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谷

搜索文档
中国旅游“新”产品什么样?(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 2025-10-09 04: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旅游协会推介的11项年度创意案例揭示了当前旅游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 包括产业融合 文化深耕 体验提升和服务精细化 [1] - 创新案例通过跨界融合 文化赋能和精细化服务 实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现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鲜明趋势 [1][2][4][7] 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 - 旅游产业与商业 教育 公益 科技 乡村发展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2] - 广州正佳广场将极地海洋世界 自然科学博物馆等旅游项目植入城市商业综合体 推动商业空间与文旅深度融合 年均吸引游客超5000万人次 实现从购物中心到“都市微度假”目的地的转型 [2] - 江西望仙谷通过“无中生有”的创意设计 将悬崖民宿 民俗体验相结合 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15万人次 营业收入5.28亿元 带动周边发展民宿1100家 农家乐386家 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 带动5000余人就业 [2] - “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化 数字化培训提升乡村民宿服务者专业素养 截至今年5月已在16个省份培训超8600名民宿管家 [3] 文化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案例通过高科技 艺术化 场景化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4] - “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以宏大建筑叙事和沉浸式戏剧语言 将黄河文明 中原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情感体验 开创“戏剧+文旅”新范式 [4] - 西安《赳赳大秦》设置四大主题空间 六大表演场景 为贯穿式多空间剧场形式 让历史IP鲜活起来 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4] - 云南建水古城小火车将百年米轨铁路 古朴村落 建水文化串联 让旅途本身成为最具风情的体验 [4] - Tengol沙漠度假酒店以半掩沙海的古城形态结合当地人文和“素人表演” 创造真实质朴的在地文化体验 [4] -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取消投喂 打造生态化展区等 引导游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 松赞梅里环线通过精心设计路线 深度人文体验和当地管家服务 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呈现土地和人的故事 [5] 精细化服务与运营升级 - 旅游业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 为游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以赢得口碑 [7] - 云台山景区坚持“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 将服务细节做到极致 [7] - 今年“五一”假期 云台山每天免费发放万斤西瓜与5万支雪糕 设立3道百米长冰墙 并增设露天电影 相声小品 提供绿豆汤 水果茶 小零食及应急雨衣等物品 [7] - 北京华侨夜泊君亭酒店通过盘活老旧酒店资产 打造差异化体验和地域特色 实现资产增值与品牌重生 为高端酒店更新改造提供范例 [8]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09:17
文旅创新项目案例 -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矿山美好生活综合体",通过艺术美学设计吸引年轻游客,试运营8个月粉丝超16万,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99%为外地客户且含东南亚游客 [2][3] - 项目打造"冰川废墟下的婚礼"等孤独美学场景,定位情绪消费场域,核心客群为35岁以下年轻人 [3] 科技IP与工业改造 - 大连熊洞街由4800平方米废弃厂房改造,以6米高、25吨重的机械巨兽"北北"为核心IP,实现仿生互动与情感链接 [7] - 2024年接待游客163万人次(60%外地游客),年度营收6000多万元,本地游客复游率达80% [8] - 项目融合巨兽巡游、赛博朋克建筑等元素,通过短视频账号强化IP传播,形成"科技+潮流+社交"的沉浸式体验 [7][8] 生态修复与高端文旅 - 江西望仙谷将废弃矿山转型为文化度假小镇,悬崖民宿"白鹤崖村"38间客房定价5000-6800元/晚,节假日一房难求 [11] - 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含15万海外游客),营收5.28亿元,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12] - 项目结合悬崖夜景、汉婚表演、手工作坊等体验,自由行游客占比80%,海外社交媒体阅读量超10亿次 [11][12]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文旅"新物种"通过差异化改造非传统资源区,满足年轻群体对松弛感、出片率的需求,推动消费经济转型 [1][13] - 专家指出需平衡创新设计、运营模式与资金投入,政策应支持小微团队参与文旅创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