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端侧

搜索文档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23:3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IGWT Investment、安邦资产等机构 [2][3] - 时间为2025年7月9日20:00 - 21:00 [3] - 地点为线上会议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陈萍和投资者关系李方静 [3] 公司经营情况 上半年情况 - 经营扎实稳健、布局未来,核心业务增长符合预期,AI + 端侧新兴业务拓展态势良好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AI + 端侧”场景进行深度技术攻坚,推进四大核心研发方向 [3] - 完成潼湖产学研基地整合与升级,越南生产基地去年底投产,运行和爬坡状态良好 [3] 下半年及未来方向 - 凭借消费电池积累和前瞻布局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化AI场景渗透,提升高端AI客户业务占比 [4] 投资者问题及解答 AI类业务进展 - AI类别业务涵盖AI PC、AI耳机等产品,2025年上半年PC类产品AI渗透率领先,其他品类下半年试产、量产,AI类业务占营收比例将提升 [5] - 提前卡位三大应用场景机遇,包括配合AI眼镜上市、高硅负极快充电池导入客户旗舰机型、机器人项目下半年批量交付 [5] 对盈利水平的影响 - 新应用场景等是提价驱动力,AI + 端侧电池产品占比提升重塑盈利模型 [7] - 前期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形成“技术突破→溢价能力→产能协同→盈利释放”正向循环,优化盈利结构 [7] 产品结构变化 - 产品结构沿“基本盘加固、战略级跃升、新势力培育”路径优化 [7] - 笔记本电脑电池保持核心占比,智能穿戴业务成增长支柱,全景相机等品类延续高增长,新兴方向展现增长爆发力 [8] AI战略措施 - 资源布局聚焦头部品牌客户定点开发和研发资源倾斜投入重点项目 [9] - 市场端深入洞察,研发端攻坚核心痛点,聚焦能量密度跃升等前沿方向 [9] 高安全性“软甲固电” - 推出新一代超高安全性“软甲固电”产品,有三重防护体系,解决起火爆炸风险 [9] - 获头部移动电源客户批量订单,将广泛应用于高安全要求场景,推动半固态技术渗透 [9] 固态相关产品进展 - 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面向AI + 端侧等应用场景 [10] - 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验证,接客户批量订单,全固态产品转入原型设计并推进交流和送样验证 [10] 员工持股计划 - 持股计划主要针对研发等骨干人员,研发和智能制造体系占比高 [10] - 考核周期考虑激励效果等因素,业绩考核在公司和个人层面设定目标,构建产品核心竞争力 [10] 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关税变化暂无明显影响,多数订单采用FOB模式 [11] - 客户群体覆盖全球主要市场,订单分布广泛,依赖度低,抗风险能力强 [12] - 多元化产品矩阵扩容,拓展新兴领域,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 [12]
豪鹏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超2倍,AI+端侧战略构筑发展护城河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9000万元—10200万元,同比增长228.03%—271.77% [1] -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8.80%—378.88% [1] - 营收同比增长15.72%—20.90% [1] - 业绩高增源于深化战略大客户合作、经营效率提升及AI+端侧硬件市场卡位 [1] AI+端侧战略布局 - 公司深度渗透AI+端侧硬件、AI服务器电源(BBU)、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 - 构建覆盖AI+端侧全场景的电池产品矩阵,向安全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转型 [1] - 2025年中国AI+端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35% [2] - 2030年中国AI+端侧市场规模有望达1.2万亿元,2025—2030年CAGR为30.8% [2] - 全球AI+端侧市场规模未来8年内将增长至14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400亿元)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开发超高空间利用率方形钢壳叠片电池,推进高硅&纯硅负极技术应用 [3] - 推出"软甲固电"半固态电池产品,获高端移动电源头部品牌客户认可并量产 [3] - 半固态电池向穿戴类客户送样评估,全固态电池完成原型验证并转入A样设计 [3] 产能与运营优化 - 潼湖新工业园产能整合释放协同效应,HBS系统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 [4] - 新增产能通过战略客户导入及订单份额提升实现消化 [5] 客户与市场优势 - 客户包括惠普、索尼、谷歌、大疆、哈曼、戴尔、微软、小米、中兴等头部品牌 [5] - 与头部客户形成深度联合研发机制,以技术共生关系增强合作粘性 [5] 员工激励与业绩保障 -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授予价格27.91元/股,覆盖不超过80名核心骨干 [5] - 2025年净利润考核目标1.8亿元,较2024年实际净利润增长近翻倍 [5][6] - 持股计划绑定核心团队利益,保障战略执行和市场竞争力 [6]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527
开源证券· 2025-05-27 23:17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工业企业营收放缓、利润改善,私营企业好于国有企业,利润格局上中游占比持续提升,工业企业去库压力仍大;豆包APP上线视频通话功能,AI眼镜、AI伴侣等创新终端形态值得期待,视觉感知是硬件层面感知层的主线 [3][4][5] 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与行业涨跌幅 - 展示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 [1]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为纺织服饰(1.304%)、医药生物(0.974%)、美容护理(0.882%)、环保(0.758%)、房地产(0.625%) [1] - 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为有色金属(-2.068%)、电子(-1.283%)、汽车(-1.047%)、机械设备(-0.883%)、通信(-0.825%) [2] 宏观经济 - 2025年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1.4%,前值0.8%;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2%,前值3.4% [8] - 4月工业企业营收放缓、利润改善,营收当月同比约2.6%、较前值下滑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当月同比上行了0.4个百分点至3.0%,三因子对4月利润增速的贡献分别为工业增加值+6.0、PPI - 2.8、利润率同比 - 0.1个百分点 [3][9] - 分类型来看,1 - 4月私企利润累计同比改善4.6个百分点至4.3%,国企利润降幅扩大3.0个百分点至 - 4.4%,原因一是对等关税首月我国出口仍维持韧性,出口类中小企业通过抢转口对冲、生产经营暂未有明显扰动;二是国企主要分布于上游、私企分布于中下游,私营企业更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4][9] - 利润占比方面,4月上游采掘、中游设备、下游消费、公用的ttm利润占比分别为29.4%、38.8%、21%、10.8%,分别较前值变动 - 0.5、+0.5、 - 0.1、0.0个百分点 [10] - 利润增速方面,4月上游利润增速下滑2.2个百分点至 - 9.6%,中游受益于“两新”加力扩围,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较前值改善,下游利润小幅走弱、利润累计同比转负至 - 0.3% [10] - 4月名义库存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至3.9%,实际库存下行0.1个百分点至6.6%,库存增速仍高于营收增速,库销比指标再度高位运行;往后看,出口有不确定性,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用可能下降,部分行业存在恶性降价,5月超长债迎来发行高峰,增量和其他储备政策有望加快推出 [11] 电子行业 - 5月23日,豆包APP上线视频通话功能,基于视觉推理模型,支持联网搜索,可实现对周遭环境的理解和联想创作,AI的Agent属性愈发凸显 [5][14] - 5月21日,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初创公司io,并计划于2026年底前推出首款AI“伴侣”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郭明錤表示该产品将于2027年量产,体积小巧,可挂在脖子上,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并可与手机连接;AI眼镜和AI伴侣等创新终端形态存在极大想象空间 [15] - 硬件层面,视觉和声学是最核心的两大感知和交互手段,对摄像头、SoC、信号传输芯片等硬件提出更高要求 [16] - 受益标的包括ODM&品牌、摄像头、SoC、AR光波导、结构件、镜片、其他IC等相关企业 [17]
行业点评报告:AI+端侧:豆包上线视频通话,见你所见+情感陪伴,期待AI眼镜、AI伴侣等新终端的“iPhone时刻”
开源证券· 2025-05-26 22: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豆包APP上线视频通话功能,基于视觉推理模型支持联网搜索,在视频聊天中AI的类人Agent属性凸显 [4] - 除手机、PC外,AI眼镜、AI伴侣等创新终端形态值得期待,OpenAI计划推出AI“伴侣”设备,郭明錤称其2027年量产 [5] - 硬件层面视觉感知是主线,对摄像头、SoC、信号传输芯片等提出更高要求,并列出受益标的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展示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电子与沪深300的表现对比数据 [2] 相关研究报告 - 《GB300猜想二:功耗提升催化超级电容在AI服务器中的应用大趋势》-2025.3.16 [3] - 《GB300猜想一:采用新架构新材料,PTFE应用趋势逐渐显现》-2025.2.26 [3] - 《AI端侧之近存计算:CUBE有望助力端侧AI落地—行业点评报告》-2025.2.25 [3] - 《AI+端侧:豆包上线视频通话,见你所见+情感陪伴,期待AI眼镜、AI伴侣等新终端的“iPhone时刻”—行业点评报告》 [3] 豆包APP升级 - 5月23日豆包APP上线视频通话功能,基于视觉推理模型支持联网搜索,测评显示其能进行物体识别、MBTI推测和AI创作等,AI类人Agent属性凸显 [4] AI终端探索 - 5月21日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初创公司io,计划2026年底前推出首款AI“伴侣”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郭明錤称2027年量产,产品小巧可挂脖,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可与手机连接 [5] - PC和手机是搭载AI的核心平台,AI眼镜和AI伴侣等为AI而生的硬件设备有极大想象空间,能让用户更高效简洁使用AI [5] 硬件层面分析 - 视觉和声学是核心感知和交互手段,硬件层面摄像头&CIS需满足更高拍摄和识别要求,SoC要兼顾视频信号处理和低功耗长续航,信号传输芯片需更高速率和带宽 [6] - 列出受益标的,包括ODM&品牌、摄像头、SoC、AR光波导、结构件、镜片、其他IC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6]
豪鹏科技(001283):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多领域布局AI+端侧
国元证券· 2025-04-30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多业务协同发展,消费电池稳中有升,且突破新兴赛道,多领域布局AI+端侧,业务持续增长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43%;销售毛利率为18.23%,销售净利率为1.79%,同比上涨0.68pcts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3.92%;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384.75% [1] 业务发展情况 - 产品聚焦消费电池领域,多业务协同发展,消费电池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2] - 2024年方形锂离子电池营收29.17亿元,同比增长18.54%;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33.30%;镍氢电池营收5.36亿元,同比减少18.23% [2] 新兴赛道布局情况 - 持续深化“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战略,巩固消费电子领域合作,拓展全球科技头部企业 [3] - 紧密追踪AI+硬件新机遇,协同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取得突破性进展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2.21/73.37/85.05亿元,同比增长21.78%/17.94%/15.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3.27/4.21亿元,同比增长130.61%/55.46%/28.82%,对应PE为19.33/12.44/9.65 [4] 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和估值|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540.81|5108.45|6221.05|7336.97|8504.81| |收入同比(%)|29.53|12.50|21.78|17.94|15.9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0.30|91.25|210.44|327.14|421.43| |归母净利润同比(%)|-68.39|81.43|130.61|55.46|28.82| |ROE(%)|1.96|3.76|7.83|11.13|13.02| |每股收益(元)|0.61|1.11|2.56|3.98|5.13| |市盈率(P/E)|80.89|44.58|19.33|12.44|9.65| [6]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3:5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 Golden Nest Capital、OPPO 等机构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00 - 21:00,地点为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潘党育、董事廖兴群等 [3] 经营情况 - 过去一年面对市场弱复苏等压力,坚持“以短期阵痛换长期竞争力”,盈利修复态势呈现,经营性现金流良好 [3] - 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深化与头部品牌商战略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3] - 确立“All in AI”战略,布局 AI + 赛道,提升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收入比重 [3] - 2024 年注重运营成本管控,产能整合使组织更高效 [3] 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发展战略 - 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立足消费类电池主业,布局新应用领域,坚持“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 [4] 毛利率提升 - 一季度因产能利用率低等因素压制毛利率,预期二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逐步修复 [5] - 2025 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释放和降本减费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5] 研发技术 - 重点聚焦高电压正极、高硅负极、叠片钢壳、固态电池四个创新研发方向 [6] - 固态电池半固态已送样评估,全固态技术开发稳步推进 [7] - 硅负极实现阶梯式跨越,与客户联合研发 100%硅负极电池 [7] - 钢壳叠片工艺部分订单 2025 年将批量出货 [7]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2%,关税变化暂无明显影响 [7] - 采用 FOB 模式,多数情况不承担关税成本 [7] - 客户群体广泛,市场及客户结构抗风险能力强,非北美地区收入持续提升 [8] - 业务多元化,拓展新兴领域,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 [8] AI + 端侧业务 - 与全球头部 AI + 硬件厂商合作,适配穿戴设备电池出货占比将突破 [8] - 基于电化学平台积累创新,高能量密度叠片钢壳产品下半年量产 [8] 机器人业务 - 进入多家机器人品牌供应链,助力产品上市 [9] - 未来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服务客户,满足性能迭代需求 [9] 产能利用率 - 潼湖产学研基地产能爬坡支撑业务增长,当前产能匹配需求 [9] - 旺季订单落地和新增产能跑顺将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 [9] 费用率管控 - 研发费用保持绝对值投入,聚焦高回报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效能 [9] - 管理费用通过产能整合等协同推进,实施 HBS 实现降本增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