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品责任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前沿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全链条保障让创新更有底气
金融时报· 2025-08-20 11:17
全球科技浪潮与政策支持 - 今年以来全球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创新重塑产业格局 [1]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5月印发《政策举措》,提出发挥科技保险支持创新的关键作用 [1] - 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各类科技保险业务 [1] 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政策 - 机器人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 [2] - 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突破人形机器人等未来高端装备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演示"向"规模化落地"转化的关键拐点 [2] 金融与保险在科技产业中的角色 - 金融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扮演资本引擎、风险分担与创新催化的多重角色 [3] - 5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推动研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3] - 全国多地积极推进机器人相关保险实践落地,如海南省和深圳市龙岗区的科技保险产品 [3] 科技保险创新模式 - 科技保险主要针对科技行业特有风险提供保障,是科技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6] - 重庆发布"渝科保"科技保险产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 [6] - 广东科技保险产品涵盖多个环节风险保障,前6个月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 [7]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天然适合支持科技创新 [8] - 《政策举措》和《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未来产业 [8] - 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9] - 目前保险资金对科创领域投资占比不足5%,前沿技术领域仍难以获得支持 [9]
机器人产业崛起催生保险需求新蓝海 如何破题数据孤岛   
北京商报· 2025-08-19 10:12
机器人产业与保险需求 - 机器人应用场景爆发式扩张 带来生产力跃迁和风险保障新需求 [1]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展示机器人性能极限 同时暴露失控狂奔等风险隐患 [2] - 服务型机器人在餐厅酒店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物流机器人在仓库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2] 保险产品创新方向 - 专家建议机器人险种应覆盖四方面:产品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研发保险 [3] - 产品责任保险承保设计缺陷造成的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3] - 财产损失保险对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坏提供维修或重置补偿 [3] -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覆盖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第一方损失和第三方赔偿责任 [3] - 研发保险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风险投资和研发转化活动提供保障 [3] 保险市场实践案例 - 中国人保为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保障 [4] - 大家财险为傲鲨智能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提供承保服务 [4] - 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为物流机器人提供1800万元风险保障的财产损失保险 [4] - 人保财险宁波鄞州中心支公司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提供产品责任险与产品质量险综合保障 [4] 政策支持力度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研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5] - 宁波市对投保费率不超过3%的企业给予不超过保费金额80%、最高200万元补助 [6] - 深圳市龙岗区将平安产险机器人产品综合责任保险和人保财险机器人综合责任保险纳入科技保险备案名单 [6] 行业发展挑战 - 缺乏历史数据支撑 传统精算技术难以应用 [6][7] - 事故涉及硬件软件操作等多主体 责任边界不清晰 [7] - 技术迭代快导致风险动态变化 精算模型需动态调整 [7] - 存在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6] 数据解决方案 - 需建立保险公司、机器人厂商、应用主体共建的事故共享平台 [8] - 开发模块化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风险保障需求 [8] - 配置风险实时监控模块实现保险费率动态调整 [8] - 保险业协会需牵头构建风险数据共享机制 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和研究信息脱敏办法 [8] 市场前景展望 - 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带来广阔保险市场空间 [8] - 工业领域和消费领域都存在非常大增量市场 [8] - 保险行业值得从研发生产使用全流程开发产品服务制造强国建设 [8]
机器人产业崛起 催生保险需求新蓝海
北京商报· 2025-08-19 00:19
机器人产业与保险创新 核心观点 - 机器人应用场景爆发式扩张催生全新风险保障需求蓝海,保险行业正加速创新以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体系 [1] - 机器人保险需突破风险评估、产品定价、数据孤岛等核心难题,政策支持与行业协作成为关键驱动力 [6][8] 机器人应用风险与保障需求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暴露机器人失控、碰撞等风险,中国人保通过货物运输险、财产险提供赛事保障 [2] - 服务型机器人在餐饮、物流等场景存在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风险,第三方责任险需求迫切 [2] - 专家建议机器人险种覆盖四大领域:产品责任险、财产损失险、网络信息安全险、研发保险 [3] 保险行业创新实践 - 中国人保为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机器人赛事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专项保障 [4] - 大家财险承保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人保财险在梅州、宁波落地物流机器人财产险及人形机器人综合险,单笔保额达1800万元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创新,宁波市对投保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保费补贴(费率≤3%) [5][6] - 缺乏历史数据导致精算困难,技术迭代快加剧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难度,责任边界模糊增加承保复杂性 [6][7] 数据共享与未来方向 - 需建立保险公司、厂商、应用方共建的事故共享平台,开发模块化保险产品并配置实时风险监控模块 [8] - 保险业协会需牵头制定数据标准与脱敏机制,构建行业级风险数据共享基石 [8] - 机器人全流程保险(研发、生产、使用)市场空间广阔,将成为服务制造强国的重要金融工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