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芯片

搜索文档
专访 ||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以创新、质量与安全打造“中国芯”的金字招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1:51
行业趋势 - 智能驾驶行业正从技术狂飙转向安全理性的发展路径,政策监管持续加码推动安全意识觉醒 [1] - 产业链存在"重智能轻安全"现象,主动安全功能常被忽视,行业需回归安全性第一原则 [4] - 政策强监管(如AEB法规)和用户高期待推动毫米波雷达需求刚性增长,倒逼芯片性能跃升 [5] 公司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款符合IEEE 802.15.4ab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芯片Dubhe系列,创新引入MMS模式和2T4R雷达架构 [9][10] - 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从40nm到22nm工艺跨越,通道数从4T4R升级至8T8R,推出Andes Premium成像雷达方案 [4][5] - 通过RoP®封装技术实现性能与成本平衡,Alps-Pro方案获国内外主流车厂定点 [5] 市场表现与战略 - 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1900万颗,覆盖国内30个车企300款车型,2025年单年出货目标1600万颗 [8] - 国内市占率有望突破1/3,同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8] - 将UWB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填补国内车规级UWB芯片空白 [9] 核心竞争力 - 形成车规级无线SoC开发、数模混合芯片量产、"me-first"创新文化等四大核心能力 [8] - 中国首家获ASIL B功能安全认证的半导体企业,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成熟度达ASPICE level-3 [6][7] - 构建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的"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显著降低故障风险 [6] 产品应用场景 - 毫米波雷达方案覆盖高阶智驾(如AEB)到舱内安全全场景 [5] - UWB芯片支持脚踢感应、舱内儿童遗留检测、入侵检测等多功能集成 [10] - 22nm工艺显著降低功耗,适配长待机功能需求 [10]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单车芯片价值有望从燃油车时代不足500美金跃升至1500美金以上 [8] - 参与IEEE 802.15标准制定,推动技术从领先到标准制定的跃迁 [9][10] -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车规级无线感知与通信半导体企业 [10]
攻下毫米波雷达后,加特兰杀入UWB赛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6-10 17:52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市场表现 - 自2019年发布业界首颗四发四收SoC以来累计出货超过1900万颗毫米波雷达芯片,其中四发四收SoC出货量达1200万颗[1] - 2024年芯片出货量预计达1600万颗,较2023年600万颗增长超两倍,中国市场份额从20%跃升至33%[1] - 已与国内30个车企品牌合作,300多款车型搭载产品,并进入欧洲主流零部件企业雷达平台及豪华品牌ADAS雷达定点[2] 技术创新优势 - 在CMOS工艺上实现从40纳米到22纳米突破,率先推出四发四收和六发六收架构[3] - 通过AiP到RoP封装技术革新提升天线性能,系统算法覆盖从单片4D雷达到多片成像雷达完整解决方案[3] - 专用处理器从基带加速器BBA升级至雷达信号处理器RSP,无需DSP即可完成复杂信号处理[3] - 在4个工程领域积累超600件专利,部分进入欧美日韩市场[3] 质量与安全体系 - 车规级芯片研发体系获TISAX AL3认证,软件测试整数度达Level-4水平[4] - 成为中国首家通过ASIL B完整产品认证的半导体企业,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融合成熟度达Level-3[5] - 2024年为15家零部件企业和车企提供20个功能安全项目支持[5] - 自研网络安全IP CalShield支持EVITA-FULL等级,参与国家相关标准制定[5] 三大产品线布局 - ADAS单片雷达:Alps-Pro RoP方案采用3D波导天线技术,已获国内外Tier1及主机厂定点[11][12] - 成像雷达:Andes Premium 8T8R方案采用双SoC级联架构,探测距离350米,点云密度提升50%至3000点/帧[12][13] - 舱内雷达:Lancang AiP采用36通道设计,水平覆盖±75度,功耗低至20毫瓦(4Hz频率下)[13][14] UWB领域拓展 - 推出全球首款支持IEEE 802.15.4ab标准的车规UWB芯片"Dubhe",测距能力达400米[19] - 集成2发4收雷达架构,支持数字钥匙/舱内活体检测等多功能复用[19] - 组建超百人专职团队,在IEEE 802.15组织拥有5位投票成员,贡献两项标准专利[17][21] - 目标市场涵盖汽车数字钥匙、智能家居及无接触支付等领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