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项目

搜索文档
大学生暑假带娃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3:43
暑期教育服务需求激增 - 大学生家教服务需求旺盛 收费达80元/小时 显著高于餐饮兼职时薪 [1] - 家长倾向选择大学生家教进行基础辅导 注重性格匹配度与耐心程度 单次课程费用约180元/两小时 [1][5] - 学科补习需求持续存在 部分家长暑期补课支出达2-3万元 [8] 校外培训市场持续活跃 - 教育机构推出"托管+培训"混合模式 一对一课程收费200-300元/小时 [9] - 部分机构暑期学生规模达300-700人 业务呈现饱和状态 [9][10] - 小升初衔接与分班考试辅导需求突出 存在转入小区的违规培训现象 [10] 研学旅游市场分化明显 - 高端研学项目收费1-2万元 博物馆等短期研学项目收费数百元 [6] - 暑期博物馆客流激增 广东省博物馆客流同比上涨963% 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 [7] - 亲子游占比显著提升 清镇恐龙小镇暑期接待游客6.3万人 亲子客群占比达80% [6] 教育消费成为家庭核心支出 - 典型家庭暑期教育支出包含兴趣班/家教/旅游等多维度 单孩支出范围1-2.5万元 [1][5][6] - 学科类培训仍为最大开支项目 部分家庭仅补课费用即超1万元 [5][8] - 教育服务CPI同比上涨1.1% 旅游CPI环比上涨9.1% 显示暑期教育旅游消费强劲 [5]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8-15 08:2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全国乡村旅游一季度接待总人次达7.07亿,总收入4120亿元 [1] - 五一及端午假期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成为假日消费亮点 [1] - 湖北利川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带动就业10万人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推出30余个非遗体验及研学项目,带动餐饮民宿及土特产消费 [1] - 田野阡陌涌现旅拍、咖啡馆等新业态 [1] - 乡村旅游产品从自然风光延伸至田园生活、科普研学及健康休闲领域 [2] 政策与产业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提升特色化、精品化及规范化水平 [1]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达1399个,重点镇达198个 [2] - 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部乡镇及建制村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94%,卫生厕所普及率约75% [2] 区域发展案例 - 新疆奇台县串联A级景区与农业观光点,形成"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 [1] - 湖北利川探索茶旅融合、药旅融合及避暑康养游,构建富民产业体系 [2] - 村晚、村超、村戏等"村字号"品牌加速涌现,成为农民增收重要途径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8-11 19:59
乡村旅游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乡村振兴需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要求民族地区保留特色文化并通过旅游显现其价值 [1]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 精品化 规范化水平 [2] -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绿色生态资源 民族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总收入4120亿元 [2] - 湖北利川今年以来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 带动就业10万人 [2]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重点镇数量分别达到1399个和198个 [3]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推出30多个非遗体验和研学项目 带动餐饮 民宿和土特产消费 [1] - 涌现出旅拍 咖啡馆等新业态 并形成村晚 村超 村戏 村咖等村字号品牌 [1][2] - 新疆奇台县将A级旅游景区与农业观光示范点串联 形成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 [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 全国3万多个乡镇和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 数字新基建加快布局 [3] - 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普遍应用提升了乡村旅游舒适度和便利性 [3]
中产陆续离场,研学团生意要凉了?
投中网· 2025-08-06 15:0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研学市场进入疯狂内卷阶段 机构推出结合科技、AI、AR、VR、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的新概念项目以吸引家长[5] - 行业整体遇冷 定价下调、订单量骤减 机构面临生存困境[5][7] - 北京高品质半日研学费用约300元 12天长线国外研学费用达3-4万元 含名校插班行程可达5-6万元 资质证书类活动费用高达8-10万元[8] 成本结构与盈利压力 - 半日研学课程需10天研发周期 单名研发老师薪资约5000元 手册设计及材料成本高昂 手绘图片单张成本约500元[8] - 研学基地业务量大幅下滑 订单量和客单价双重下降 部分基地通过承接公司团建和商业巡演维持盈利[9] - 机构难以承担全职老师薪资 旺季主要招聘大学生兼职 江浙沪地区摄影师日薪500-600元 研学导师日薪仅200-300元[16][17] 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 - 家长普遍反映研学项目存在安全隐患、行程缩水、研学变旅行团等问题 形式大于内容[5][11] - 实际体验中机构将大量时间用于赶路和拍照 讲解走马观花 老师不关注学习效果[11] - 部分项目存在虚假宣传 如承诺知名教授授课或重量级证书 实际证书无实际效力且对升学无帮助[12][16] 运营模式与人才困境 - 教育背景机构注重课程开发 旅行社背景机构侧重旅游体验 形成"旅游+知识讲解"模式[9] - 课程研发人员需承担销售KPI 工资与销售量挂钩 招聘时要求讲师自带流量和粉丝资源[17] - 高质量研学要求研发团队具备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历 但当前营收状况难以支撑此类人才成本[9]
上万元研学变旅行团,收割不动家长钱包
36氪· 2025-08-06 08:2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研学市场面临订单量和客单价下滑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今年日子不好过 定价下调 订单量骤减[1] - 行业陷入疯狂内卷 机构为吸引报名绞尽脑汁推出科技概念项目 包括AR VR 全息影像 AI互动 编程和机器人等[1] - 研学基地业务量大幅下滑 机构通过压榨基地费用维持盈利 部分基地需靠公司团建和商业巡演维持经营[2][3] 成本结构与定价 - 高质量课程研发成本极高 半天课程需10天研发周期 单研发老师薪资达5000元 手绘图片成本每张500元[2] - 北京高品质半日游费用约300元 12天长线国外研学达3-4万元 含名校插班行程可达5-6万元 证书类活动可达8-10万元[2] - 机构为盈利压缩成本 兼职导师日薪仅200-300元 不足摄影师日薪500-600元的一半[13] 市场需求变化 - 家长预算大幅减少 对研学项目清醒度提升 因安全隐患 行程缩水 研学变旅游等问题降低信任度[1][6] - 部分家长视研学报名为"给孩子安排活动"的手段 而非学习途径 更注重让孩子见世面和家长清闲[6] - 实际体验差强人意 存在赶路拍照多于学习 讲解走马观花 证书无实际效力等问题[7][9] 运营模式分化 - 行业存在教育背景与旅行社背景两类机构 前者重课程开发 后者重旅行体验 形成"旅游+知识讲解"模式[5] - 机构大量使用兼职人员 尤其偏好大学生担任讲师 全职师资成本难以负担[11] - 课程研发人员需承担销售KPI 工资与销量挂钩 机构要求讲师自带流量和粉丝资源辅助招生[13] 典型案例分析 - 杭州7天研学收费1.1万元 含企业大学参观和大学老师讲解 最终获得两张无实际效力的证书[9] - 出现严重运营事故 如接送地点错误导致儿童被遗留 机构后续推卸责任[10] - 长线项目需安排1-2天游乐园行程维持孩子兴趣 反映学习与娱乐需求的内在冲突[9]
(乡村行·看振兴)文化IP解锁农田里的共富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0:29
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通过农旅融合模式打造"稻梦空间"网红打卡点,形成"前院种瓜、中院民宿、后院稻田"的立体产业带,200万元投入将传统农耕转化为文化IP体验项目[1] - 明星湖旅游度假区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评为4A级景区,通过53个提档升级项目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收益突破300万元[1] - 景区配套业态丰富,包括康养工作坊、特色农产品市集、船宿酒店等二次消费场景,实现农产品供不应求[1] 数字文化沉浸体验 - 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为兴安盟首家数字文化沉浸式体验馆,由农耕民俗博物馆改造而成,运用AI技术让游客参与民俗活动和传统技艺体验[2] - 体验馆开发60余项研学项目,年接待参观人数达2万人次,举办研学活动超100场[2] 智慧农业与观光采摘 - 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2022年建成,通过蓝莓草莓等水果生产采摘实现农业增效和旅游升级,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15万元[4] - 产业园提供50余个本地就业岗位,村民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智能化温室让务农转型为技术工种[4] - 突泉县已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研学体验等一体化产业体系,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1万人次(+14.1%),旅游收入4.6亿元(+11%)[4]
暑期服务消费 “井喷”,主要消费ETF(159672)近1周涨幅跑赢同类产品
新浪财经· 2025-07-07 14:04
市场表现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下跌0 65%,成分股涨跌互现,圣农发展领涨1 76%,新诺威领跌1 98% [1]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下跌0 53%,报价0 75元,近1周累计上涨0 9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5 [1] - 主要消费ETF近1年净值上涨2 90%,最高单月回报24 35%,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连涨涨幅5 70% [2] - 主要消费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4 68%,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 82%,相对基准回撤0 34% [2] 流动性及估值 - 主要消费ETF盘中换手2 14%,成交157 58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03 94万元 [1]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18 8倍,处于近1年4 78%分位,估值低于历史95 22%时间 [2] - 主要消费ETF管理费率0 50%,托管费率0 10%,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2] 行业动态 - 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亲子游、研学游成热门,暑运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比例预计达34 7%,国际航线23% [1] - 避暑旅游产品受青睐,"东北避暑"热度飙升,伊春搜索量涨幅155%,三亚等地推出亲子套餐及研学项目 [1] -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大,对比发达国家提升空间显著,可通过补贴倾斜、休假优化等提振需求 [2] 指数及成分股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覆盖中证800样本中11个一级行业与35个二级行业,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伊利股份、五粮液、贵州茅台等,合计占比67 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