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号文体活动
搜索文档
人民财评:“村字号”,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人民网· 2025-10-31 09:56
村BA呐喊震天、村超人声鼎沸、村晚戏台遍布田间……中国乡村的活力以"村字号"文体活动为载体, 成为乡土大地的新"潮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 村累计举办"村字号"活动超220万场,覆盖24种类型,农民参与率超七成。"村字号"群众性文体活动成 为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真实写照。 带着泥土芬芳的文体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更折射出乡村文化生态的深刻变 革。"村字号"活动直接让农民站到了"C位":村民自发创作饱含历史的村歌、设计拥有民俗元素的乡村 文创、担当村戏比赛的评委。每个人在文化参与中找到自我表达的畅快感和自主掌控的价值感。这种基 于本土文化的深度参与,重塑了人们对家乡的认同与自豪,这种源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正是乡村振兴最 为深厚、最可持续的内生力量。 我们期待更多乡村能把文体活动这张牌打好。这样的"村潮",应该更壮观一些! (文章来源:人民网) 乡村的独特魅力,从来不在模仿城市的模样,而在守住自身的文化底色——那份"就地取材"的乡土劲 儿:田间地头成为天然舞台,腊肉米酒化为实惠奖品,侗族大歌、 ...
“村字号”热潮助力乡村更美好
人民日报· 2025-10-31 08:39
在贵州的"村BA""村超"赛场,运动员挥洒汗水,观众加油助威;在浙江的"村晚"舞台,农民自编自演 节目,赢得掌声与喝彩……作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村字号"文体活动热潮在广袤的乡村大 地上方兴未艾。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让现代化建设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今,"村字号"文体活动不仅"送文化",更注重"种文化",不断培育广 大农村群众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民精气神、助力乡村更美好。 "村潮"奔涌,气象一新。蔚然成风的"村字号"文体活动,既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正能量的重要 阵地,也展现着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 启智润心 点燃激情 从东北的冰雪乐园,到海南的"村排"球场,从东部沿海的"村咖"飘香,到西部山区的"村戏"悠扬,"村 字号"文体活动已然是广大乡村常见的景象。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 村地区举行的各类文体活动超220万场,超七成农民群众参与了文化体育活动。 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目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村字号"文体活动已达5类2 ...
“村字号”热潮助力乡村更美好(深阅读·“村字号”文体活动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行业规模与活动概况 - 2024年全国农村地区举行各类文体活动超220万场,超七成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 [2] -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村字号”文体活动已达5类24种,包括科教、体育、文艺、休闲、展销等类别 [2] - 浙江安吉拥有乡村咖啡馆30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615万人次 [3]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村字号”文体活动带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四川雅安“村跑”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达80%,非遗产品销售额增长23.5% [3] - 活动通过盘活“沉睡资产”打造乡村经济发展新引擎,山西岚县“村超”赛场周边农特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 [3] - 需延伸产业链做好“村字号+”文章,与农产品展销、乡村旅游、文化研学结合撬动乡村多元价值 [8] 运营特征与成功要素 - 活动具有农民主体性、文化在地性、多元融合性三大鲜明特征,农民是发起者、参与者、受益者 [2] - 采用农人、农地、农味、农产俱全的模式,舞台设在田间地头,道具就地取材,奖品多是农特产品 [2] - 短视频等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加速传播乡村美好生活和农民自信昂扬 [3] 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 部分地方存在跟风模仿导致活动形式雷同,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不足限制活动可持续性 [6] - 关键要理顺政府、市场和农民关系,政府应不缺位、不越位,避免大包大揽,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6] - 需建设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推动文艺人才下乡帮扶并培育乡土文化能人 [7] 社会影响与治理效能 - 活动探索乡村建设治理新模式,浙江玉环举办“村舞”比赛后矛盾纠纷数量下降两三成 [4] - 为群众搭建公共生活和交往空间,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基层组织号召力 [5] - 通过深入开展乡村文化资源调查挖掘地方特色,如贵州印江为办“村戏”挖掘124个民间故事、310首民歌 [6]
新华鲜报|超220万场!“村字号”文体活动彰显乡村精气神
新华社· 2025-10-30 11:04
"村字号"充满"烟火气"—— 既有寓教于乐的村讲、村阅,也有强身健体的村超、村跑,还有以文艺体验为中心的村庆、村歌、村画,以休闲体验为核心的村棋、村钓、村 厨,突出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的村展、村播,"村字号"涉及科教、体育、文艺、休闲、展销等生活方方面面。 根植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舞台设在田间地头,道具可以就地取材,奖品多为农特产品,"农人、农地、农味、农产"俱全,"村字号"群众性文 体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不断充实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 围观一场活力满满的村BA、村超,欣赏一出绚烂多彩的村歌、村晚,品味一份香飘四溢的村厨、村咖……神州大地上,"村字号"文体活动蓬 勃开展。 10月29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全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 种,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 今天的乡村,"村潮"奔涌、"村味"盎然,勾勒出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美好前景。 广西的"村字号"重点活动场次最多,贵州的知名度最高……报告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特色文化丰富、乡村风貌保存较好的省 份,"村字号"类型更多样、场次更密集 ...
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本报延安10月29日电 (记者郑海鸥、贾丰丰)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在中国文明 乡风大会上首次发布《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 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 润心育德的村讲、村阅,强身健体的村超、村跑,以文艺体验为中心的村庆、村歌、村画,以休闲体验 为核心的村棋、村钓、村厨,突出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的村展、村播……"村字号"根植于乡村优 秀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要素和创新理念,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主体,覆盖体育赛事、文艺演出、 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 《报告》指出,全国各区县均举办过"村字号"活动。西部地区"村字号"场次最多,平均每年举办628.6 场,增幅也最大,2024年较2021年举办场次增加919.4%,东部、中部、东北部地区分别增加502.5%、 911.2%、394.1%。 "村字号",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24年,2200余场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带来经济效 益130.9亿元。《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村字号"带来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实现从短期流量红 ...
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发布 “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 2024年农民参与文体活动比例达73.0%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10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在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首次发布《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 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2024年全国农村累 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 "村字号",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24年,2200余场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带来经济效 益130.9亿元。《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村字号"带来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实现从短期流量红 利到长效经济增长的跨越。"十四五"时期,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累计实现经济效益436.1亿 元,其中,2025年"村字号"预计实现经济效益142.8亿元,较2021年增长58倍。 "村字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从贵州村BA现场的侗族大歌,到湖南村厨背后的苗绣工艺,再到江苏 村跑现场的农民版画……"村字号"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由"静默存在"到"动态传承"的巨大转变。 调查显示,2024年,农民参与文体活动比例达到73.0%,较2023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农民创、农民 演、农民享,"村字号"让农民从场边看客成为场上主角,极大增强了农民的首创精神、乡土认同和文化 自信,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