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与期权

搜索文档
汇聚多方合力 支持北京实体企业用好期货工具
期货日报网· 2025-08-05 09:15
政策背景与培训目的 - 培训由北京市国资委、北京证监局、郑商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服务北京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1] - 党中央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发展,近期出台文件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供指引,北京作为首都集聚大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其套期保值参与率近年呈上升态势[2] - 郑商所表示培训是多方协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旨在帮助企业科学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提升风险管理水平[2] 期货市场现状与功能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152个期货与期权品种,覆盖农业、工业、金融、航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3] - 2024年1-6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大幅增长,上市公司参与期货交易更为稳健,其中国有企业占重要份额[3] - 2024年A股有150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同比增加14.65%,套期保值参与率达28.60%[3] - 期货市场具备价格发现、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三大核心功能,郑商所通过品种体系案例展示如何精准对接实体企业避险需求[3] 宏观经济与企业风险管理 - 全球经济处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期,地缘冲突、极端天气等因素加剧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幅度与频率显著提升[4] - 实体企业需主动运用期货期权工具管理价格风险,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可控成本,尤其在有效需求不足和产业链重构加速背景下[4] - 企业套保实操需建立"三级管理体系+数字化系统"的全流程风控方案,实现事前资质审核、事中实时监控、事后合规审计的闭环管理[4] - 现代衍生品交易依赖电子化生态,传统纸质或简易电子记录难以应对数据孤岛问题,建设专业化期货管理系统是提升套保效能的必然选择[4] 财务合规与监管协作 - 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需规范套期会计处理、健全内控机制,实现风险对冲与财务信息真实反映的双重目标[5] - 郑商所在北京设立服务与发展中心,联合11家北京地区龙头企业建设产融基地,通过"传帮带"模式辐射产业链上下游[5][6] - 北京辖区期货公司2024年多项指标排名全国前列,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领先,在服务产业客户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6] 未来发展方向 - 北京证监局将推动培训常态化,指导期货公司强化服务以打造"北京经验",落实全方位监管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6] - 郑商所希望在北京营造企业"懂期货、用期货"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各界合作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6] - 参训企业代表认为培训搭建了从理论到实操的桥梁,有助于运用期货工具锁定原材料成本和稳定经营利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