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中旅(00308)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中旅2024年增收不增利: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下跌拖累净利骤降56%,文旅主业承压
华夏时报· 2025-03-29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中旅2024年财报显示增收不增利,受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缩水拖累,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公司正加速战略调整应对困局,未来需平衡资产配置与主业盈利 [2][3][5] 经营业绩 - 全年综合收入46.27亿港元,同比增长3%;股东应占利润1.0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56% [2] - 经营业务应占利润3.07亿港元,较上年增加8%;财务净收入从2023年的5258.4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4020.5万港元 [3] - 全年股息同比减少40%至每股约0.015港元,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末期股息 [2] 业务板块表现 酒店与客运业务 - 酒店业务收入增长18%至8.20亿港元,应占利润增长40%至2.27亿港元 [3] - 客运业务收入增长11%至10.93亿港元,但应占利润同比由转盈为亏 [3] 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 - 总收入23.45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应占利润0.14亿港元,上年应占亏损为1亿港元 [4] - 自然人文景区收入增长30%至12.41亿港元,应占利润下滑39% [4] - 主题公园收入下滑11%至5.96亿港元,应占利润减少15% [4] - 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减少27%至4.58亿港元,主要因房地产结转收入减少 [4] 利润下降原因 - 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下跌2.04亿港元,该项损失占利润降幅比重约七成 [2][3] - 财务净收入减少,从2023年的5258.4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4020.5万港元 [3] 业务困境原因 - 受大湾区多雨天气影响,主题公园及休闲度假区目的地收入不及预期 [4] - 房地产业务处于尾盘阶段,导致休闲度假区目的地收入同比下降 [4] - 资产重、运营轻,管理效率不高;产品更新缓慢,缺乏IP化和内容创新能力 [4] 战略调整举措 景区管理 - 年内新增5家管理输出景区至27家,其中5A级7家,4A级11家 [5] - 景区管理咨询服务收入2904万港元,同比小幅增长0.6%,规模化效应尚未显现 [5] 新业态开发 - 与香港赛马会合作开发“旅游 + 体育”新业态,带来新增长点 [5] 数字化转型 - 持续迭代升级数字化平台功能,优化预订流程等对客端服务体验 [5] - 通过全员营销、优惠限购等措施提升自营交易额,实现与母公司香港平台CTGO对接 [5] 新技术应用 - 探索AI、无人机等新技术在景区的应用,上线星途AI创作平台 [5] - 落地德天AR导览、千小宝AI智能体、世界之窗无人机演出等5个创新场景 [5] 未来发展战略 业务聚焦 - 聚焦产品和IP创新,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产品体系 [5] 数字化转型 - 持续优化数字化平台功能,积极探索AI等新技术的应用 [5] 财务优化 - 优化资本结构,积极研究存量资产的盘活计划 [5] 市场布局 - 提高在港投资和资产占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旅游交通投资平台 [6] - 落实“深耕海南”战略,推动安巴拉度假村项目建设,争取2025年完成设计并启动主体建筑施工,2026年底建成试营业 [6] - 探索优质海外投资机会,有序推进马尔代夫项目 [6] 专家建议 - 强化主业核心地位,加大对景区、酒店等核心业务投入,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 [6] - 合理控制投资性物业规模,增加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定的资产,利用投资收益反哺主业 [6]
香港中旅(003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2: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为46.27亿港元,较上年增长3%[3] - 2024年股东应占利润为1.0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5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4.44亿港元,总资产为245.32亿港元,负债与资本比率为32%[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627,425千港元,较2023年的4,494,211千港元增长约2.96%[13]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203,638千港元,较2023年的345,494千港元下降约40.94%[1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91港仙,较2023年的4.33港仙下降约55.89%[13]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4,710千港元,而2023年为收益305,083千港元[1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4,531,934千港元,较2023年的25,014,439千港元下降约1.93%[15] - 2024年公司权益总值为18,131,893千港元,较2023年的18,252,050千港元下降约0.66%[16] - 2024年公司负债总值为6,400,041千港元,较2023年的6,762,389千港元下降约5.36%[1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555,7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693,713千港元下降约0.83%[15]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7,976,171千港元,较2023年的8,320,726千港元下降约4.14%[15] - 2024年销售予对外客户收入为4627425千港元,2023年为4494211千港元[31] - 2024年香港地区销售予对外客户收入为2014515千港元,2023年为1927120千港元[3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6,252,432千港元,2023年为16,329,772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4年为8,868,810千港元,2023年为6,619,149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澳门2024年为7,383,622千港元,2023年为9,710,623千港元[32] - 2024年收入为4,627,425千港元,2023年为4,494,211千港元,其中旅游景区及相关收入2024年为2,037,239千港元,2023年为1,855,296千港元等[35] - 2024年财务净收入为40,205千港元,2023年为52,584千港元[35] - 2024年经营收入相关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为 - 168,723千港元,2023年为 - 153,940千港元;折旧开支等其他项目2024年与2023年也有不同金额[36] - 2024年年度税项支出总额为214,832千港元,2023年为356,510千港元[38] - 2024年中期股息为83,050千港元,末期股息为0;2023年中期股息为83,050千港元,末期股息为55,367千港元[38] - 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6亿港元,2023年为2.4亿港元,按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536,633,709股计算每股盈利[39]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为193,463千港元,2023年为183,540千港元;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763,042千港元,2023年为880,596千港元[42][43]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46.27亿港元,较上年增长3%;税前利润4.18亿港元,较上年减少40%;股东应占利润1.0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56%;经营业务应占利润3.07亿港元,较上年增加8%[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45.32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股东应占权益161.0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现金及银行结余等总额24.4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0%;净现金6.42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7%[45] 股息分配情况 - 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已派付,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3] - 公司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董事局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每股1港仙)[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每股1港仙)[92] 公司业务运营事件 - 2024年10月,中越德天(板约)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5] - 自2024年8月德天景区事故后,围绕4方面制定12项具体行动重塑安全管理制度体系[6] - 2024年开展基层干部、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培训369人[8] - 公司于2024年7月公开挂牌出售花山景区51%股权,以约1600万元人民币出售[64] - 2024年1月10日公司与重庆相关公司签订协议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公司认缴2.2亿元,占股55%[66] - 2024年6月11日合资公司中旅西南(重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推进重庆游乐园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66] - 2024年11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与海南相关公司设立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附属公司认缴510万元,占股51%[67] - 2024年12月3日公司与开元森泊、大鹏投控设立中旅森泊(深圳)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公司认缴1.53亿元,占股51%,项目范围约1100亩[69] - 2024年12月20日深圳旅游与瑞金文旅设立中旅(瑞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71万元,深圳旅游认缴3606万元,占股51%[70] - 2024年12月23日深圳旅游设立中旅(汕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由深圳旅游全部出资[70] - 2024年12月26日深圳旅游与亚丁旅发设立中旅亚丁(稻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深圳旅游认缴510万元,占股51%[71] - 2024年7月26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收购7辆二手旅游巴士,总代价998万港元[76] - 红磡维景酒店于2024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77] - 公司完成柏景轩所有房间室内翻新并开始运营[77]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争取2025年完成安巴拉度假村项目设计,启动主体建筑施工,2026年底建成试营业[7] - 公司定位是“一流旅游目的地投资与运营服务商”,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首要经营理念[5] - 公司将加强核心资源和战略性景区掌控,探索IP运营模式[9] - 公司将落实行业领先计划,提升业务竞争能力,保持经营平稳增长[10] - 2025年公司将加强AI赋能,打造新场景应用,构建科技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74] - 客车业务针对“港人北上”调整中山运行线路,加快新能源车辆采购,客船业务实施成本管控,清理低效资产和航线[75] - 公司推进马尔代夫项目,安巴拉岛吹填工作基本完成,进入酒店设计方案完善阶段[77]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予对外客户收入总计460.283亿港元,其中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23.45323亿港元、旅行证件及相关业务3.43908亿港元、酒店业务8.20211亿港元、客运业务10.93388亿港元[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部之间收入总计171.5万港元,其中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93.9万港元、旅行证件及相关业务11万港元、酒店业务43.6万港元、客运业务23万港元[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呈报分部业绩总计4.05973亿港元,其中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1379.1万港元、旅行证件及相关业务1.76028亿港元、酒店业务2.2666亿港元、客运业务 - 1050.6万港元[27] - 2023年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资产为11763705千港元,负债为4425163千港元[28] - 2023年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为474230千港元,业绩为250769千港元[29] - 2023年酒店业务资本性开支为222810千港元,折旧与摊销为96505千港元[28] - 2023年客运业务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及亏损为20068千港元[28] - 2023年可呈报分部合计资产为20789601千港元,负债为5894229千港元[28] - 2023年企业及其他业务分占合营公司溢利及亏损为 - 215千港元[28] - 2024年公司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总体收入23.45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应占利润0.14亿港元,上年应占亏损1亿港元[47] - 2024年主题公园收入5.9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1%;应占利润0.67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5%[50] - 2024年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收入12.41亿港元,较上年增长30%;应占利润0.9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39%[51] - 沙坡头景区2024年收入4.65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5%,应占利润0.42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0%[52] - 德天景区2024年收入2.90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4%;中泸文旅收入2.24亿港元,较上年增长7%[53] - 2024年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4.58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7%,应占亏损1.53亿港元,较上年减少48%[55] - 珠海海泉湾2024年收入2.21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1%;咸阳海泉湾收入较上年减少25%;安吉公司收入较上年减少41%[55] - 旅游景区配套服务收入为0.50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应占利润为100万港元,上年应占亏损为0.47亿港元[56] - 2024年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为3.44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7%,应占利润为1.7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30%[57] - 2024年酒店业务收入为8.20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8%,应占利润为2.27亿港元,较上年增长40%[58] - 港澳六间酒店及一家服务式公寓2024年平均入住率95%,平均房价760港元;北京维景酒店平均入住率81%,平均房价706元人民币[59] - 2024年客运业务收入为10.93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1%,应占亏损为0.11亿港元,上年应占利润为0.2亿港元[61] - 中旅风景收入较上年增长29%,中旅智业收入较上年减少24%,天创公司收入较上年增长11%[56] 公司数字化发展情况 - 2024年公司持续升级数字化平台功能,实现与母公司香港平台CTGO对接,新上线大理、千岛湖目的地平台,所属控股景区全部使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业务一体化运营[73] - 2024年公司上线星途AI创作平台,举办5届AIGC创作大赛,发布星球Space元宇宙空间,获4个奖项,落地5个创新场景[7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7004名雇员[80] 集团财务相关其他情况 - 集团财务以内部现金流及银行贷款作为营运资金,财务状况良好[81] - 集团持有外币资产、借贷和交易,面临外汇风险,未用特定对冲工具[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将约500万港元银行存款(2023年12月31日:6000万港元)及账面价值为5.5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7.05亿港元)的土地及楼宇抵押[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销售合约向客户提供30万港元履约保证(2023年12月31日:30万港元)[86]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附属公司等及重大投资和资本资产未来计划[84][85] 公司合规与治理情况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编制,以港元呈列,数值凑整至最接近的千元[18]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0] - 公司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拟生效后应用[21][22] - 公司经营业务分为旅游景区及相关、旅行证件及相关、酒店、客运业务四个可呈报分部[19][26]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内地房地产转让土增税税率为30% - 60%[37]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单一对外客户销售收入占集团收入总额10%或以上[33]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存在3处偏离[95]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董事2024年均遵守规定准则[96]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2024年全年业绩等事宜[97] 公司公告与信息披露情况 - 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已发布,年报稍后将公布并寄给股东[98] - 公司将在202
香港中旅(003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7:36
财务业绩 - 收入为21.37亿港元,同比增加4.0%[12] - 毛利为6.11亿港元,同比下降18.5%[12] - 經營溢利為1.18億港元,同比下降58.7%[12] - 期間溢利為1.00億港元,同比下降62.7%[12] - 本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溢利為6,323萬港元,同比下降71.8%[12]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1.14港仙,同比下降71.8%[12] - 期间溢利为100,387千港元[13] - 期间其他全面虧損總額為102,321千港元[13] - 期間全面虧損總額為1,934千港元[13] - 本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期間全面虧損為28,818千港元[13] - 非控股權益應佔期間全面收益為26,884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间溢利为2.24亿港元[19] - 期间其他全面虧損總額為3.09億港元[19] - 期間全面虧損總額為4,016萬港元[19] - 集团收入达21.37亿港元,同比增长4.0%[39] - 集团期间溢利为1.00亿港元[3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21.3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6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0.6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2%[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经营业务应占利润为1.6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76] 资产负债情况 - 物業、廠房及設備為9,681,221千港元[15] - 投資物業為3,359,662千港元[15] - 應收貿易款項為245,358千港元[15] - 現金及銀行結餘為2,570,363千港元[15]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总资产为250.12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0.01%[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股東應佔權益為162.77亿港元,較上年底減少0.47%[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現金及銀行結餘、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總額為25.73亿港元,較上年底減少6%[76] -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扣除借款後的淨現金為6.32亿港元,較上年底減少18%[76] - 本集團已將約300萬港元之銀行存款抵押予銀行,以作為取得供應商授予本集團附屬公司之若干信貸額[105] - 本集團已抵押賬面淨值為7.73億港元之若干樓宇,以作為取得供應商授予信貸額之銀行擔保[105] 关联交易 - 從直屬控股公司及同系附屬公司獲得旅遊相關收入156,187千港元[65]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直接控股公司、同系附屬公司及其他關聯人士的相關利息開支(租賃負債)分別為153千港元、111千港元及2,866千港元[66]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應付直接控股公司、同系附屬公司及其他關聯人士的租賃負債分別為5,350千港元、10,837千港元及146,955千港元[66] - 於二零一七年五月,中國旅遊集團向非全資附屬公司沙坡頭提供人民幣30,000,000元借款,借款期限延長至二零二三年五月[69] - 於二零一七年五月,中國旅遊集團向本公司附屬公司安吉提供人民幣39,000,000元借款,借款期限延長至二零三一年五月[69] - 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本公司與中旅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就存款服務、綜合授信服務、委託貸款服務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服務訂立金融服務框架協議,協議期限延長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69] - 於二零二二年十月,本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中旅(集團)向本公司提供人民幣230,000,000元借款,借款期限延長至二零二四年十月[69] - 於二零二三年八月,中旅財務向本公司附屬公司沙坡頭及珠海海泉灣提供人民幣25,000,000元及人民幣400,000,000元借款[69] 购股权计划 - 根据二零二三年購股權計劃,本公司向本集團若干董事及僱員授出最多合共61,404,000股購股權,行使價為1.72港元[113] - 本公司向本集團若干僱員授出最多合共3,980,000股購股權,行使價為1.72港元[113]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根據二零二三年購股權計劃可供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493,335,370股[11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根據二零二三年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總數為60,328,000股[114] - 二零二三年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採納日期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日起計[112] - 購股權的歸屬期由授出日期起至行使期開始為止[114] - 購股權的行使價不得低於本公司股份於授出日期的收市價或緊接授出日期前五個營業日的平均收市價[112] - 承授人須就每次接納授出購股權之要約支付1.00港元[112] - 根據二零二三年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可於董事會決定的期間內行使,有關期間自接納購股權日期開始,並無論如何不遲於其後十年期間之最後一日屆滿[112] - 概無承授人獲授及將獲授之購股權數目超過1%個人限額[115] - 公司于2023年1月27日和2024年1月19日授出购股权,可行使比例分
香港中旅(003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10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核的期间溢利为100,3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9,092千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14港仙,2023年同期为4.05港仙[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695,0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693,713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317,0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20,726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5,012,1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14,439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276,8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4,364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882,2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97,686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6,853,10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62,389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值为25,012,1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14,439千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37,15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前分部经营业绩为198,695千港元,期间溢利为100,387千港元[15][16] - 2024年上半年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酒店业务、客运业务销售对外客户收入分别为1,037,146千港元、180,408千港元、367,805千港元、536,894千港元,收入总计2,136,982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44,86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前分部经营业绩为254,341千港元,期间溢利为269,092千港元[17][19] - 2023年上半年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酒店业务、客运业务销售对外客户收入分别为1,065,846千港元、219,393千港元、315,636千港元、438,982千港元,收入总计2,054,909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扣除税项为 - 93,051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9,111千港元[16][18] - 2024年上半年权益结算购股开支扣除税项为 - 5,53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6,809千港元[15][1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60,621千港元,2023年为55,344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旅游景区及相关收入901,910千港元,2023年为772,882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相关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为73,337千港元,2023年为48,215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人工成本及折旧为729,875千港元,2023年为651,586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财务净收入为20,230千港元,2023年为27,479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64,843千港元,2023年为73,443千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3,230千港元,2023年为224,225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综合收入21.37亿港元,同比增长4%,税前利润1.65亿港元,同比减少52%,股东应占利润0.63亿港元,同比减少72%[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250.12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0.01%,股东应占权益162.77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0.47%[3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总体收入10.37亿港元,同比减少3%,应占利润0.26亿港元,同比减少70%[35] - 2024年上半年主题公园收入2.91亿港元,同比减少7%,应占利润0.3亿港元,同比减少38%[36] - 2024年上半年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收入5.09亿港元,同比增长41%,应占利润0.61亿港元,同比减少6%[37] - 沙坡头景区2024年上半年收入1.41亿港元,同比增长17%,德天景区收入1.59亿港元,同比增长39%[37] - 中瀘文旅2024年上半年收入0.9亿港元,同比减少10%,中旅泸沽湖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6%[37] - 千岛湖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0.3亿港元,云南公司上半年收入0.52亿港元[37] - 公司联营公司开元森泊2024年上半年录得分占利润400万港元[37] - 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2.19亿港元,同比减少41%,应占亏损0.68亿港元,同比增加423%[38] - 旅游景区配套服务收入0.18亿港元,同比减少0.4%,应占利润300万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1400万港元[38] - 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1.8亿港元,同比减少18%,应占利润0.94亿港元,同比减少18%[39] - 酒店业务收入3.68亿港元,同比增长16%,应占利润0.82亿港元,同比增长19%[40] - 港澳五间酒店(不含红磡维景酒店)2024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94.42%,2023年上半年为95.05%,平均房价693.66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52.70港元[41] - 北京维景酒店2024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76.17%,2023年上半年为78.20%,平均房价716.57元,2023年上半年为660.31元[41] - 客运业务收入5.37亿港元,同比增长22%,应占利润600万港元,同比减少10%[42]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经营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酒店业务、客运业务[10] - 公司经营业务分为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酒店业务、客运业务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4] 财务准则影响 - 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13] 履约义务 - 2024年6月30日,无根据现有合约分配至余下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总额[21] 每股盈利计算 - 计算每股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5,536,633,709股[30] 股息分配 - 2024年上半年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与2023年相同[28] - 董事会宣布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股息分派率为132%[34] - 董事会决议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与2023年相同[60] - 中期股息预计于2024年10月15日派付[60] 业务发展举措 - 世界之窗暑期推出新产品侏罗纪水世界,改造欧风街出口商业[43] - 锦绣中华计划提升凤凰广场演艺,引入《梦华录》IP打造沉浸式新文娱街区[43] - 公司以约1600万元出售花山景区51%股权,优化资产组合[43] - 公司与重庆相关方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公司认缴2.2亿元占55%股权[44] - 集团拥有输出管理景区21家,其中5A级7家、4A级7家[45] - 2024年上半年数字化平台自营交易额持续稳步增长,支撑公司在港业务发展[46] - 下半年公司将以科技驱动智慧文旅创新,探索线上业务新模式[46] - 客车业务调整中山运行线路,加快新能源车辆采购;客船业务管控成本,清理低效资产和航线[47] - 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998万港元收购7辆二手旅游巴士[47] - 集团推进马尔代夫项目,安巴拉岛吹填基本完成,进入酒店设计方案完善阶段[48] - 红磡维景酒店2024年1月落成并投入运营[48] - 集团购入的柏景轩消防整改工程有序进行,未来可与湾仔睿景酒店一体化经营[48] - 珠海海泉湾开拓香港市场,安吉公司加强营销,中旅城市“中旅投资大厦项目”有序开发[44]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6963名雇员[53] 资金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馀、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25.74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等为19.40亿港元,负债与权益比率为29%[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将约30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2023年12月31日为6000万港元),抵押账面价值为7.73亿港元的楼宇(2023年12月31日为7.05亿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履行销售合约向客户提供30万港元履约保证(2023年12月31日为30万港元)[57] 贸易款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245,35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540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811,803千港元,2023年为880,596千港元[32] 安全管理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千岛湖、岚岳酒店等新项目开展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测试等[49] 事故情况 - 2024年8月10日德天景区魔毯项目事故致1死60伤,8月22日景区恢复开园[50] 经济预期与风险 - 公司预期香港及内地经济2024年下半年在疫情后缓慢复苏,前景不明朗,企业投资和业务扩展风险取向短期保守[52] 集团策略 - 集团将加强投资、产品、数字化、运营四大核心竞争力,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优化治理机制和体系[49] - 集团以内部现金流及银行贷款作为营运资金,密切监控外汇风险,暂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54][55][57] 薪酬政策 - 集团根据雇员表现等确定酬金,管理层定期评估薪酬政策,向部分雇员发放花红及授出购股权[53] 证券交易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条文,但存在两项偏离情况[58] - 集团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不低于标准守则规定[59]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2024年9月19 - 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1] 财务业绩审阅与报告发布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业绩获审核委员会审阅[62]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中期报告稍后将发布并寄给股东[6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4]
香港中旅(003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6:52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摘要,包括利息保障比率56.17倍、每股盈利4.33港仙、每股股息2.50港仙、股息分派率57.78%等[6] - 公司2023年中期已派发每股1.5港仙中期股息[4] - 公司2023年末期拟派发每股1港仙末期股息[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78倍、速动比率为0.82倍、每股资产净值为2.95港元[6] - 公司2023年平均权益报酬率为1.91%、总资本及债务报酬率为2.76%[6] - 2023年收入为44.94亿港元,同比增长48.3%[7] - 2023年毛利为15.15亿港元,同比增长391.3%[7] - 2023年稅前溢利為7.02億港元,而2022年為稅前虧損6.85億港元[7] - 2023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2.40億港元,而2022年為虧損3.56億港元[7] - 2023年銀行及其他借貸為1.98億港元,較2022年減少3.98億港元[8] - 2023年銀行及其他借貸償還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內和2至5年之間[8] - 集团2023年综合收入为44.94亿港元,较上年增长48%[22] - 股东应佔利润为2.4亿港元,撇除计提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后为4.36亿港元[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4.33港仙,上年股东应佔亏损为3.56亿港元[22] - 集团现金流持续稳定充沛,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63亿港元[2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港仙[23] - 集团经营业绩显著改善,撇除计提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后,股东应佔利润为4.36亿港元[37] - 集团财务状况仍然稳健良好,具有一定的投、融资能力[38] - 集团总资产为250.14亿港元,较上年底增长5%;股东应佔权益为163.54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39]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已抵押定期存款及受限制现金的总额为27.24亿港元,较上年减少3%[39] - 集团二零二三年綜合收入為44.9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48%[40] 主要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旅行证件及相关业务、酒店业务和客运业务[5] - 公司拥有多个主题公园、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等旅游景区资产[5] - 公司拥有香港中旅证件服务有限公司从事旅游证件业务[5] - 公司拥有多家酒店资产,包括旺角维景酒店、灾仔睿景酒店等[5] - 公司持有信德中旅船务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从事客运业务[5] 业务表现 - 旅遊景區及相關業務總體收入為23.04億港元,較上年減少3%[43] - 主題公園收入為6.70億港元,較上年增長233%[44] - 自然人文景區目的地收入為9.56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75%[45] - 沙坡頭景區收入為4.06億港元,較上年增長202%[43] - 德天景區收入為2.5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161%[43] - 休閒度假景區目的地收入為6.29億港元,較上年減少64%[46] - 珠海海泉灣收入為2.48億港元,較上年減少26%[47] - 中瀘文旅收入為2.09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9%[44] - 中旅新疆全面自主運營庫爾德寧景區,實現景區增長[44] - 中旅柏睿收入較上年有所增長,雲杉酒店已於二零二三年八月正式運營[44] - 旅遊證件業務收入為4.7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305%;應佔利潤為2.51億港元,上年應佔虧損為40萬港元[48] - 客運業務收入為9.89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808%;應佔利潤為0.2億港元,上年應佔虧損為1.69億港元[52] - 酒店業務收入為6.9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48%;應佔利潤為1.62億港元,較上年增長827%[52] - 港澳五家酒店平均入住率95%,平均房價748.17港元;北京維景酒店平均入住率82%,平均房價692.38人民幣[54] 新项目及创新 - 沙坡頭景區創新升級「鑽石酒店」已於二零二三年下半年投入運營[55] - 德天景區獲國務院國資委評為「雙百企業」,並計劃建設國家首個跨境旅遊合作區[55] - 世界之窗開通國內首條常態化無人機送餐航線[56] - 珠海海泉灣「帆酒店」已於二零二三年九月開業運營[58] - 中旅暢怡將共同開發上海黃浦江跨江纜車項目[58] - 中旅瀘沽湖繼續推進「瀘沽湖精品度假酒店」建設,並創新模式打通環湖交通旅線[55] - 咸陽海泉灣的「海泉寶貝樂園」已投入運營,並將打造城市休閒度假標杆[59] - 本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探索和實踐獲得多項行業獎項及榮譽[65] - 本公司將AI大模型、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和旅遊場景結合,提升客戶體驗[66] - 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传统旅游业务,打造科技创新应用,进一步驱动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等
香港中旅(003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06:11
公司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公司綜合收入為44.9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48%[1] - 每股基本盈利為4.33港仙,上年股東應佔虧損為3.56億港元[1] - 現金及銀行結餘為26.63億港元,總資產為250.14億港元,負債與資本比率為33%[1] - 公司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1港仙[2] - 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為2.4億港元,上年為虧損3.56億港元[49] - 公司應收貿易款項為183,540千港元,較上年103,665千港元增長77%[51]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底總資產為250.1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5%[54] - 公司股東應佔權益為163.54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54] - 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為27.24億港元,較上年減少3%[54] - 公司應付貿易款項於二零二三年底為880,596千港元,較上年745,001千港元增長18%[5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发行「中旅度假」品牌、研发产品标准化模型等举措,为落实标杆项目赋能[10] - 公司将加快推进增量项目拓展,深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助力香港旅游业转型[11] - 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和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75.5%和114.4%[15] - 公司在2024年一至二月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总收入已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部分景区业绩创历史新高[17] - 公司主要经营旅游景区、旅行证件、酒店和客运业务[22]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3] - 公司首次采纳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9] - 公司各经营分部分别提供旅游景区、旅行证件、酒店和客运服务[32] - 公司提供景区输出管理业务,拥有22家景区,其中7家为5A级,7家为4A级,旗下中旅风景是领先的旅游目的地运营商[86] 旅游业务表现 - 主题公园收入为6.70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33%,应占利润为0.79亿港元[1] - 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收入为9.56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75%,应占利润为1.61亿港元[2] - 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为6.2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64%,应占亏损为2.93亿港元[3] - 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为4.74亿港元,较上年增长305%,应占利润为2.51亿港元[4] - 旅遊景區及相關收入在2023年达到18.55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44] - 财务淨收入在2023年达到5.26亿港元,较2022年略有下降[44] - 二零二三年旅遊景區及相關業務總體收入為23.04億港元,較上年減少3%[57] - 二零二三年旅遊景區及相關業務本年收入為20.11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37%[58]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董事局将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及时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战略和业绩[9] - 公司将加快增量项目推进,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布局,已完成收购马尔代夫安巴拉岛租赁权,推进度假村建设工作[92] - 公司业务范围中市场状况逐步改善,有信心2024年的经营表现和业绩持续改善[110] - 公司将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符合资格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114] - 为确保股东享有末期股息权利,公司将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5]
香港中旅(00308):2024年春节期间旅游景区业务实现收入约1.24亿元,同比增长约46%
智通财经· 2024-02-29 12:2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把握内地旅游市场复苏契机,通过多种措施使旅游景区、酒店及客运业务在2024年春节期间取得强劲运营表现 [1] 各业务表现 旅游景区业务 - 接待游客约108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期间及2019年春节期间分别增长约69%及15% [1] - 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24亿元,较2023年春节期间及2019年春节期间分别增长约46%及14% [1] - 深圳世界之窗等4个景区接待游客量和营业收入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1] 酒店业务 - 旗下港澳5家酒店2024年春节期间营业收入共约1900万港元,较2023年春节期间增长约82% [1] 客运业务 - 接待游客约16.3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期间增长约123% [1] - 实现收入约2386万港元,较2023年春节期间增长约108% [1]
香港中旅(003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7:46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0.5490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8.85326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7.49216亿港元,2022年同期毛亏为1.38215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2.84799亿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亏损为5.07676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3.42535亿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亏损为4.65662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9092亿港元,2022年同期期内亏损为4.62285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05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15港仙[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269,09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亏损462,285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其他全面亏损为309,2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1,677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0,1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33,962千港元大幅收窄[11]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权投资公允值储备净变动(不可拨回),扣除税项为15,717千港元,2022年为1,029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企业时之汇兑差额净额为亏损324,9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72,706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4250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3.64889亿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4.1982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3.06771亿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0.4114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61686亿港元[1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2399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7.95075亿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20.5490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85326亿港元增长132.11%[34][35][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90.92万港元,而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622.85万港元[34][35] - 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0.6584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82818亿港元,同比增长82.88%[34][35] - 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2.19393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4040.1万港元,同比增长442.94%[34][35] - 酒店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3.1563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23131亿港元,同比增长41.45%[34][35] - 客运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4.38982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549.8万港元,同比增长1621.63%[34][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为4821.5万港元,2022年为1.49312亿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人工成本为6.51586亿港元,较2022年的5.89363亿港元有所增加[40] - 2023年上半年财务净收入为2747.9万港元,与2022年的2716.3万港元基本持平[41]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当期税项为2697.3万港元,2022年为554.2万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24225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2.85102亿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添置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5.37925亿港元,2022年为3.88522亿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于损益内确认收益净额2918.2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净额2827.9万港元[49] - 2023年上半年旅游相关收入来自直属控股公司为1.74163亿港元,较2022年的2728.3万港元大幅增加[61]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入20.5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税前利润3.43亿港元,上年同期税前亏损4.66亿港元[72] - 股东应占利润2.24亿港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2.85亿港元,经营业务应占利润2.09亿港元,上年同期经营业务应占亏损2.66亿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236.96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0.28%;股东应占权益161.53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0.28%[72] - 现金及银行结余、理财产品及若干应收贷款等总额29.12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4.1%,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26.84亿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总体收入10.6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应占利润0.86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0.69亿港元[74] - 主题公园业务上半年收入3.1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应占利润0.48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0.43亿港元[73][74] - 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上半年收入3.6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应占利润0.65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0.6亿港元[74] - 沙坡头景区上半年收入1.21亿港元,同比增长351%;德天景区收入1.1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4%;花山景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13%[74] - 2023年上半年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3.73亿港元,同比减少5%,应占亏损0.13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利润0.32亿港元[75] - 2023年上半年旅游证件及相关业务收入2.19亿港元,同比增长443%,应占利润1.14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2700万港元[77] - 2023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收入3.16亿港元,同比增长41%,应占利润0.69亿港元,同比增长1033%[78] - 2023年上半年客运业务收入4.39亿港元,同比增长1622%,应占利润0.06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亏损1亿港元[80] - 珠海海泉湾收入1.6亿港元,同比增长75%,其中房地产销售收入1.03亿港元[75] - 中泸文旅上半年收入1亿港元,同比增长179%[75] - 咸阳海泉湾收入同比减少84%,主要因房地产销售收入大幅减少[75] - 安吉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62%,通过提高平均房价增加整体收入[75] - 旅游景区配套服务收入0.18亿港元,同比增长6%,应占亏损0.14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利润400万港元[75] - 中旅智业收入同比增长101%,中旅风景收入同比减少18%[76] 股息分配 - 公司将于2023年10月17日每股派發1.5港仙[5] - 董事会建议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2022年无[44] - 董事会宣布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股息分派率为37%[72] - 董事会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将于2023年10月17日或前后派付[112]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20日至9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厘定享有中期股息资格[113] - 为获派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2023年9月19日下午4时30分送达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113] 股权与股份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发行股数为55.36633709亿股[4] - 2023年1月27日公司向若干董事及僱員授出購股權以每股1.72港元認購最多6140.4萬股本公司普通股[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5931.6萬份購股權尚未行使,行使價1.72港元[68] - 期內根據2023年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公允值為4461.7萬港元,已確認680.9萬港元支出[70] - 若未行使購股權全部行使,公司將額外發行5931.6萬股普通股,產生約1.02024億港元額外股本[70] - 2023年6月30日,冯刚先生在公司相关股份权益16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3%[97] - 2023年6月30日,李鹏宇先生在公司相关股份权益126.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2%[97] - 2023年1月20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2023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计划授权可供授出购股数为494,347,370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为553,663,37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10%[99] - 2023年1月27日,公司按行使价1.72港元向若干董事及雇员授出最多61,404,000股普通股购股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总数61,404,000股,注销2,088,000股,结余59,316,000股[101] - 2023年1月27日授出购股的公允值为44,617,000港元[102] - 2023年1月27日授出的购股分三批行使,比例分别为33%、33%、34%[103] - 期内根据所有计划授出购股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数除以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1.07%[103] - 购股期权归属绩效目标:2023 - 2025年投入资本回报率分别不低于1.0%、1.5%、2.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3 - 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各年完成EVA考核目标且ΔEVA大于0[104] - 购股期权归属比例取决于个人考核结果,优秀及良好为100%,称职为90%,基本称职为60%,不称职为0%[105] - 2023年6月30日,中国旅游集团和中旅(集团)持股33.85亿股,占比61.15%;香港新旅投资有限公司和CTS Asset Management (I) Limited持股11.36亿股,占比20.52%[107] - 吴强同意豁免208.8万份购股期权,自2023年4月5日起生效[110]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428,58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869,417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267,710千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893,910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5,728,38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85,714千港元略有下降[1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以成本或摊销成本入账之金融资产及负债之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若[32]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期末值为25.57699亿港元,较2022年末的25.52662亿港元略有增加[4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47449亿港元,较2022年末的1.03665亿港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676.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4.9万港元有所减少[51] - 2023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资产为994.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74.8万港元下降[5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为26.8405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97976亿港元减少[5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7.1720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5001亿港元减少[5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6.4617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4913亿港元略有减少,年利率为0%至4.75% [55] - 2023年6月30日抵押楼宇为3.1487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1924亿港元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3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8] - 2023年6月
香港中旅(00308)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6 0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总收入达20.55亿港币,同比增长132% [1][2] - 经营性应战利润和股东应战利润实现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2][3] - 总资产和股东应战权益小幅波动0.3% [3] - 资金结余29.12亿,同比下降4.1%,主要用于新项目投资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旅游景区业务收入10.66亿,同比增长近一倍 [7][10] - 旅游证件业务收入2.19亿,同比增长大幅增长 [7][23] - 酒店业务收入3.16亿,同比增长 [7][23] - 客运业务收入4.39亿,同比大幅增长 [7][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主题公园业务收入3.13亿,同比增长近200% [10][23][24] - 自然人文景区业务收入3.6亿,同比大幅增长 [10][25][26] - 休闲度假业务收入基本持平,受地产因素影响 [10][26] - 港澳酒店业务逐步恢复,7月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 [7][27] - 跨境客运业务恢复到2019年的50%左右 [27][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自然人文景区和城市周边休闲度假两大产品线,立足香港拓展内地和海外 [53][54] - 持续提升投资、产品、运营和数字化四大核心能力,坚持高品质小众发展 [53][54][55] - 加大轻资产拓展和管理输出,储备优质项目,提升资产回报 [12][13][41][42] - 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公司有信心在下半年保持稳定增长 [5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上半年公司抓住疫后旅游复苏机遇,多个景区创历史新高 [1][2][7] - 下半年将继续推出特色精品产品,提升运营效率和数字化能力 [54][55] -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下半年收入将超过2019年水平 [56] - 关注到旅游需求可能出现分化,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 [5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Lydia提问** - 对明年旅游增长态势的判断 [28][31] - 新项目的回报期预期 [30] **冯光回答** - 公司聚焦两大业务线和两大产品线,自然人文景区和休闲度假表现强劲 [30][31] - 新项目将采取轻重并举的投资策略,发挥公司能力优势 [41][42] 问题2 **Seagram Capital提问** - 地产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34][35] - 证件业务未来预期 [36] - 是否考虑特别股息 [36] **张道荣回答** - 地产业务将逐步减弱,聚焦休闲度假目的地 [34][35] - 证件业务恢复后将趋于平稳 [36] - 公司将考虑股东利益和长期发展,暂时偏向保留资金投资 [36] 问题3 **中金公司提问** - 未来投资并购计划和规模 [39][40] - 大额资本性支出和未来三年计划 [39] - 中旅度假品牌的发展计划 [42][43] **冯光回答** - 未来投资并购将保持10-20亿规模,注重提升公司能力 [39] - 将采取轻重并举的投资策略,发挥公司自身优势 [41][42][43] - 中旅度假将成为公司轻资产发展平台,丰富高端度假产品线 [42][43]
香港中旅(0030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2:12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达到 2,054,909 千港元,同比增长 132.1%[2]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 284,799 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2]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溢利为 269,092 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 4.05 港仙[3]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全面虧損總額为 40,159 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4]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 - 公司短期股息为每股1.5港仙,中期股息将于十月十七日派发[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20.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30] - 公司业务范围中的市场状况逐步改善,有信心下半年的经营表现和业绩继续改善[75] -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银行结余26.84亿港元[78] 业务范围 - 本公司主要经营旅游景区、旅游证件、酒店和客运业务[7] - 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分部在中国大陆经营主题公园、景区、索道系统等[14] - 酒店业务分部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大陆提供酒店住宿及餐饮服务[14] - 客运业务分部提供往来香港、澳门及中国大陆的跨境个人客运服务[14] 业务拓展与创新 - 信德中旅将积极开拓市场,快速恢复业务增长,深度参与本地业务,打造大湾区旅游交通平台[53] - 世界之窗开通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送餐航线,最快五分钟送达,获得普遍好评[55] - 沙坡头景区推进新型度假模式,打造沙漠高奢住宿产品标杆,推动线下业务线上化和精细化运营[56] - 中旅桃花源将开发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桃喜探索营项目,整合开发其他优质旅游资源,聚焦亲子客群,打造优质项目[57] - 中旅暢怡与上海置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上海黄浦江跨江缆车项目,具有较高战略意义和影响力[58] - 珠海海泉灣持續通過存量改造升級和增量地產開發來擦亮「海泉灣」品牌,目標是豐富海泉灣產品數量,挖掘海泉灣文化特色[59] 风险管理与展望 - 公司将继续监察全球经济及金融环境,加强安全风险排查,推动新技术应用[74] - 公司将继续维持高标准的企业治理水平以保障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士权益[86] - 公司展望中指出,中国经济于今年初开始反弹,并在第二季持续向好[7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72] - 香港疫情防控政策逐渐放松,整体经济稳步复苏,出入境人次不断攀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