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种田更智慧 产业更融合 增收更多元
南京日报· 2025-09-23 10:03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金陵大地上不仅铺展着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更跃动着都市 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强劲脉搏。从智慧温控的玻璃大棚到稻蟹共生的生态农场,从直播间里飞向全国 的"土特产"到市民餐桌可追溯的"安心菜"……南京农业,已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蝶变为优 质高效的都市现代农业。 科技蝶变:从"汗水农业"到"智慧种田" 9月22日,在浦口区南京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蔬菜大棚里,值班工人手持遥控器,轻松 完成卷帘、通风、补光等操作,顶部大屏上显示着棚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 当下,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主粮不再是餐桌的 唯一"主角",副食也不仅是"配角"。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多样化的食物悄然成为餐桌上的"新主 角"。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必须改变。对于南京来说,低山丘陵岗地面积 占比60.8%,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农业"先天优势"不足,必须突破农业种植传统思维。 在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孔祥华近几年一直不停地"折腾"。从2014年最初 单纯养虾蟹,到现在种植蔬菜、食 ...
麦麦科技官宣完成Pre-A轮融资 加码技术攻坚开启农业AI赛道新征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20:00
作为国内第一家农业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小巨人,麦麦科技持续六年实现收入翻倍净利润翻倍,拥有15 个大品类200多个小品类近千个垂直场景模型。 近日,麦麦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麦麦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募资金额超过1亿元,估值规模超 过11亿元,成为近期智慧农业领域最大规模的早期融资。投资方为启鸿育远、星连资本、春光里、鸿链 启元,此外部分老股东也进行了跟投。 麦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楠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将把融资的70%—80%投入到新 技术研发中。一是巩固公司在'人工智能+农业'应用方向上的领先优势;二是从今年开始,真正与国外 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竞争,主动参与到行业前沿的比拼中,这背后离不开更大力度的技术投入支 撑。" "科技+消费"双轮驱动模式 解决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困境 据了解,麦麦科技以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为核心理念,自2015年创立 以来一直在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探索深耕,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算法为核心基础"科技+消费"双轮驱 动、由技术贯通市场的特有商业模式,两大业务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形成了麦麦科技的智慧农业生态闭 环。 "科技+消费" ...
美股上市后大举措 一亩田集团正式启用江夏总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4:13
作为登陆纳斯达克的美股上市企业,一亩田集团深耕农业数字化领域14年,已构建起覆盖"线上+线 下、撮合+贸易、科技+种植、海内+海外"的综合服务体系。资料显示,目前一亩田APP已服务超5600万 农业B端用户,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数字化服务平台。 公司旗下"沃众田"项目已在广东、湖南、广西等地实现近万亩种植规模,覆盖马铃薯等多个品类,形成 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渠道"的数字规模化基地种植模式。同时,"沃众田"联合国内优质农资资源,以农资 下行,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沃来采"业务目前已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主产区,服务采购商超10000 家,成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链家",推动农产品经纪服务领域的专业、规范发展。 9月10日,一亩田集团江夏总部揭牌仪式于武汉市江夏区举办。江夏总部的揭牌,是一亩田美股上市后 的又一重大举措,后续一亩田将以江夏为各项创新业务"示范田",以14年农业数字化发展经验及成果, 打一系列造区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江夏样板"。 作为武汉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江夏区凭借"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与丰富的农业资源,成为华中地区 农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地。 一亩田与江夏区的合作也由来 ...
亚盛集团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00:3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5.12亿元 同比增长5.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0.3万元 同比下降4.4% [1] - 净利润波动主因部分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及研发与市场拓展费用增加 [1] 业务板块进展 - 农业产业全面完成年初种植计划 推广水肥一体化与无人机植保技术提升田间管理水平 [1] - 加工业务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拓展外部市场应对需求疲软挑战 [1] - 商贸业务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实现有效突破 [1] 成本管控措施 - 农业种植方面制定提质增效方案 应用数智技术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 [2] - 加工业实施生产全过程精益管控 强化定额管理降低综合成本并提升产品附加值 [2] 科技创新布局 -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 [2] - 上半年积极推进河西灌区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兰州百合及微生物菌剂等科技项目 [2] - 加强科研院所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助力节本增效 [2] 未来战略规划 - 以市场化为导向 聚焦农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 [3] - 产业链前端加快微生物菌肥研发 推广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方式 [3] - 产业链后端深化马铃薯辣椒甜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 [3] - 持续发展智慧农业 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生产托管业务 [3]
从1688到AI养鱼,小镇渔民开启技术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0:2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实现水产养殖行业全链条升级 从线上交易平台拓展至智能养殖系统 显著提升行业效率与效益 [1][2][3][4] 业务发展历程 - 2004年搭建多个水产行业网站(中国鱼类鱼苗信息网、中国水产连线、南方水产信息网) 解决鱼苗销路问题并推广地区种苗和成鱼 [1] - 开发全雄黄颡鱼、翡翠草鱼等独家水产新品种 通过线上销售占领细分市场 单靠母鱼年收入达数十万元 [2] - 2016年推出"中国水产连线"APP 将数据系统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 近十年累计采集超700万农业从业者数据 覆盖水产/畜禽/农作物等多领域 [3] - 2020年升级为"当当鱼"数据交互平台 集成养殖托管、实时行情、产品预售等功能 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3] 技术应用与成效 - 研发"当当鱼"智能机器人设备 通过手机实现科学养殖、自动管理和精准投喂 系统根据池塘水深/面积/存鱼量/水质等数据智能决策 [3] - 智能系统融入人工养殖经验(如缺氧预警与增氧机联动) 将经验转化为AI决策规则 [4] - 系统已推广至超6000户养殖户 平均每户增产约20% 每年共节省养殖成本约100万元 [4] - 公司鱼塘年产出达6000万尾鱼苗和30-40万斤成鱼 [3] 行业影响 - 通过1688电商模式构建线上批发市场 早期解决水产销售渠道问题 [1] - 建立水产信息管理系统 与2000多家涉农企业合作 为养殖户提供市场动态分析和养殖策略制定支持 [2] - 实现"产销管"全链条数字化 验证"技术降本、数字增收"在水产行业的可行性 [4]
“鱼塘AI”里的母爱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2:55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04年搭建中国鱼类鱼苗信息网、中国水产连线、南方水产信息网等多个水产行业网站 推广地区种苗和成鱼[1] - 开发全雄黄颡鱼、翡翠草鱼、珍珠草鱼、金草鱼等多个水产新品种 通过线上销售独家鱼苗实现年收入数十万元[2] - 约十年前启动农业从业者数据采集计划 与全国2000多个重点涉农企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水产信息管理系统[2] - 2016年建立中国水产连线APP 将系统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 近十年采集超700万个农业从业者数据[3] - 2020年推出当当鱼水产数据交互应用平台 集成养殖托管、实时行情、产品预售、电商指导等功能[4] - 研发当当鱼智能机器人设备 实现手机端科学养殖、自动管理、精准投喂和智能监控[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智能系统根据预先录入的水深、面积、存鱼量、水质等池塘信息进行智能决策 实现投料、用药、增氧、水泵等设备自动化全托管[4] - 将养殖经验转化为智能决策规则 并与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相结合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4] - 智能系统已推广至超6000名养殖户 平均每户增产约20% 每年共减少养殖成本约100万元[5] 产能与市场规模 - 鱼塘每年产出6000万尾鱼苗 30至40万斤成鱼[4] - 线上批发市场模式解决鱼苗销路问题 并通过平台额外创收[1] - 农业大数据采集涵盖水产、猪、牛、水稻、玉米、蔬菜及鸡鸭、羊、葡萄、茶叶、菌菇、花卉等多个领域[3] 行业数字化进程 - 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数字技术演进全面应用于养殖业[1] - 线上交易逐步拓展至全产业链服务 智慧养鱼领域持续深入探索[4] - 技术打通水产养殖产销管全链条 实现技术降本和数字增收的可行路径[5]
让传统农业展现智慧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09
农业智能化发展 - 广东农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转型 实现"不靠天吃饭"模式 [1] - 智能灌溉系统较传统人工灌溉效率提升超5倍 大幅提升作物成活率 [1] - LED夜间补光技术使火龙果每年多结4批果 亩产增加4000斤 [1] 电力赋能农业案例 - 汕尾海丰县500亩咖啡种植采用智能灌溉系统 精准控制水肥应对气候敏感性 [1] - 湛江遂溪县4000亩火龙果基地使用59万盏LED补光灯 年产果9万吨 年产值超4.8亿元 [1] - 清远阳山县构建清远鸡全产业链 孵化机恒温控制 冷链车间24小时恒温系统 [2] 电力基础设施投入 - 湛江遂溪供电局计划投入专项资金5684万元 实施44个大修项目 [2] - 通过后台大数据监测用电负荷 组建农业客户用电服务群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2] - 广东畜牧业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17.33% 电力支撑饲料加工 冷链物流等环节 [2] 经济效益与就业带动 - 杨柑镇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 带动近5000人就业创业 [1] - 清远鸡产业链涵盖种禽繁育 生态养殖 屠宰加工 冷链物流等多环节 [2]
破局与重构:2025年中国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模式创新与数商云实践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8-29 22:33
农业产业链现状与挑战 - 传统农业产业链存在信息断层、流通低效和金融缺位三大核心矛盾 生产端与消费端需求脱节导致农产品滞销与短缺并存 例如2023年某省生姜种植盲目扩大致价格暴跌60% [2] - 农产品流通环节平均损耗率达25% 生鲜产品损耗率更高 多级分销体系推高物流成本 [2] - 中小农户融资成本较工业领域高出5-8个百分点 传统金融难以覆盖其需求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中央财政2024年安排专项资金超200亿元用于农业数字化转型 其中供应链协同平台建设占比达40% [3] - 政策目标到2025年新增认证绿色及有机农产品20%以上 冷链物流设施总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 [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增长48% 中产阶层规模突破4亿人 推动特色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 63%消费者将安全溯源、营养价值和文化属性列为核心选购指标 [5]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8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2.3% [5] - 有机认证农产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1200亿元增至2025年3800亿元 功能性农产品销量年均增长31% [5] - 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达47% 抖音和快手平台农产品直播日均场次超12万场 单场最高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5] 数字化平台创新实践 - 数商云F2B2C平台覆盖10万+合作农户、5000亩种植基地及全国销售网络 通过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三位一体架构实现全链路闭环 [4] - 智能供应链管理通过物联网和GIS技术优化物流路线 降低运输成本15% 动态定价引擎整合20+变量实现每小时自动调价 某化肥企业毛利率提升4.2个百分点 [8] - 需求预测模型整合历史销售数据及社交媒体舆情等变量 某水果合作社提前3个月预测荔枝需求指导种植计划 减少滞销风险 [8] 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 - 种植计划优化根据市场趋势动态调整作物结构 宁夏枸杞产业带深加工产品比例从40%提升至65% 库存周转率提高2倍 [8] - 病虫害预警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环境数据 某蔬菜基地农药使用量降低30% 单产提高15% [8] -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供应链建模实现产能预测和库存优化 某企业库存周转率提升25% 缺货率下降18% [8] 供应链金融创新 - 订单融资基于平台交易数据为农户提供最高80%预付款融资 利率较传统贷款低2个百分点 某生猪产业集团供应链透明度提升 死亡率降低5% [8] - 仓单质押通过电子仓单实现动态质押融资 资金周转率提升3倍 [8] - 大数据风控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企业信用评分体系 某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从3.2%降至1.1% [8] 区块链溯源与品牌价值 - 全流程追溯基于Hyperledger Fabric记录200+数据节点 消费者扫码可查看种植环境及物流轨迹等信息 溯源查询率提升至85% [8] - 某有机蔬菜品牌应用区块链溯源后产品溢价率提升30% 复购率增长50% [8] - 内置全球62国化学品管理数据库 帮助企业将出口东南亚清关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 [8] 技术演进与全球化布局 - 智能装备如无人机植保和自动驾驶收割机提升劳动生产率50%以上 某农田通过自动驾驶拖拉机实现24小时作业 人力成本降低60% [8] - VR技术应用增强消费体验 某电商平台利用VR展示养殖过程带动牛肉销量增长40% [8] - 跨境供应链通过区块链实现进口农产品溯源与通关便利化 202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3% [8] 生态协同与标准建设 - 中央财政2025年计划建设30个国家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完善跨区域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 [8] - 数商云云启快速部署方案已帮助5000+中小企业实现电商业务从0到1突破 [8] - 中国有望主导全球30%特色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 某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成为区域贸易重要参考 [8]
4.7亿美金敲钟!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上市,8000万农民终于不用“蹲地等收购”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23:04
公司业务模式 - 从信息撮合平台转型为供应链服务平台 提供从质检 分拣到冷链物流的全链路服务 收入结构以供应链服务为主 占比超60% 信息撮合收入仅占15% [4][5] - 平台连接3000万种植户和800万采购商 覆盖8大品类 2000多种农产品 年交易GMV突破3000亿元 [3] - 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 包括AI行情指数指导种植决策 SaaS系统绑定采购商 以及物联网设备监测种植环境 [4][11] 运营成效 - 显著降低农产品损耗率 从传统30%降至8% 同时采购成本降低15% 农民收入提升20% [4] - 重构农业利益分配链 农民收入占比从10%提高至30%-40% 中间环节压缩至10% 采购商节省15%成本 [5] - 具体案例显示农民收益提升:山东菜农通过行情指数每斤多卖0.2元 一季多赚3万元 广西芒果园损耗率从10%降至2% 云南花农每单利润翻3倍 [10] 资本表现 - 以4.7亿美元市值登陆纳斯达克 但首日破发31.7% 收盘价2.8美元 市值缩水至3.2亿美元 [2][12] - 2024年财务表现不佳 营收1.61亿元同比降14% 净亏损3494万元 虽亏损收窄但未盈利 [12] - 收入依赖会员费(占59%)和增值服务(占33%) 但付费商户占比从2023年14%降至2024年11.4% [13] 战略布局 - 试点订单农业模式 根据采购商需求反向指导种植 实现标准化生产 [11] - 推进国际化 已接入100多个国家采购商 计划整合东南亚和非洲供应链 契合一带一路政策 [11][14] - 拓展线下网点"沃来采" 但面临人力与管理成本激增挑战 需长期投入实现盈亏平衡 [13] 行业地位 - 解决农产品流通核心痛点 包括农民卖货难和采购商找货难 覆盖8000万农民群体 [2][3] - 对比新茶饮行业 更注重供应链能力建设 而非流量扩张 凸显农业供应链价值 [7][9] - 政策支持明显 广东"12221"市场体系验证其模式 如徐闻菠萝价格3年翻10倍 [14]
马斯克信徒、前百度员工,折腾14年终于整出一个IPO!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30
上市概况 -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一亩田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9日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YMT,成为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首次亮相全球资本市场[1][3] - 公司发行501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发行价4.10美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5.8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3.41%,盘中最高触及6.05美元,但收盘报2.80美元,单日下跌31.71%,总市值3.20亿美元(约22.98亿元人民币)[3][4] - 若承销商不行使购买额外67.83万股ADS的权利,此次IPO募资总额约为2054.1万美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及推进国际化战略[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61亿元人民币(约2210.1万美元),其中数字农业商务服务收入1.53亿元,占比94.6%[5] - 2024年毛利1.31亿元,毛利率81%,较2023年提升7.3个百分点;运营亏损3402.7万元,同比收窄65.9%;净亏损3494.1万元,同比收窄66.9%[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428.2万元,毛利2712.7万元,净亏损290.4万元,同比下降78.4%,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改善[7]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深耕农业市场14年,以数字平台为核心覆盖生产端、流通端和交易撮合的全产业链生态,服务超5600万用户[3][30] - 主要服务全国超600万农产品经纪人,通过"沃来采"连锁经纪模式建设标准化网点,为采购商提供统一服务[31][32] - 中国农业采购与交易市场规模2023年达2.2万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3.0万亿元;若公司占据2%市场份额,潜在交易额将达600亿元[8][9] 战略布局 - 国际化方面在香港设立运营中心,覆盖海外种植、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采购商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3][35] - 生产端以"沃众田"数字基地为基础,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高标准种植;流通端通过信息化提升市场透明度,实现交易撮合与平台服务收费双模式[9][34] 创始人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邓锦宏持股17.77%,投票权74.91%,保持对公司战略控制;其曾任职百度,2011年创立一亩田,此前有连续创业经历[11][12][13] - 公司上市前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云锋基金、华创资本等,红杉中国参与四轮投资[22] 历史挑战与转型 - 2015年因"刷单门"事件陷入危机,公司通过裁员超1500名地推人员、回归信息撮合模式及开发新APP完成业务调整,18个月后重回增长轨道[23][24][26][28] - 创始人邓锦宏在危机中通过建立合伙人制度及决策委员会推动转型,并强调长期主义与社会价值[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