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盐边县支行 支持桑椹产业向深加工领域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5 21:41
盐边县桑椹产业发展概况 - 盐边县构建涵盖鲜果冻干、果汁果酒、日用百货、生物制药等多条生产线的产业体系[1] - 当地海拔1200米至1800米,土壤富含有机质,赋予桑椹糖分充足、果香浓郁且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的特质[1] - 盐边县桑椹种植规模达15万亩,被誉为"中国果桑之乡"[1] 邮储银行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盐边县支行将双龙村建成信用村,授信余额达2000余万元[2] - 针对桑椹种植销售周期推出"产业贷",2023年1-4月向桑椹种植行业投放资金1500余万元[2] - 向中丝天成发放500万元"科创信用贷",支持企业生产线改造及桑枝食用菌研发[3] - 协助企业申请四川省科技厅贴息政策,使融资成本下降103个基点[3] 产业链发展 - 建设40余座现代化冷冻库集群,构建"冷链保护网"解决鲜果"朝采暮暮腐"难题[2] - 形成循环经济模式:桑果制成干品、酒饮、浓缩汁,桑叶制成养生茶,桑枝培育食用菌[2] - 鼎峰家庭农场采用-30℃速冻技术,产品附加值提升15倍,年消化鲜果2万吨[2] - 中丝天成优选"云桑二号"桑树品种,推动产业从传统种桑养蚕向现代生物科技跨越[3] 企业案例 - 种植户明祖辉在邮储银行16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下,种植规模从5亩扩大至15亩[1] - 鼎峰家庭农场年产值超8000万元,带动60余个就业岗位[2] - 中丝天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3]
施足“金融肥”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6-12 09:44
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 -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如建设银行提供6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岚皋县宏大猕猴桃园缓解资金周转困难[2] - 金融支持带动农户增收,宏大猕猴桃园向宏大村提供土地流转金约40万元,带动60余户农户增收,年发放工资约30万元[2] - 科技赋能提升生产效率,建行捐赠90万元援建智慧农业系统使猕猴桃每亩生产成本降低100多元,商品果率增长约10%[3] 牡丹产业价值链延伸 - 菏泽牡丹产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农行向种植户刘玉坤发放160万元贷款支持其基地扩展至700余亩[4] - 农行累计向龙池牡丹实业发放1400万元贷款,企业实现1000亩自有油用牡丹基地稳定经营,与农户签订10万亩种植协议[5][6] - 农行菏泽分行特色产业贷款余额达16.2亿元,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6] 桑椹产业深加工转型 - 邮储银行向盐边县桑椹种植户明祖辉提供16万元信用贷款,使其种植规模从5亩扩大至15亩,产量翻两番[7] - 邮储银行前4个月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当地桑椹种植,建成40余座冷冻库集群构建冷链保护网[7] - 鼎锋家庭农场通过邮储银行200万元"产业贷"建成完整深加工体系,年消化鲜果2万吨,带动60多个就业岗位[8] 产业融合与循环经济 - 金融机构推动猕猴桃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促成宏大猕猴桃园与澳大利亚农业集团合作意向[3] - 桑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模式,桑果加工为干品、酒饮、浓缩汁,桑叶制茶,桑枝培育食用菌,实现"一桑多用"[8] - 桑蚕丝加工为蚕丝被,废弃桑枝培育食用菌,桑叶转化为医用级可降解缝合线,提升全产业链价值[8]
儿童、孕产妇、老人食养方面要注意“因人施膳”
人民网· 2025-05-15 18:26
中医药膳养生专题 核心观点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强调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因人施膳" [1] - 中医药膳需结合不同人群的脏腑气血特点进行个性化调理,涉及补益肺气、健脾消食、补肝肾等方向 [1][2] 儿童药膳要点 - 儿童体质特点为"肺常不足、脾虚、心肝有余",易出现感冒、鼻炎、哮喘等症状,建议用五指毛桃、太子参、党参补益肺气 [1] - 夏季儿童因冷饮导致腹泻可用陈皮、生姜煮水温中祛寒 心火肝火旺盛时可搭配麦芽、灯芯花、莲子芯平肝疏肝 [1] 孕产妇药膳要点 - 孕妇气血偏弱易疲倦,推荐党参、桑椹子、龙眼肉补气血 脾胃调理可用砂仁、白术、陈皮煮汤助安胎 [2] - 产妇月子期可用益母草、当归、桃仁促进恶露排出 驱寒养血推荐黄酒、米酒、猪脚姜 [2] 老年人药膳要点 - 老年人常见腰腿酸痛、夜尿多,建议用党参、芡实、巴戟天、牛大力健脾补肝肾 易上火者加沙参养阴润燥 [2] - 积食人群可添加麦芽实现"补而不滞" 药膳需兼顾"补而不燥"原则 [2]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漫步,满目皆绿。一阵微风掠过,桑叶和桑椹在枝头轻轻摇 晃,几个果农正在树下忙着施肥。 西闫庙村不远处,是德百温泉旅游小镇,镇里有5000余株古桑树。"在建设小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 循'保住珍稀古树,保留历史痕迹'的原则,对设计图纸进行了10余次修改。"德百温泉旅游小镇总经理 张春雨介绍,"最初的图纸设计主城门进深比较大,但为了保护建筑南北侧的古树,最终的施工方案避 开了它们;有3棵古树所在地势较低,为了防涝,特地在此设计了一个土坡,并种草修桥加以装饰。" 小镇里有300多棵古桑树挂有木质牌子,上面是认养单位或认养人的名字、电话。通过定期管护古桑 树,认养单位、认养人能获赠新鲜桑椹和深加工产品。 百姓爱树护树,古树也以生态价值"反哺"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古桑树群资源,夏津县研发出古桑茶、桑椹干等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 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桑类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传统加工作坊40余家,桑产业 综合开发年产值达10亿元。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343.4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1.8亿元。 "天气转暖,来骑行和露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