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RC)
icon
搜索文档
滴灌投资闯关港股IPO,创始人李小加回应四个市场疑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5:32
滴灌通上市申请及运营模式 - 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由前港交所CEO李小加创立 专注于基于现金流的投融资服务 [1] - 公司运营模式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李小加召开媒体会回应核心问题 [1] - 滴灌通3 0阶段将组织第三方资金 发挥转换器功能 [3] - 公司计划通过港交所平台扩大市场认知 募集更多国际资本 [5] "非股非债"产品特性 - 滴灌通核心产品为DRC(每日收入分成合约) 属于"非股非债"投资工具 [2] - 产品形式类似债权 实质风险定价类似股权 采用YITO机制("收益到 期限到") [2] - 投资者收益通过企业现金流分配实现 无刚性兑付保障 [2] - 累计收益达标后投资终止 无现金流时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2] 滴灌通3 0阶段战略 - 3 0阶段重点是将非标准化的小微企业融资项目标准化 [3] - 通过打包非标准现金流形成资产组合并进行证券化处理 [3] - 2022年创立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MCEX) [3] - MCEX数字化运营系统"滴灌之星"包含RBO SPV SPAC ETF RBU五大核心元素 [3] - 这些数字化投融资载体不同于传统公司法证券法下的实体 [5] 商业模式核心优势 - 三大"核心武器":现金权产品 投资伙伴网络 AI协作生态系统 [5] - "巴士体系"比喻:经济实体为乘客 投资伙伴为司机 滴灌投资为所有者 [6] - AI技术帮助实现非标准化现金权投资机会的高效撮合 [6][7] - "滴灌之星"提供登记注册 交易执行 结算及信息披露等数字化服务 [7] 投资回报表现 - 截至2024年7月 MCLF规模1 6亿美元 MCLFF规模1 58亿美元 [8] - MCLF基金年化回报率从2022年18 11%降至2024年0 51% 下滑97 18% [8] - 各类别产品2024年1-7月实际回报均为负值(Class A -0 75% Class C -0 88%等) [9] - 公司解释2024年回报下滑因MCLF基金已停止投资并实现LP退出 [10] - 2022-2023年疫情期间表现证明小微金融的韧性 [10]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 - 李小加认为小微企业虽受经济环境影响 但并非全部无法正常运转 [11] - 以面馆为例说明消费降级时客户会逐层下滑但敏感性逐步降低 [10] - 分散 高频回款 高频复投 动态组合构建可实现与经济周期无关的回报 [10]
罕见!成立1个月就IPO,创始人是港交所前CEO李小加,自称“不差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1:24
高管背景与上市方式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唯一执行董事李小加曾担任摩根大通中国区CEO、港交所CEO,具有显赫的高管背景 [1] - 公司罕见采用港交所《上市规则》第21章申请发行股份并上市,港股市场已逾10年未有公司通过该方式上市 [1][6] - 李小加表示"21章"是滴灌投资上市最好的工具体系,其分散投资的理念与滴灌通非常匹配 [6][7] 商业模式与争议 - 李小加首创"非股非债"的投资模式——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RC),曾被质疑为"高利贷"、"升级版P2P" [1] - 2022年8月到12月,滴灌通自有资金建立的基金产品MCLF年化回报率最高可达27.17%,2023年稳定在8%以上 [14] - 2024年开始收益率下行甚至出现亏损,主要由于经营模式转变收缩了自有资金投资规模 [15][17] 融资与发展阶段 - 滴灌通三轮融资规模累计达到5.7亿美元,前期使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累计44亿元,已收回约20亿元 [10] - 李小加将滴灌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用自有资金试点,2.0阶段形成标准并开放市场,3.0阶段通过上市扩大国际资本募集 [12] - 滴灌投资上市标志着滴灌通3.0阶段开始,也标志着"现金权"投资范式跨入新阶段 [2] 市场定位与战略 - 滴灌投资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滴灌通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连接器",将机构资金引入滴灌通运营的澳交所 [7] - 滴灌通将成为一个"转换器",通过现金收入分成模式将实体经济非标准化融资机会转换为金融系统能看懂的标准化产品 [18] - 李小加希望借助港交所成熟平台扩大市场认知,募集更多国际资本间接投资现金流资产 [12]
李小加“资本再创业”,能否解开21章上市困局?
金融界· 2025-06-19 19:09
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上市申请 - 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21章申请上市,专注于现金流投资,引入"现金权"(CCO)这一新型投资权益 [1] - 募集资金将投向债券、股权及现金权等资产类别,与其他专业投资者共同参与各行业投资 [1] 21章公司背景与特点 - 21章公司是港交所为专业投资机构设立的上市类别,无需满足传统盈利或市值要求,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 [2] - 投资范围包括股票、期权、期货、贵金属等,但需遵守分散投资原则(单一资产≤20%净资产,单一被投公司权益≤30%) [2] - 当前港交所共有21家21章公司,招商局中国基金市值最高,但整体流动性较差 [3] - 2011年后无新增21章公司上市,2019年起被排除在恒生指数及互联互通机制外 [3] 滴灌通业务模式与关联性 - 滴灌通由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创办,采用DRC(每日收入分成合约)模式投资小微企业,不占股权但分享每日营收 [5][6] - 2023年设立滴灌通澳交所,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7亿美元 [6] - 本次上市主体为开曼新设公司,通过21章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及运营,与滴灌通集团形成管理合作关系 [1][6] 市场影响与挑战 - 21章公司历史流动性困境及监管趋严可能对滴灌投资上市形成挑战 [3][7] - "现金权"资产需平衡小微企业现金流波动与投资者收益预期,其可持续性将决定长期价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