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花湖度假区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中旅(00308.HK):剥离旅游地产 改善盈利和优化资源配置
格隆汇· 2025-10-14 12:52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拟通过建议分派方式剥离旅游地产业务以改善盈利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 [1] - 旅游地产业务于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税后亏损4.6亿港元、2.4亿港元及1.9亿港元 [1] - 此次剥离有望降低公司负债率并使其能在核心业务上配置更多资源 [1] 业务分派方案 - 建议分派包括实物分派和现金替代方案 控股股东选择实物分派 [1] - 其余股东可选择不接受实物分派并获得每股0.336港元现金的一次性收益 该金额约为2024年10月13日收盘价的20% 由控股股东支付 [1] - 公司预计此次建议分派将产生1.6亿港元的一次性亏损 主要原因为累计汇兑差额的重新分配 [1] 资产收购与布局 - 公司于9月30日公告收购松花湖度假区公司和万冰雪公司100%股份 收购对价分别为2.95亿元人民币和5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另需承担松花湖度假区公司7.55亿元人民币银行借款 [2] - 万冰雪公司累计管理9家雪场 此次收购有望完善公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布局并提升输出管理服务能力 [2] 收购标的经营状况 - 松花湖度假区在稳定期年游客量超过35万人次 年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松花湖度假区公司和万冰雪公司的税后利润分别为996万元人民币和23万元人民币 [2] 假期运营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 公司通过IP联动、非遗活动、数字沉浸馆等形式创新优化文旅体验 [2] - 中旅国际景区在假期接待量超过百万人次 庐山秀峰索道和天山旅游走廊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松花湖度假区接待量稳步上升 多家特色精品酒店多日入住率达到100%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考虑到2025年剥离旅游地产产生一次性亏损但有望增厚后续利润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1.4亿港元至亏损0.5亿港元 同时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8%至3.7亿港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25倍市盈率 估值切换至2026年 [2] - 考虑到建议分派的现金收益及公司持续强化旅游目的地投资运营商地位 上调目标价20%至1.8港元 对应2026年27倍市盈率 [2]
中金:维持香港中旅(00308)“中性”评级 升目标价至1.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4 09:28
盈利预测调整 - 中金下调香港中旅2025年盈利预测1.4亿港元至亏损0.5亿港元,主要反映剥离旅游地产产生1.6亿港元一次性亏损的影响 [1] - 中金上调香港中旅2026年盈利预测8%至3.7亿港元,因业务剥离后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25倍,中金将估值基准切换至2026年,给予27倍市盈率,相应上调目标价20%至1.8港元 [1] 业务剥离分析 - 公司拟通过建议分派方式剥离旅游地产业务,该业务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税后亏损4.6亿港元、2.4亿港元和1.9亿港元 [1] - 此次剥离有望改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并降低负债率,使资源更集中于核心业务 [1] - 除控股股东选择实物分派外,其余股东可选择不接受实物分派并获得每股0.336港元现金的一次性收益,约为2025年10月13日收盘价的20% [1] 资产收购与业务拓展 - 公司签订协议收购松花湖度假区公司100%股权,对价为2.95亿元人民币,并需承担其7.55亿元人民币银行借款 [2] - 同时收购万冰雪公司100%股权,对价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累计管理9家雪场 [2] - 松花湖度假区在稳定期年游客量超过35万人次,年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2024年税后利润为996万元人民币 [2] 运营表现与战略 - 公司在国庆中秋假期通过IP联动、非遗活动等形式创新文旅体验,旗下中旅国际景区接待量超过百万人次 [2] - 假期期间,庐山秀峰索道、天山旅游走廊等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松花湖度假区接待量稳步上升,多家特色精品酒店多日入住率达到100% [2] - 收购松花湖度假区被视为进一步完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布局和提升输出管理服务能力的关键举措 [2]
万科冰雪梦碎
虎嗅· 2025-09-01 09:59
万科剥离冰雪业务 - 万科将旗下冰雪业务核心资产(吉林松花湖度假区75%股权及北京万冰雪体育公司75%股权)出售予香港中旅 [2][4] - 交易包含重资产松花湖度假区(占地220公顷、50条雪道、日接待1.5万人次)和轻资产万冰雪管理平台(2024-2025雪季管理7家滑雪区、115条雪道、年接待200万人次) [4] - 交易金额未对外披露但已基本完成 [3] 冰雪业务发展历程 - 冰雪业务始于2011年吉林松花湖项目考察,2015年正式运营,2017年成立独立冰雪事业部并列为集团核心新业务 [5] - 业务布局包括自持的吉林松花湖度假区、北京石京龙滑雪场及轻资产输出的北大壶滑雪度假区 [5] - 2020年冰雪业务收入仅占集团总营收1.03%,同年冰雪事业部被并入酒店及度假事业部 [11] 业务剥离背景 - 冰雪产业存在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特性,依赖"以地养雪"模式(例如2016-2017雪季松花湖雪场营收1.1亿元,地产销售超3亿元) [8][10] - 2024年万科全年亏损494.8亿元且面临债务集中兑付压力 [13] - 2023年4月宣布"瘦身健体"计划,逐步退出非主业业务(仅保留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和租赁公寓三项主业) [14][15] 香港中旅战略布局 - 香港中旅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4亿港元(同比降7.6%),亏损7476万港元(同比降174.5%) [18]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运营约60家国内外景区(含18家5A景区和18家4A景区),但冰雪旅游板块相对欠缺 [20] - 通过收购获得6个室外滑雪场、1个室内滑雪场及11家滑雪学校,计划扩充雪道并更新设备 [21][23] 行业趋势变化 - 房企集体撤离文旅板块(如万达2017年以438.44亿元出售13个文旅项目予融创,融创2022年后处置文旅资产回笼资金) [26] - 国有企业正成为文旅资产主要接盘方,推动行业从地产驱动向专业运营模式转变 [27][28] - 专业文旅运营商采取长期持有、精细运营模式替代原有地产反哺逻辑 [28]
万科冰雪梦碎,“文旅+地产”模式面临终局?
新浪财经· 2025-08-31 22:19
万科冰雪业务剥离交易 - 香港中旅收购万科旗下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75%股权 交易已基本完成但具体金额未公布[1][2] - 交易包含重资产松花湖度假区及轻资产万冰雪管理平台两大核心资产 松花湖度假区占地220公顷 拥有50条雪道总长55公里 日接待能力1.5万人次 配套酒店及商业街区 获国家级4A景区等资质认证 万冰雪公司管理7家滑雪度假区 运营雪道115条 滑雪面积390公顷 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3] 万科冰雪业务发展历程 - 冰雪业务始于2011年吉林松花湖项目考察 2015年正式运营 2017年成立冰雪事业部 与商业地产等并列核心新业务 运营三大雪场项目 包括吉林松花湖度假区(自持)、北京石京龙滑雪场(自持)、北大壶滑雪度假区(轻资产管理输出)[4] - 业务发展基于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及"三亿人上冰雪"政策背景 冰雪产业年增速超过30%[4] - 冰雪产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特性 采用"以地养雪"模式补贴运营 2016-2017雪季松花湖项目雪季营收1.1亿元 地产销售超3亿元 2020年冰雪业务收入仅占集团总营收1.03% 同年冰雪事业部并入酒店及度假事业部[7][8] 万科战略调整背景 - 2024年全年亏损494.8亿元 面临债务集中兑付压力[10] - 2023年4月宣布"瘦身健体"计划 保留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项主业 逐步退出其他业务 清理转让非主业财务投资[10] - 冰雪业务作为长周期重资产板块被列入剥离清单[10] 香港中旅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4亿港元同比下降7.6% 期间亏损7476万港元同比下降174.5%[11]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运营约60家国内外景区度假区 含5A景区18家4A景区18家 但冰雪旅游板块相对欠缺[13] - 通过收购获得6个室外滑雪度假区1个室内滑雪场及11家滑雪学校 有力扩充冰雪旅游业务 计划扩充雪道数量更新设备做大业务规模[14][15] 行业趋势变化 - 房企集体撤离文旅板块 恒大万达融创等通过出售文旅资产回笼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16][17] - 万达2017年以438.44亿元出售13个文旅项目给融创 以199.06亿元出售77家酒店给富力[17] - 国有企业正成为文旅资产主要接盘者 推动行业从地产驱动向专业运营模式转变[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