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朴朴超市app
icon
搜索文档
逢街必扑的前置仓,为什么被朴朴超市跑通了?
36氪· 2025-07-02 19:18
公司概况 - 朴朴超市成立于2016年,定位为家门口的超市,品类包括水果、蔬菜、肉类、粮油、饮料和日用百货等 [2] - 公司采用前置仓模式,提供30分钟内送达服务,并创新性提供帮消费者丢垃圾等增值服务 [2][5] - 截至2024年5月,业务覆盖福州、厦门、武汉等9个城市,累计建成400多个前置仓 [1][4] - 2024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全年营收约300亿元,毛利率达22.5% [4] - 公司正在接触头部投行,计划在香港上市 [1][4] 商业模式 - 采用前置仓模式,2023年以来新建前置仓面积达800-1500平米,SKU数量超过6000个 [6] - 福州地区客单价达80元以上,履约费用率降至17.5% [6] - 自有品牌单品约700多个,但在销售额中占比仅15%,低于盒马和山姆会员超市的35% [13] - 免配送门槛从2021年的19元上涨至2024年的35元 [13] 市场表现 - 2019年在福州市场渗透率超过70%,单仓平均单量约3500单,日均总订单量6-8万单 [2] - 2020年订单量翻倍增长,2021年手机app注册用户达1.7亿人 [4] - 福州地区用户复购率高达47% [9] - 2024年销售额约330亿元,低于美团小象超市的380亿元,高于叮咚买菜的256亿元 [17] 行业背景 - 生鲜电商行业2010-2020年融资金额达463亿元,涉及150多个项目和近300次融资 [7] - 前置仓模式履约费用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社区团购的6倍,每单履约费用超10元 [7] - 每日优鲜2018-2021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最终倒闭 [8] - 叮咚买菜2024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净利润约3亿元 [9]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团小象超市、盒马、叮咚买菜和京东七鲜等 [17] - 2024年朴朴超市70%以上营收来自福建和广东两地 [19] - 2024年仅新布局成都一座城市,2025年新增泉州站点 [19] 发展挑战 - 自有品牌占比低,仅15%,影响利润贡献 [13] - 黑猫投诉平台投诉量超6000条,涉及偷漏秤和食品安全问题 [14] - 区域集中度高,面临全国性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风险 [17][19]
即时零售重塑消费场景研究报告
笙策零售· 2025-06-10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即时零售作为基于即时配送体系的消费模式,近年来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其兴起得益于消费需求转变、技术发展支持和政策环境利好等因素,重塑了消费场景,改变了消费习惯,拥有平台、前置仓和仓店一体等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呈现头部平台领先与新兴玩家差异化竞争并存态势,虽面临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挑战,但未来在场景深化、跨界融合创新、技术赋能、全球化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同时给出企业、政府和行业组织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层面的发展建议[7][17][22][31][33][43][50][54][60][79][83][94][108][1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时零售概述 - 即时零售是基于即时配送体系,强调“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的消费模式,激活“场景消费”,与传统零售和电商有区别[7][8] - 其雏形可追溯至十年前外卖平台,2015年后进入全品类拓展阶段,2020年疫情完成市场教育[9][11][13]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增速比同期网络零售高出17.89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17][19] 即时零售兴起的背景 - 消费需求转变,消费者对送达时效要求更高,便捷性需求凸显,年轻一代消费观念推动行业向“情绪价值消费”转变[24][27][30] - 技术发展提供支持,互联网与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物联网保障商品品质,智能仓储与配送调度提高效率[32] - 政策环境利好,商务部政策支持,地方加强监管与规范,推动行业规范发展[37][40] 即时零售对消费场景的重塑 - 消费场景拓展,从外卖拓展至全品类,催生生鲜、医药、数码家电等领域新场景[43][45][47] - 消费体验提升,满足“即买即得”需求,提升便捷性和高效性[51][52][53] - 消费习惯改变,从单一计划性囤货转变为“计划性囤货+即时性补货”,即时性补货成常态,年轻一代更倾向即时补货[55] 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 - 平台模式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流量,与线下商家合作,搭建配送网络,建立竞争壁垒[60][62] - 前置仓模式在城市密集布点,聚焦生鲜等品类,注重供应链管理,配送效率高[63][64][67] - 仓店一体模式以“前店后仓”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共享库存,提升购物体验[71][73] 即时零售的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领先,用户规模庞大,拥有强大供应链体系和高效配送网络[79][80][81] - 新兴玩家通过直播带货、流量红利挖掘、精准场景运营等进行差异化竞争[85][87][90] - 政策与标准影响竞争格局,提供政策指引,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91] 即时零售面临的挑战 - 成本控制难题,包括仓储、配送和营销成本压力,可通过优化仓储布局、采用智能调度系统、精准营销等降低成本[95] - 供应链管理挑战,存在稳定性、库存管理和商品品质控制等问题,可加强合作、利用大数据、完善配送体系应对[97][98][99] - 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可通过强化社区服务、深挖垂直品类、提升服务质量、技术创新驱动等进行差异化竞争[105][106] 即时零售的未来趋势 - 场景深化,拓展社区服务和文旅场景,适配银发经济[109][110][114] - 跨界融合创新,“即时零售 + X”模式催生更多场景[116] - 技术赋能,包括AI智能应用、物联网保障、无人配送发展和动态库存管理[118][119][122] - 全球化发展,国际市场潜力大,需采用本地化运营策略,协同整合供应链,应对文化差异[125][128] 即时零售的发展建议 - 企业层面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供应链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差异化竞争[131][133][138] - 政府和行业组织应提供政策支持,完善标准制定,加强监管力度[140][141] -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企业应完善售后服务,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保障信息安全[146][149]
朴朴超市距离成功上市,到底还有多远?
36氪· 2025-06-03 10:20
朴朴超市发展历程与上市筹备 - 公司2016年成立,借助"懒人经济"快速发展,6年内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估值一度达50亿美元 [1] - 2021年app下载注册用户达1.7亿,2022年完成红筹架构搭建等上市准备工作,但因市场环境和盈利模型问题搁置 [1] - 2024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收入约300亿元,毛利率22.5%,即时零售订单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7.5%以内 [2] 港股上市财务要求分析 - 盈利测试要求三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5000万港元且市值达5亿港元 [2] - 市值/收入测试要求市值不低于40亿港元且年收入不低于5亿港元 [2] - 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要求市值20亿港元且三年净现金流超1亿港元 [2] - 公司2024年收入300亿元远超收入要求,但具体净利润和现金流数据未公开 [4][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要求 - 股东人数不少于300人,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25% [3] - 需设至少3名独立董事且占比不低于1/3,管理层三年内保持稳定 [3] - 公司多轮融资后投资者众多,理论上股东人数达标,但具体治理结构细节未披露 [6] 上市成功可能性支撑因素 - 区域深耕策略见效,核心区域渗透率超70%,单城GMV为叮咚买菜上海区域的1.2倍但前置仓数量仅1/3 [8] - 福建本地供应链优势显著,2000多家供应商80%生鲜采购直连本地合作社,采购成本低15% [8] - 港股市场转向"盈利优先",2025年消费类企业表现良好为上市创造有利环境 [8] 上市潜在风险因素 - 全国化扩张缓慢,仅布局9个城市,跨区域物流成本高且SKU丰富度下降 [9] - 全国性供应链网络未成型,相比盒马300多个直采基地存在差距 [9] - 自有品牌发展初期,仅10个品牌350个单品,影响毛利率和用户粘性 [9] - 行业竞争加剧,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等平台挤压市场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