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科教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25本科招生七大亮点!
搜狐网· 2025-07-24 17:27
学校招生亮点 - 100%志愿满足率,满足第一专业录取且不调剂,实现考生个性化报考需求 [1] - 学校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距离西安交大、西工大翱翔小镇仅10分钟车程,校门前公交4站直达西安地铁1号线 [3][5] - 2025年新开设27个微专业,与40+头部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7] 学科专业建设 - 学校设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 [9] - 中药学专业在2024年校友会排名中位列第2,获评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10] - 药物制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个专业入选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10个专业入围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10] 教学创新 - 构建"1+X+Y+N"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实现AI通识课全覆盖,接入DeepSeek网络教学平台 [11] - 2025年新增口腔医学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2个本科专业,与大健康产业交叉融合 [14] 国际化培养 - 新增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创新班、韩国赋能创新班等5个国际班项目,采用3+1+1本硕连读模式 [16] - 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开设AI人工智能、工商管理等专业,国内阶段学费15,000元/年 [17] - 新加坡南洋管理学院合作项目提供商务管理等专业,海外阶段学费13.6万元 [18] -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项目涵盖计算机、工商管理专业,海外阶段学费15万元 [19] - 马来西亚UNIRAZAK大学合作项目实行中马双导师制,海外阶段学费13.8万元 [21] - 泰国南邦国际科技学院合作项目与正大集团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就业机会 [22][23]
喊话“收留哈佛学生”背后,港校竞争到底有多激烈?
虎嗅· 2025-05-26 20:19
香港高校申请趋势 - 香港高校QS排名显著提升 2025年有5所进入全球TOP100 其中港大从2024年的26名升至17名 超越清华复旦交大 [2][4] - 港校内地申请人数激增 港大2025年内地申请超1.5万人 JUPAS系统报考人数达42,916人创五年新高 [5][6] - 港大内地本科生四年增长48% 2024-25学年达3,677人 占非本地本科生65.2% [4] 生源结构变化 - "双非港宝"形成稳定生源 2003-2013年香港新增近20万双非婴儿 现进入升学高峰 [8][9] - 港校扩大内地高考生招生 港大2025/26学年名额增至400人 6所自资院校内地生限额从10%-20%提升至40% [9] - 人才引进计划带动生源 2024年香港各项人才计划获批近20万宗 带来超12万家属 [10] 录取竞争格局 - 录取难度对标牛剑藤校 北京某AP国际高中学生获英美顶尖offer但港前三"全拒得" [1][5] - 国际课程申请门槛提高 港理工明确拒收2月6日后提交的国际资格申请 港科大要求完整三年A Level成绩 [11] - 课程体系竞争力分化 IBDP在港校申请中优势显著 AP课程学生易因"单科强综合弱"被拒 [14][15] 招生政策调整 - 语言要求持续收紧 港大更新雅思有效期至2年内 取消部分学院3年成绩有效期政策 [15] - 申请材料多元化 课外活动/科研经历成隐藏门槛 需展现学术与综合能力匹配度 [16] - 双轨制招生通道并行 港中大/港城大纳入高考统招 港大/港科大等12所需独立申请 [17][18] 国际教育竞争 - 香港高校全球吸引力增强 因国际局势/英美学费高涨等因素成为留学替代选择 [11] - 教育开放度凸显 哈佛留学生通道受阻时 港校第一时间推出转学接收政策 [19]
中教控股(00839)正围绕四大重点领域推进战略转型
智通财经· 2025-04-28 20:40
战略转型四大重点领域 - 本科教育平台优化:持续加大本科教育投入,聚焦高水准师资引进、科研能力提升及课程体系现代化建设,部分院校正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提升学术声誉[1] - 中职教育板块调整:针对需求变化将部分中职项目向高职或升学方向升级转型,同步优化课程设置及营运效率[2] - 项目执行纪律强化:严格管控资本项目投资,确保高效、高影响力及按时交付,完善管理流程保障质量与预算控制[3] - 财务实力与融资管道拓展:积极争取国际低成本资金支持,优先使用人民币融资以增强财务韧性及规避外汇风险[4] 资本管理策略 - 优先偿还债务及维持流动性稳定,应对收紧的金融环境与到期债务安排,避免交叉违约风险[5] - 股份回购或优于派息:因股份回购可提供更大资本配置灵活性,彰显公司内在价值信心,并提升港股通股东回报(港股通持股占比14.79%)[5] 股东价值与股息政策 - 董事会将审慎评估财务状况与战略需求,综合外部环境变化决定股息政策,确保资本配置兼顾稳健与前瞻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