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戏
搜索文档
“村字号”频闪光,“土味”浪潮魅力何在?
新华网· 2025-11-05 21:02
活动规模与影响 - 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其中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活动超过2200场 [1] - “村字号”文体活动类型多达24种,农民文体活动参与率超七成 [1][2] - “十四五”期间,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活动累计举办近8000场,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6]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四川雅安“村跑”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达80% [4] - 浙江安吉截至2024年底拥有乡村咖啡馆300多家,撬动富民产业1.21亿元 [4] - 湖南保靖举行村厨村艺大晒活动,带动旅游收入40.8亿元 [4] - 一些因“村字号”走红的“明星村”业态丰富,村集体经济成倍增长,商业化趋势显著 [11] 发展动力与成功因素 -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坚强支撑,互联网传播突破地域限制,使活动从“乡村一隅”走向“社会全域” [6] - 农民主体性是根本动力,农民不再是“看客”而是“主角”,活动反映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2][5][6] - 文化基因是重要底气,民族服饰、地方戏曲、特色饮食等元素的融入提供了独特的精神体验和文化认同 [6][7] 未来发展与挑战 - 群众体育活动吸引的球员以中年群体为主,青少年参与力度较为薄弱,需设置不同年龄梯度的赛事 [9] - 文艺与体育活动需要专业人才,如懂戏曲的表演人员、具备基础裁判知识的人员 [11] - 需避免内容跟风、趋同现象,建议将本地特色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活动,鼓励相邻村镇联合打造“文化片区” [11] - 未来应致力于让村民享受普惠、优质的乡村文体服务,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体文旅融合发展路子 [11]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8-11 19:59
乡村旅游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乡村振兴需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要求民族地区保留特色文化并通过旅游显现其价值 [1]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 精品化 规范化水平 [2] -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绿色生态资源 民族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总收入4120亿元 [2] - 湖北利川今年以来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 带动就业10万人 [2]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重点镇数量分别达到1399个和198个 [3]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推出30多个非遗体验和研学项目 带动餐饮 民宿和土特产消费 [1] - 涌现出旅拍 咖啡馆等新业态 并形成村晚 村超 村戏 村咖等村字号品牌 [1][2] - 新疆奇台县将A级旅游景区与农业观光示范点串联 形成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 [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 全国3万多个乡镇和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 数字新基建加快布局 [3] - 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普遍应用提升了乡村旅游舒适度和便利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