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服务

搜索文档
煜邦电力: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6 00:13
持续督导工作实施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通过日常沟通和定期回访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 公司治理与合规状况 - 公司未发生需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 [3] - 公司治理制度健全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 [4] - 内控制度符合法规要求并能保证规范运行 [4] 信息披露与文件审阅 - 保荐机构审阅信息披露文件未发现需报告交易所的问题事项 [5]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5]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未出现被处罚或处分情形 [5] 财务表现与变动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微增0.35% [12] - 利润总额2418.91万元同比下降35.99% [6][12] - 归母净利润2405.43万元同比下降37.91% [6][12] - 扣非净利润1614.56万元同比下降55.41% [6][13] - 智能电力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导致收入减少 [6][13] - 国家电网招标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 [6][13] - 储能业务子公司煜邦智源报告期内呈现亏损 [6][1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拥有395项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84项和软件著作权233项 [16][21] - 研发团队366人占员工总数27.69% [15] - 掌握激光点云自动分类、电力数据治理等核心技术 [14] - 获国家电网等客户颁发的16项科技奖项 [16] - 在武汉设立子公司加强区域市场布局 [17] - 管理团队具备超10年行业经验且人员结构稳定 [21]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3107.92万元占营业收入8.78% [15][21]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4.90% [21] - 新增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2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04亿元 [22]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使用1.10亿元 [22] - 募集资金余额3.04亿元含现金管理2.90亿元 [22][23] - 终止部分巡检子项目并将节余资金9782.73万元留存专户 [25]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完成 [25] 行业与经营风险 - 智能电力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且新进入者增多 [8] - 应收账款3.3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8] - 依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主要客户 [8][11] - 税收优惠政变化可能影响经营业绩 [9] - 电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将减少产品需求 [10] - 核心技术人才流失可能影响研发能力 [11] - 产品质量事故可能导致失去投标资格 [11]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智能电力产品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6][13] - 储能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方向 [18] - 重点发展电网数字孪生技术及大数据服务系统 [7] - 通过省网端发力扩大市场份额 [17]
煜邦电力: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20:17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级,评级展望稳定,煜邦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级 [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8.36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8.66亿元,总债务5.76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67.35%,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95.77% [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1亿元,销售毛利率35.88%,资产负债率52.60% [4][5] 业务发展 - 智能电力设备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78.53%,占总收入58.72% [27][28] - 智能巡检服务收入1.23亿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6% [30] - 储能业务收入0.66亿元,毛利率27.25% [31] - 2024年国家电网中标金额4.2亿元,在手订单8.03亿元 [28][34] 行业前景 - 我国电网投资规模维持高位,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首次突破8000亿元 [17] - 智能电表升级轮换加快,2024年国家电网招标金额249.17亿元同比增长6.99% [19] - 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建设深入推进,预计智能电力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16][18] -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行业快速发展,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广泛 [20][22]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应收账款3.19亿元,账龄1年以内占比89.27% [39] - 货币资金3.2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09亿元 [39][42]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61.52%,主要采购电子元器件 [37]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91.35%,主要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