区最大专业室内滑雪场 占地面积超3万平方米 瞬时可容纳1600人同时滑雪 [2] - 建设初级/中级滑雪道各1条及地形公园 中级道最大垂直落差46米 坡度13度 满足专业竞赛/教培/大众滑雪/亲子娱雪需求 [4] - 雪质获资深滑雪爱好者认可 雪道硬度适宜刻滑 高铁2小时可达实现四季畅滑 [4][5] - 配套10余项娱雪项目如雪地摩托/冰上碰碰车 结合"地道战"主题展厅打造"冰雪+研学"特色 [7] - 计划推出少年营/公益电影展演/国家赛/夏令营等活动 补充河北夏季运动空白 激发青少年冰雪兴趣 [7] 冰雪经济与文旅融合 - 差异化定位"全季可玩/全龄可享/全域联动" 与正定古城文旅有机融合 形成新消费场景 [7][9] - 预计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 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7] - 崇礼打破季节壁垒 夏季游客430万人次首超冬季 计划推出314项文体活动强化"文旅+赛事"模式 [9] 河北省体育消费生态 - 2024上半年举办5552场赛事 吸引1343.62万人参与 直接消费269亿元 同比增197% [13] - 通过攀岩联赛/龙舟赛/帆船赛等特色活动 打造"户外在河北"等IP 转化体育流量为经济增量 [11][13] - 帆船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吸引境外游客 促进滨海旅游发展 [11] 暑期文旅消费创新 - 河头老街单日客流峰值12万人次 升级公共空间 推出实景演出《大唐之山》提升体验 [15]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累计接待180万人次 今年入园人次同比增150% 沉浸式戏剧成引流利器 [16] - 荣国府夜游项目设7大主题活动 暑期每日3场演艺 结合节日节点强化互动体验 [18] - 针对入境游推出8大主题线路 覆盖城市/塞外/滨海/长城等多元场景 [21]
从苏超到浙BA:体育流量如何变经济增量?
创业邦· 2025-07-11 11:17
核心观点 - 草根体育赛事如"苏超"和"浙BA"通过政企民协同运作,成功带动区域经济与城市影响力提升,成为"体育+"模式的新标杆 [5][16][32] - 赛事通过互联网热梗传播、文旅联动及低票价策略实现全民参与,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如苏超预计综合效益超3亿元)[9][14][23] - 地方赛事差异化发展:苏超依托足球基础,浙BA则发挥浙江篮球优势(全省篮球场地超5.5万个)[20][21]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数据表现**: - 单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创业余足球纪录,带动镇江揭幕战打车需求同比上涨319%[14][15] - 端午假期盐城主场打车需求激增超10倍,徐州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99%[15] - 赞助商从6家增至29家,预计赛季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单城市增收2000万元)[14] - **浙BA初期表现**: - 揭幕战门票(8-28元)开售即罄,诸暨赛场打车需求同比上涨127%[23] - 周边摊贩销量翻倍(如四果汤单晚售出400份),市集摊位首日租出10/50个[23][24] 赛事运营策略 - **传播策略**: - 苏超利用"散装江苏"等地域梗官方玩梗,常州文旅发布《守卫笔画》短视频助推传播[10] - 浙BA限制职业球员参赛,强化"全民参与"属性(仅限18岁以上本地男性)[21] - **政企联动**: - 南京开通球迷高铁专列,淮安等推出免费景区政策[14] - 浙BA联合文旅部门推出"门票+球票"打包套餐,与OTA平台合作"看球+消费"服务[22] 行业趋势 - 国内体育产业规模从2018年至2023年增长68.3%达3.67万亿元,2025年或突破4万亿元[27] - 国际案例印证体育经济潜力:卡塔尔世界杯创170亿美元收益,巴黎奥运会贡献13亿欧元旅游消费[27] - 贵州"村超"带动榕江旅游收入近200亿元,推动县域经济跃升[28]
★吸睛又吸金 首发经济"燃"动消费新引擎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链博会与首发经济 - 第三届链博会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 新场景 包括珠峰极限场景体验和人工智能绘图工具创意工坊等活动 [1] - 首发经济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点开花 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传统业态可通过首发经济创新消费场景 并借助REITs优化运营模式 [1] - 西单大悦城"盛夏动漫季"首发近百款限定周边新品 同时引入多个业态的全国首店和北京首店 [1] 首发经济市场表现 - 西单大悦城2024年暑期首发活动总销售额超1500万元 带动全场销售近7亿元 客流近450万人次 [2] - 上海市1-4月新增首店301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 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 - 安徽省今年以来新增首店354家 包括省级首店43家和市级首店311家 覆盖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领域 [2] - 天猫"618"期间12款新品成交额破亿元 超500款破千万元 6900款破百万元 爆款集中于3C数码 美妆个护 家电家居等行业 [2] 消费群体与政策支持 - "00后"消费者追求差异化 个性化 "60后"银发群体消费实力强劲 推动限量版 联名款产品热销 [3] - 首发经济已延伸至首次落地门店 研发中心设立 企业总部等链式发展 体现城市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 [3] - 安徽省对内地首店和安徽首店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 北京鼓励文化地标等举办首秀首展活动 [3] - 上海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 已有14家跨国品牌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 涉及两万多款首发新品 [4] 发展趋势与建议 - 政策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 鼓励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 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4] - 应从消费升级中发掘潜能 关注"文教康乐"领域 发展型 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 以及银发经济 [5] - 购物中心应通过空间重塑 业态融合赋能存量资产 可采用REITs形式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并加强数字智能化建设 [5] - 首发经济串联银发经济 IP经济 体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通过业态创新激活市场增量空间 [5]
金融机构逐鹿“苏超”
北京商报· 2025-06-30 22:25
体育IP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 江苏银行在手机银行开设"苏超专区",提供免费门票、赛事直播、文旅消费券发放等服务,吸引年轻客群并提升月活度 [4] - 中国平安为南通队全体球员提供"黄金腿"保险保障,并为球迷提供观赛意外险 [7] - 支付宝联合政府发放6万余个数字人民币红包,通过满减优惠打通金融消费闭环 [1] 银行从赞助商到生态共建者的转型 - 江苏银行通过冠名赞助、赛事奖金托管、企业融资支持等综合金融服务,构建覆盖金融、快消、保险的立体传播网络 [4] - 广发银行连续六年成为CBA联赛官方合作伙伴,邮储银行发行"村BA"联名借记卡,中国银行推出体育消费券等活动 [4] - 银行通过金融服务链串联赛事运营、用户激活与消费转化,开发属地化产品强化球迷身份绑定 [5] 保险机构的多维保障布局 - 紫金保险为"苏超"定制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等专属保障方案 [7] - 新华保险全方位为赛事赋能,国寿财险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开展风险管理与投融资支持 [8] - 保险机构借助赛事流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开发特色产品实现业务多元化转型 [8] 支付机构的场景化创新 - 支付宝、花呗、淘宝分别冠名"苏超"徐州队、无锡队和常州队,布局赛事支付生态 [9] - 人民银行联合银行机构推出"满50元减20元"数字人民币优惠补贴和6万余个消费红包 [10] - 支付机构通过赛事曝光实现流量转化,探索"内容+支付"新模式 [10] 政策驱动下的体育金融生态演进 - 2014年"46号文"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5万亿元目标,吸引金融机构初步探索 [12] - 2025年四部门联合发文强调构建覆盖体育产业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体系 [13] - 金融机构探索会员价值体系、数字资产开发、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多元化合作模式 [14]
体育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体育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28 11:49
赛事热度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5轮比赛持续升温,赛场内外热度高涨 [1] - 苏州队对阵扬州队第五轮比赛两轮抢票人次总计达144万,创"苏超"开赛以来抢票人次新纪录 [3] 消费市场表现 - "苏超"火爆带动球迷和市民消费热情,商家持续推出新品满足需求 [1] - 苏州市体育中心苏州队文创首发快闪店内,"助威"装备吸引大量球迷打卡 [3] - 苏州山塘街、阳澄湖服务区商家将文创产品与旅游打卡体验结合,吸引游客感受足球文化 [5] - 盐城市体育用品店球衣、球鞋等商品销量显著增长 [7] 体育经济拉动 - "苏超"联赛持续升温,推动江苏体育消费市场热潮,从运动消费到球场预定全方位激活体育经济 [5] - "苏超"火爆直接拉动球场预订量增长 [7] 青训与足球文化推广 - "苏超"球队队员参与青训,为小球员讲解足球技巧并示范动作要领,推广足球文化 [9]
首发经济“燃”动消费新引擎
中国证券报· 2025-06-18 05:14
链博会与首发经济 - 第三届链博会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集中发布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 新场景 包括珠峰极限场景体验和人工智能绘图工具创意工坊 [1] - 首发经济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点开花 符合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趋势 传统业态可通过REITs优化运营模式激发城市消费动能 [1] 首发经济市场表现 - 西单大悦城"盛夏动漫季"首发近百款限定周边新品 带动总销售额超1500万元 全场销售近7亿元 暑期客流近450万人次 [2] - 上海市1-4月新增首店301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 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 - 安徽省今年以来新增354家首店 其中省级首店43家 市级首店311家 覆盖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领域 [2] - 天猫"618"期间12款新品成交额破亿元 超500款破千万元 6900款破百万元 集中在3C数码 美妆个护 家电家居等行业 [2] 消费群体与政策支持 - "00后"消费者追求差异化 个性化 带动限量版 联名款热销 "60后"银发群体消费实力强劲 [3] - 首发经济已延伸至首次落地门店 研发中心 企业总部链式发展 体现城市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 [3] - 安徽省对内地首店 安徽首店分别给予100万元 50万元奖励 北京鼓励品牌举办首秀首展活动 [3] - 上海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 已有14家跨国品牌20个消费品品牌纳入试点 涉及两万多款首发新品 [4] 发展趋势与建议 - 购物中心应转型为沉浸式 体验式 互动式消费空间 特色商业和非标商业将成为城市新亮点 [4] - 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 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 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4] - 应从消费升级和社会结构变化发掘潜能 发展银发经济涉及养老 医疗 文旅 科技等业态 [5] - 购物中心可通过空间重塑 业态融合 数字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 采用REITs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5]
“苏超”通过“10元低价门票”策略,撬动全省超3亿元经济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6-17 00:19
核心策略:普惠票价激活全民参与 - 官方票价仅5-10元(部分场次20元),远低于中超(200-800元),低门槛吸引超18万人次现场观赛,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达3.08万人(徐州主场),创联赛纪录 [2] - 黄牛票被炒至600元仍供不应求,溢价60倍反映市场热度 [2]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消费,扬州炒饭销量增长80%,常州恐龙园推出"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镇江景区联动赛事折扣,端午假期旅游订单增近10% [3] 地域文化赋能流量破圈 - 官方主动设计城市竞争梗强化参与感,如南京vs苏州"太湖之争"、徐州vs宿迁"楚汉争霸"、扬州vs镇江"早茶德比",激发城市荣誉感 [4] - 南通队球衣狼山刺绣成爆款,连云港将赛事战歌植入水晶宣传片,拉动搜索量周增210% [6] - 城市特产(如盐水鸭、水蜜桃)借赛事热度促销,形成"比赛结果决定餐桌消费"的趣味联动 [6] 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 - 关联企业股价爆发式上涨,金陵体育(智能赛事系统)涨幅148.19%并5次涨停,共创草坪(人造草坪供应商)连续7天涨停,江苏银行(总冠名商)股价创历史新高 [8]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初的6家飙升至19-20家(伊利、肯德基、小米等跨行业巨头加入),单席位赞助费达300万元仍"一席难求" [9] 可持续性挑战与启示 - 65%球员为教师、快递员等非职业群体,但单队政府投入达300万元(如南京队),需平衡竞技水平与亲民定位 [11] - 成功依托江苏13市均为GDP百强的基础,形成"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梯度协作,浙江、安徽等省欲复制模式但需警惕经济均衡度不足 [12] - 创新模式以"低票价+高情绪价值+地域文化梗"激活全民参与,本质是体育赛事与区域经济深度联动的创新样本 [13]
台青“轮上”追梦路:在大陆开辟人生“多重赛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20:25
轮滑运动发展 - 大陆轮滑事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拥有设施完善的轮滑场馆和强烈的轮滑氛围 [2] - 近年大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民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参与度越来越高 [4] - 两岸体育交流日益热络,轮滑成为交流桥梁,推动台湾青年与大陆轮滑队员切磋技艺 [4] 轮滑产业与品牌 - 2019年创立运动品牌,组建团队自主设计研发轮滑器材,与大陆工厂合作进行生产 [4] - 大陆"体育经济"未来广阔,公司希望通过新挑战和尝试开拓市场 [4] 轮滑人才培养 - 2015年成为海宁市速度轮滑队主教练,十年来培养出众多优秀小将 [2] - 2019年世界轮滑锦标赛上,执教的海宁轮滑小将张振海在1000米项目中为中国队斩获金牌 [2] - 轮滑小将张振海已成为中国速度轮滑领域的领先选手 [4] 两岸交流与合作 - 台湾青年对大陆充满向往和好奇,大陆提供无限可能和机遇、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4] -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轮滑运动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