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形钢壳叠片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豪鹏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超2倍,AI+端侧战略构筑发展护城河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9000万元—10200万元,同比增长228.03%—271.77% [1] -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8.80%—378.88% [1] - 营收同比增长15.72%—20.90% [1] - 业绩高增源于深化战略大客户合作、经营效率提升及AI+端侧硬件市场卡位 [1] AI+端侧战略布局 - 公司深度渗透AI+端侧硬件、AI服务器电源(BBU)、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 - 构建覆盖AI+端侧全场景的电池产品矩阵,向安全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转型 [1] - 2025年中国AI+端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35% [2] - 2030年中国AI+端侧市场规模有望达1.2万亿元,2025—2030年CAGR为30.8% [2] - 全球AI+端侧市场规模未来8年内将增长至14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400亿元)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开发超高空间利用率方形钢壳叠片电池,推进高硅&纯硅负极技术应用 [3] - 推出"软甲固电"半固态电池产品,获高端移动电源头部品牌客户认可并量产 [3] - 半固态电池向穿戴类客户送样评估,全固态电池完成原型验证并转入A样设计 [3] 产能与运营优化 - 潼湖新工业园产能整合释放协同效应,HBS系统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 [4] - 新增产能通过战略客户导入及订单份额提升实现消化 [5] 客户与市场优势 - 客户包括惠普、索尼、谷歌、大疆、哈曼、戴尔、微软、小米、中兴等头部品牌 [5] - 与头部客户形成深度联合研发机制,以技术共生关系增强合作粘性 [5] 员工激励与业绩保障 -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授予价格27.91元/股,覆盖不超过80名核心骨干 [5] - 2025年净利润考核目标1.8亿元,较2024年实际净利润增长近翻倍 [5][6] - 持股计划绑定核心团队利益,保障战略执行和市场竞争力 [6]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3:5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 Golden Nest Capital、OPPO 等机构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00 - 21:00,地点为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潘党育、董事廖兴群等 [3] 经营情况 - 过去一年面对市场弱复苏等压力,坚持“以短期阵痛换长期竞争力”,盈利修复态势呈现,经营性现金流良好 [3] - 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深化与头部品牌商战略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3] - 确立“All in AI”战略,布局 AI + 赛道,提升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收入比重 [3] - 2024 年注重运营成本管控,产能整合使组织更高效 [3] 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发展战略 - 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立足消费类电池主业,布局新应用领域,坚持“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 [4] 毛利率提升 - 一季度因产能利用率低等因素压制毛利率,预期二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逐步修复 [5] - 2025 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释放和降本减费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5] 研发技术 - 重点聚焦高电压正极、高硅负极、叠片钢壳、固态电池四个创新研发方向 [6] - 固态电池半固态已送样评估,全固态技术开发稳步推进 [7] - 硅负极实现阶梯式跨越,与客户联合研发 100%硅负极电池 [7] - 钢壳叠片工艺部分订单 2025 年将批量出货 [7]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2%,关税变化暂无明显影响 [7] - 采用 FOB 模式,多数情况不承担关税成本 [7] - 客户群体广泛,市场及客户结构抗风险能力强,非北美地区收入持续提升 [8] - 业务多元化,拓展新兴领域,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 [8] AI + 端侧业务 - 与全球头部 AI + 硬件厂商合作,适配穿戴设备电池出货占比将突破 [8] - 基于电化学平台积累创新,高能量密度叠片钢壳产品下半年量产 [8] 机器人业务 - 进入多家机器人品牌供应链,助力产品上市 [9] - 未来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服务客户,满足性能迭代需求 [9] 产能利用率 - 潼湖产学研基地产能爬坡支撑业务增长,当前产能匹配需求 [9] - 旺季订单落地和新增产能跑顺将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 [9] 费用率管控 - 研发费用保持绝对值投入,聚焦高回报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效能 [9] - 管理费用通过产能整合等协同推进,实施 HBS 实现降本增效 [9]
豪鹏科技2025Q1业绩“开门红”:AI+端侧战略初显成效,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9: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9125.38万元同比增长81.3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69亿元同比增长97.3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3181.35万元同比增长903.9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88.13%创上市三年最佳一季度表现 [1] - 2024年现金分红3571.57万元占归母净利润39.14%叠加近2亿元回购现金分红及回购总额占归母净利润254.15% [7]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完成从传统消费电池供应商向AI+端侧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商转型构建覆盖AI+端侧全场景的电池产品矩阵包括AI服务器电源具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及低空经济等领域 [2] - 开发超高空间利用率方形钢壳叠片电池推进高硅负极技术应用综合能量密度较传统产品提升超30%多家智能穿戴品牌客户已启动设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 [4] - 消费类半固态电池向海内外客户送样评估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6.22% [4] 运营优化与客户拓展 - 产能整合至潼湖新工业园推进HBS精益生产系统实现降本增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现金流专项管控 [5][6] - 深化与核心战略客户协同创新巩固消费电子智能终端供应链核心地位拓展AI眼镜AI服务器电源四足机器狗等细分领域头部品牌商 [6] - 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 [6] 技术研发与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相比动力电池更愿意尝试新技术以提升用户体验 [4] - 依托技术先发优势和多元化前瞻布局应对AI革命与能源变革交汇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