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证监会发布· 2025-08-21 10:32
尹力、吴政隆参加调研。 来源:新华社 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察看药物化学实验 室,细致询问生产流程。李强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要及 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要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 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李强听取创新孵化模式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等介 绍,深入了解共享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李强勉励他们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 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 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同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 广的经验做法。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后,李 强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凝聚创新合力,尽快取得 更大突破。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 ...
李强在北京调研
新华社· 2025-08-20 22:35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 [1][2]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凝聚创新合力 [3] -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 [3] 科技创新与研发重点 - 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开展科研攻关 [2] - 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 [2]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3] 企业支持与市场前景 - 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2]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2]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2] 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 - 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3] -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3]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3] 政策协同与产业优化 - 强化产品研发、审评审批、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 [3]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 [3]
“材料创新+产业化”双轮驱动 时代新材加速拓展新材料应用边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5 23:4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材料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轨道交通、风电、汽车零部件、特种装备等多领域技术突破,并积极拓展氢能源、新能源电池、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1][5][6] - 公司构建了"材料+结构+仿真"的底层技术平台,拥有2000余项专利,实现技术跨场景协同应用 [4][5] - 公司研发成果已实现产业化,产品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水平,并在多个高增长领域形成规模化供货 [1][6] 业务布局 风电业务 - 风电板块是公司第一大业务,2024年贡献销售收入82亿元,占总收入的40.89% [2] - 2024年7月与各大风电主机厂签署27.11亿元销售合同,涉及风电叶片及相关服务 [2] - 风电叶片年产能达4700套,正向年产值100亿元目标迈进 [2] 轨道交通业务 - 产品覆盖全球九成车辆主机客户,是轨道交通减振全套方案提供者 [3] - 在线路减振、桥梁与建筑减隔震等领域处于行业前列 [3] 汽车业务 - 高端汽车减振降噪与轻量化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3][6] - HP-RTM电池上盖与箱体在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领域完成"换代"级应用 [6] 工业与工程业务 - 桥隧与建筑减隔震产品、工业减振与传动产品在多个实际工程案例中展示综合实力 [3] 技术创新 - 开发高分子复材环氧树脂增强体系,可同时提升风电叶片抗风强度和高铁弹性元件耐疲劳性 [4] - 振动控制技术实现跨领域应用,从风电叶片到高铁转向架减振装置 [4] - 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多产品虚拟研发协同,如将风电叶片流体力学模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空气动力学优化 [4] 新兴领域布局 - 正在开发氢能源、新能源电池、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所需的新材料 [5] - 高性能芳纶纸、高端聚氨酯材料、特种有机硅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已实现批量化生产 [5] - 与头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开发轻量化减振结构件,并与机器人生产企业洽谈技术合作 [6] 发展历程与战略 - "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风电叶片规模每五年上一个台阶,从自主设计平台建设到全国销售额第二 [2] - 过去40年立足弹性体材料,过去20年攻克复合材料,未来10年将进军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 [7] - 技术创新呈现"同心圆"发展特征,围绕核心技术向多领域自然辐射 [5]
中证土地改革农业主题指数报791.9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市北高新等
金融界· 2025-07-21 23:40
中证土地改革农业主题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土地改革农业主题指数报791 96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8 68% 近三个月上涨7 69% 年至今上涨3 61% [1] - 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十大权重股包括市北高新(9 87%) 罗牛山(8 15%) 金隅集团(8 07%) 利欧股份(7 82%) 新洋丰(7 81%) 海南橡胶(7 72%) 大禹节水(7 45%) 辉隆股份(7 37%) 亚盛集团(7 37%) 一拖股份(7 34%)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9 62%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0 38% [1] 行业分布 - 主要消费占比37 68% 原材料占比22 47% 工业占比22 16% 房地产占比9 87% 通信服务占比7 82%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首页发挥“龙头”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两高四着力” 人大代表在行动)
河南日报· 2025-06-08 06:3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计划在北京、上海、武汉、沈阳、西安、成都等地建设6个中心仓,年内陆续投入使用,以提升产品配送时效,让消费者提前48小时享用到新鲜产品 [1] - 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销售网点已达2057万个,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 - 公司在全国18个省份建设了25家工厂,每家工厂生产的产品不同,面向全国发货时存在效率问题,建设中心仓旨在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1] 发展战略 - 公司制定了"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战略,计划不断完善产业链,向上游发展养殖业、向下游拓展餐饮业 [2] - 在做好猪产业的同时,公司将发展鸡肉、牛肉产业,实现多元化经营 [2] - 公司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大国际贸易,实现国际化发展 [2] - 公司正扎实推进"数字双汇"建设,用数字化赋能生产经营 [2] 经营重点 - 公司将做好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抓好环保与安全、大力推动创新创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升级供应链等"五件实事" [2] - 公司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共同进步 [2]
双汇携旗下明星产品参展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第一财经· 2025-05-23 23:3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肉食龙头企业携旗下猪肉产品、禽产品、综合调味品、深加工肉制品等板块的260余种明星产品参展[1] - 公司坚持"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方针推动创新转型[7] - 未来将继续以"四化"方针为指引专注肉食领域满足消费者需求[17] 产品布局与创新 - 展厅设置美式产品、肉制品综合、生鲜产品、调料综合4大展区展示260余种产品[7] - 包装肉制品涵盖火腿肠类、香肠类、酱卤熟食类等10余个品类近年推出爆浆芝士肠等新品[9] - 生鲜猪产品采用冷却排酸工艺推出气调包装系列和免切速烹系列满足多样化需求[11] - 禽产品打造"五优"冰鲜鸡并推出奥尔良风味鸡翅中等调理鸡产品[13] - 调味料板块推出猪骨高汤、炸酱面拌酱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13] 市场反响与品牌影响力 - 展厅成为展会"人气王"产品获得参观者一致好评[15] - 外地参观者认为产品品类齐全体现了公司在肉类产业的战略布局[16] - 本地消费者表示长期信赖公司产品品质[16] 产业链与研发能力 - 公司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4]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多个肉品研发创新平台[4] - 研发人员现场与消费者交流产品口味和制作方法[15] 区域经济贡献 - 公司作为漯河本土企业从小型肉联厂发展为全球知名肉类企业[4] - 持续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提供高品质产品支持[4]
双汇参展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环球网· 2025-05-17 17:5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于5月16日开幕,主题为"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吸引1268家企业参展 [1] - 双汇作为漯河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展厅面积136平方米,设置4个展示模块(美式产品、肉制品综合、生鲜产品、调料综合),展出四大类260余种产品 [1]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贯彻"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方针,推动产品形态、功能、人群及消费情景多元化 [1] - 产品结构向肉蛋奶菜粮结合转变,目标从单一产品转向"一顿饭、一桌菜"场景,覆盖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禽产品、调味料等 [1] - 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多个肉品研发创新平台,形成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 [2]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食博会成为展示中国食品工业成就的窗口,对推动中国食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1] - 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数字化创新,助力漯河食品产业与中国食品工业发展 [2]
华设集团: 华设集团2024年度股东大会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27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28亿元,同比下降17.28%[1][24] - 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45.05%[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同比下降38.60%[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45.17%[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23亿元,同比下降9.63%[1][24] 预算执行 - 2024年营业收入预算51.45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13.93个百分点[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算不低于6.6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42.03个百分点[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预算4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23.34个百分点[2]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8次,审议通过多项重要议案[3][4] - 审议通过股份回购、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议案[3][4] - 各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10次,推进重点工作[6] - 独立董事召开专门会议3次,发表独立意见[6] 战略发展 - 提出"高质牵引、合规经营、国际拓展"战略导向[9] - 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2024-2026年)》和《集团产业化发展规划》[10] - 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业务数字化协调管理机制[10] - 布局低空经济、环保EPC、智慧检测等新兴产业[10][11] - 国际化战略取得进展,新签国际合同1.8亿元[12] 2025年目标 - 计划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6.8亿元[26] - 目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目标不低于2.4亿元[26] - 推动从工程设计公司向全链条技术集成商转型[12] 关联交易 - 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金额1.61亿元[29] - 主要关联方包括江苏华通、安徽现代、中设航空等16家企业[29] - 交易定价遵循市场公允原则[47] - 关联交易未对公司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47]
赵心童夺冠,东莞小镇能否再度“挥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3:21
中国斯诺克发展历程 - 中国选手赵心童成为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运动的新高峰 [1] - 20年前丁俊晖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夺冠带动全国斯诺克风潮,东莞常平镇成为斯诺克发展的重要地区 [2] - 东莞常平镇凭借交通区位优势从制造业强镇转型为"斯诺克强镇",推动斯诺克大众化和产业化 [2][4] 东莞常平镇的斯诺克产业优势 - 常平地处东莞东部中心,毗邻广州、深圳、香港(车程约1小时),便于国际赛事组织和资源导入 [4] - 东英桌球俱乐部是东莞斯诺克起步的关键,培养出丁俊晖、梁文博等一批知名球手 [5] - 常平已累计培养职业球员2人,本土裁判员超150人,教练员200人次,形成"培训+制造+赛事"产业链 [11] 常平斯诺克产业的升级与拓展 - 常平承办2024—2026年女子斯诺克世锦赛,是国内首个乡镇体育馆举办的国际A类赛事 [10] - 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落户常平,推动当地从草根赛事承办地向国际资源枢纽跃迁 [11] - 常平吸引12家台球器材企业入驻,研发符合WPBSA认证的赛事级球桌,抢占高端市场 [12][14] 斯诺克产业的文旅与经济潜力 - 常平推出"台球+民宿"、"台球+啤酒节"等文旅项目,提升全民参与度 [10] - 斯诺克主题酒店、产业孵化中心等场景破解"赛事结束即客流流失"困境 [14] - 国内台球相关企业达16.1万家,近十年注册量年均增长超30%,常平瞄准"全球斯诺克产业枢纽"目标 [16] 斯诺克运动的社会影响力 - 丁俊晖2006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决赛吸引1.1亿电视观众,创全球赛事转播纪录 [16] - 赵心童夺冠引发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10亿,推动斯诺克大众化 [16] - "中国台球87一代"(丁俊晖、梁文博等)推动斯诺克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 [5]
劳动者之歌丨德国设备“水土不服”?海归硕士变“鸡司令”开发智慧养鸡生产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14:49
公司发展历程 - 龚光辉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回国 发现父亲养鸡事业因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陷入低谷 [3] - 放弃国企高薪职位 回乡尝试科技养鸡 通过国内外书籍学习先进养殖经验和模式 [3] - 引进德国全自动化种鸡本交笼养生产线 但设备出现"水土不服"问题 母鸡过肥且公鸡死亡率较高 [7] - 自主改造生产线 解决公鸡母鸡分饲问题 更换400多个模具样式设计高位公鸡料盘 [9] - 花费6年时间成功开发智慧数字种鸡繁育生产线 [11] 行业技术突破 - 采用公鸡母鸡混合笼养模式以降低养殖成本 [5] - 创新设计链式喂料系统 均匀提供母鸡饲料并阻止公鸡采食 [9] - 引入智慧化巡检和监测系统 计划打造"智慧无人工厂" [15] 经营规模与模式 - 养鸡基地规模达近百万羽鸡 [11] - 年产值已过亿元 [15] - 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53个村、9400多名群众合作 [11] - 带动18个村集体年收入增至平均14万元左右 [11] 行业影响 - 被乡亲们称为"鸡司令" 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养殖户 [13] - 目标推动农业智慧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