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钾缓释片

搜索文档
苑东生物(688513):2024&2025Q1业绩点评:麻醉管线持续迭代,创新+国际化驱动增长
浙商证券· 2025-05-26 2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7][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在麻醉镇痛领域持续发力,多个高壁垒麻醉镇痛产品获批及报产,存量品种市占率领先,新品有望逐步放量,持续看好苑东生物在麻醉镇痛等壁垒品种立项、制剂国际化、创新加速转型的进展[10] 成长能力 - 2024年公司化学制剂收入10.77亿元,YOY+22.25%;化学原料药收入1.21亿元,YOY+28.65%;CMO/CDMO收入0.65亿元,YOY+111.59%;技术服务及转让收入0.63亿元,YOY - 42.81%。新产品放量、国际化业务拓展及创新药研发突破有望提供未来增长动能[2] - 2024年公司13个制剂产品国内获批上市,2025年力争完成不少于10个仿制药产品获批上市,不低于10个新产品申报上市,新获批品种有望带来业绩弹性[2] -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于2024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并发货,仿制药EP - 0160I和单剂量纳洛酮鼻喷剂分别于2024年6月和9月提交ANDA申请,制剂国际化成效初显[3] - 截止2024年,公司已上市麻醉镇痛及相关领域产品16个,在研20余个,存量品种市占率较高,上市新品空间大、格局好,在研改良新药及创新药望成未来增量[4] - 公司加快由仿到创转型,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创新药投入占比近30%,多个小分子创新药和ADC创新药有进展,参股公司首款分子胶产品开展一期临床研究[5]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74.93%,同比降5.08pct,核心化学制剂业务毛利率81.42%,同比升0.94pct,扣非后销售净利率12.95%,同比降1.16pct;费用率优化,预计2025年整体毛利率改善,销售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50亿元,YOY+20.82%;归母净利润2.38亿元,YOY+5.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5亿元,YOY+10.90%。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YOY+13.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YOY+22.87%[10] - 2025Q1公司营收3.06亿元,YOY - 2.97%;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 - 19.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6亿元,YOY - 10.79%。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YOY - 9.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YOY+3.13%[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56/1.83/2.19元/股,2025年5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22倍,维持“增持”评级[12]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50|1527|1811|2170| |(+/-) (%)|20.8%|13.1%|18.6%|1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8|276|323|387| |(+/-) (%)|5.1%|15.7%|17.2%|19.7%| |每股收益(元)|1.35|1.56|1.83|2.19| |P/E|25.7|22.2|19.0|15.8|[13]
苑东生物去年营收超13亿元 新上市制剂产品持续贡献增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19:5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0.82%,创历史新高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5.15%,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增速达13.47%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3元(含税) [1] 业务板块增长 - 制剂板块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22.25% [1] - 原料药板块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8.65% [1] - CMO/CDMO业务收入6520.16万元,同比增长111.59% [1] 产品研发与注册 - 2024年新提交18个制剂产品注册申请,新获得13个制剂产品批准上市 [2] -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磷酸芦可替尼片为国内首仿,枸橼酸钾缓释片为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2] - 麻醉镇痛领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获批上市 [2] 国际化进展 - 盐酸尼卡地平原料药获得FDA批准,阿瑞匹坦原料药获得欧盟CEP批准 [2] - 马罗匹坦游离碱完成欧洲24国DCP程序注册及英国注册并获批 [2] -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实现首次美国市场发货,商业化突破 [2]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国际化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鼻喷剂及预充针车间建成并完成工艺验证 [3] - 高活性口服液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 [3] - 公司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二级认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 [3] 研发投入与创新转型 - 2024年研发投入2.88亿元,同比增长16.88%,其中新药研发投入8268.14万元,占比近三成 [3] - 超过10个1类新药处于研发进程中 [3] - 公司加快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3] 行业专家观点 - 研发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3] - 公司聚焦麻醉镇痛细分赛道,在高度专业化领域深耕多年形成壁垒 [4] - 覆盖从原料药到制剂、化学药到生物药的全产业链平台为国际化提供支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