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产品
搜索文档
思瑞浦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5.31亿行业排11,净利润1.26亿行业排8,券商维持“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23日,于2020年9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模拟芯片头部厂商,专注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模拟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中盘、基金重仓、专精特新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5.31亿元,在行业34家公司中排名第11,高于行业平均数11.35亿元和中位数6.0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26亿元,行业排名第8,远高于行业平均数2965.8万元和中位数1012.57万元 [2] - 单季度营收已连续6个季度环比增长,25Q3营收环比增长10.29% [6][7]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3.72%,低于行业平均的16.92%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6.46%,高于行业平均的36.44% [3] - 25Q3毛利率超40%,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同比增长323.69% [7]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81万,较上期增加57.2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321.19股,较上期减少36.4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224.00万股 [5] 业务亮点与增长动力 - 工业、汽车、通信及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需求复苏,国产化进展顺利,驱动公司全面增长 [6][7] - 公司深耕工业、通信市场,技术积累深厚,受益于服务器、光模块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 [6][7] - 整合创芯微进展顺利,并购融合成效显著,注重研发人效,利润弹性逐步兑现 [6][7] 券商观点与业绩预测 -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上调公司25-27年收入预测至21.3/27.8/35.1亿元,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8/3.57/5.42亿元,基于11X 2026年PS给予目标价221.67元 [6] - 华创证券维持推荐评级,调整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98/3.12/4.26亿元 [7]
思瑞浦: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2
本次可转债概况 - 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向交易对方发行3,833,893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购买相关资产 [2] - 债券简称"思瑞定债",代码118500,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方式,计息起始日为发行首日 [3] - 初始转股价格为158元/股,存续期间若发生派息、送股等事项将按公式调整转股价格 [3][9] - 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日止,截至2024年末尚未有转股 [16] 可转债特殊条款 - 强制转股条款:若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20日收盘价≥转股价125%,公司可启动强制转股程序 [6] - 向上修正条款:若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20日收盘价≥转股价150%,公司有权将转股价上调至130% [5] - 赎回条款:未转股余额不足1,000万元时,公司可按面值加应计利息赎回全部或部分债券 [6] 限售安排 - 交易对方通过可转债取得的股份及转股后股份需锁定12个月,且需满足业绩承诺期(2024-2026年)及补偿义务履行完毕双重条件 [7][8] - 限售期间获得的红股、转增股本等同样适用限售规定,若与监管要求冲突将按监管意见调整 [8][9]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年营业收入12.20亿元(+11.5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主因毛利率下降3.59个百分点至48.19%及研发费用增加 [9] - 信号链芯片收入2.44亿元(+11.89%),电源管理芯片收入9.76亿元(+11.41%),两者毛利率分别下降1.76和4.07个百分点 [9][10] - 总资产62.01亿元(+4.96%),货币资金及理财余额36.88亿元,资产负债结构稳健 [9][10] 资产收购进展 - 2024年10月完成收购创芯微100%股权,交易对方以股权作价出资的可转债已完成工商变更及中登公司登记 [13][14] - 验资报告确认资产过户有效,新增3,833,893张可转债于2024年11月4日完成登记托管 [14]
思瑞浦: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20:1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0,0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314,2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168,453,425.35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145,746,574.65元,资金于2020年9月15日到位[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12,044,399股,募集资金净额为1,781,656,587.99元,资金于2023年10月23日到位[2] - 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监管银行签订三方或四方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为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85,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5,000万元,项目已结项[3] - 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超募资金投资136,317.22万元[3] -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用于高集成度模拟前端及数模混合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原计划投入375,953.25万元,调整后投入178,165.66万元[4][6]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的原因 - 人员薪酬支付需通过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办理,不符合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的要求[6] - 税金、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等需通过指定银行托收方式支付,无法通过多个账户支付[6] - 设备、材料等采取批量统一采购策略,以自有资金先行支付更符合公司利益[7] - 房屋租赁费、日常办公费等费用发生频繁且零碎,以自有资金支付便于管理[7] - 外币支付时,由外汇账户先行支付有利于降低财务成本[7] 操作流程 - 财务部门每月编制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款项明细表,经审批后定期从募集资金专户等额置换[8] - 建立自有资金置换募集资金款项台账,记录交易时间、金额、账户等,并定期通知保荐代表人[8] -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对置换情况进行持续监督,有权检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8]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并等额置换的议案,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9]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履行了必要审批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9] - 保荐人认为该事项已履行必要决策程序,无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程序合法合规[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