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

搜索文档
机械化、绿色有机、稳供应……金秋“丰”景筑牢民生根基 守护“烟火气”
央视网· 2025-10-05 13:50
陕西:朱鹮伴稻飞 18万亩有机水稻迎丰收 1981年,我国鸟类学家在陕西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境内,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当地为了保护朱鹮,坚持农业种植不施化 肥、不打农药。40多年来,随着朱鹮数量的增长,当地的有机水稻也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央视网消息:眼下,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的各个玉米种植地陆续迎来收获期,一台台大型农机驰骋田间,有序开展收割作业。 间,摘穗、剥皮、装车一气呵成,秸秆同步粉碎就地还田。 在大连金普新区的登沙河街道的一处规模化种植基地里,2200亩玉米全面开镰收割,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穿梭田 从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精准作业,到新式条耕播种机保护性耕种,再到植保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金普新区持续探索农业机械化升级, 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九成,现代农业装备的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近年来,金普新区积极培育骨干农机合作社,基本形成"统一调度、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农忙时节,农机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 统筹调配农机具,实现"哪里需要哪里到"的高效作业。 四川蓬安:瓜果蔬菜上市忙 做好保障稳供应 国庆假期,四川南充通过筑牢蔬菜基地生产防线、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保障 ...
种田更智慧 产业更融合 增收更多元
南京日报· 2025-09-23 10:03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金陵大地上不仅铺展着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更跃动着都市 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强劲脉搏。从智慧温控的玻璃大棚到稻蟹共生的生态农场,从直播间里飞向全国 的"土特产"到市民餐桌可追溯的"安心菜"……南京农业,已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蝶变为优 质高效的都市现代农业。 科技蝶变:从"汗水农业"到"智慧种田" 9月22日,在浦口区南京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蔬菜大棚里,值班工人手持遥控器,轻松 完成卷帘、通风、补光等操作,顶部大屏上显示着棚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 当下,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主粮不再是餐桌的 唯一"主角",副食也不仅是"配角"。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多样化的食物悄然成为餐桌上的"新主 角"。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必须改变。对于南京来说,低山丘陵岗地面积 占比60.8%,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农业"先天优势"不足,必须突破农业种植传统思维。 在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孔祥华近几年一直不停地"折腾"。从2014年最初 单纯养虾蟹,到现在种植蔬菜、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