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门把手

搜索文档
吉利银河A7用回传统门把手,汽车业开始抛弃“伪创新”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20:52
隐藏式门把手争议 - 吉利银河A7和M9放弃隐藏式门把手 采用传统机械式设计 成为行业"反潮流"案例 [2] - 2024年新能源车隐藏式把手渗透率达76% 但冬季冻结 事故断电失效等问题频发 [2][3] - 工信部已立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推动安全冗余优先 [3][4] 汽车行业"伪创新"现象 - 全触控中控屏取代实体按键 导致驾驶中需频繁转移视线 操作不便 [5] - 大尺寸不可开启玻璃顶设计导致夏季车内温度超50℃ 被用户戏称"移动桑拿房" [5] - 电子外后视镜在雨雪天易污损 夜间使用存在延迟 影响行车安全 [5] 行业创新方向转变 - 宝马展示"视觉锥"技术 应用纳米涂层风挡玻璃 提升人机交互安全标准 [5] - 行业开始回归"让用户感受不到设计存在"的理念 避免牺牲基础体验 [6] - 安全考量正超越视觉炫技 成为汽车设计的首要原则 [3][4][5] 历史与现状对比 - 隐藏式门把手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奔驰300SL跑车 但未普及 [2] -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搭载电控弹出式门把手 引发行业跟风 [2] - 目前吉利 比亚迪等公司参与制定新标准 推动安全优先 [4]
车企为何集体“隐藏”门把手?
第一财经· 2025-05-27 10:18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作者江睿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这里是《第一财经》杂志(前身《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 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2025.05. 27 本文字数:235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江睿杰 封图 | 首款使用隐藏式门把手的汽车奔驰300SL(1952) 5 月 8 日,工信部网站上发布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 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是继 4 月加强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规范管理之后,工信部在汽车安全领域 的又一大举措。 和能够适度解放手脚的辅助驾驶功能不同,隐藏式门把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并不直观,反而被 很多人吐槽为"反人性设计"。然而这种与消费者习惯背道而驰的设计却在过去几年逐步成为新能源车 的主流配置。 如果回溯历史的话,隐藏式门把手并不专属于新能源车。早在 1952 年,奔驰的超豪华车型 300SL 就率先用上了这项技术。这款车的两侧车门打开时不用手动向外提拉,而是会如鸥翼般同时向上展 开。 60 年后,特斯拉的 Model X 也用 ...
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汽车门把手?
第一财经· 2025-05-27 09:05
工信部拟修订汽车门把手安全标准 - 工信部5月8日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意见 这是继4月加强辅助驾驶规范后又一汽车安全领域重要举措 [1] - 新标准拟增加对"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的要求 重点解决隐藏式门把手安全冗余不足等问题 [11] - 现行2014版行业标准仅规范传统机械门把手的耐久性等基础属性 未覆盖新能源车特有的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隐患 [7] 隐藏式门把手发展历程 - 该设计最早见于1952年奔驰300SL鸥翼门车型 特斯拉2012年Model X延续了这一设计 [1] - 特斯拉自2008年Roadster起全线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初期用于凸显豪华定位 后成为品牌审美符号 [2] - 目前该设计在15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普及率较高 如比亚迪宋L/汉等 但低价车型仍多用机械把手 [3] 隐藏式门把手技术经济性分析 - 主要优势为降低风阻系数5%-12% 对应提升续航5-10公里 电池成本可减少1%-2%(节省数百元) [2][3] - 但实际结构复杂 需配备传感器/电机/压力监测等系统 单件成本达100元(机械把手仅20-30元) [3][6] - 随着电池技术突破(续航普遍达400公里+) 5-10公里续航提升的经济价值显著降低 [3] 行业应用痛点与趋势 - 故障率高 涉及传感器识别/电机弹出/压力监测等多环节 任一部件故障即导致功能失效 [4] - 安全风险突出 事故中易出现断电无法开启等问题 现行标准未覆盖这些场景 [7][11] - 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车企可能降低该部件成本 进一步放大安全隐患 [6] - 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后 隐藏式门把手作为差异化噱头的商业价值正在减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