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全

搜索文档
领跑万亿赛道,德赛电池全球首发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并与7大客户签约!
金投网· 2025-08-07 15: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储能火灾高达80余起,安全问题成为行业重大隐患 [1] - 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3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99.58 GWh,同比增长150.62% [2]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56.7%,推动"光伏+储能"需求激增 [2] 公司技术突破 - 推出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的转变 [5][6] - 通过新型温压一体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电芯内部压力及温度变化 [6][8] - 开发电解质耐受的新型传感器,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 [8] - 测试显示AI电芯能提前30天预警析锂、微短路等内部风险 [13] - 电芯循环寿命最高提升15% [13] 产品与认证进展 - 100Ah、280Ah和314Ah三款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强制性国标测评 [13] - 测试中心获CNAS国际认可,检测报告获全球100多国互认 [13] - 推出锂电UPS系统LPC2.0,数据中心用电成本高峰时段减少79% [15] - 发布86Ah高倍率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 [14][17] 市场合作与订单 - 与罗马尼亚Voltika签署1GWh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意向采购协议 [15][16] - 同7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渠道资源 [15] - 源网荷储方案实现能源成本与环境效益双重突破 [15] 行业政策与战略 - 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 [20] - 公司提出"本地合规、全球互认"的安全新范式 [4] - 构建"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全链路防护架构 [13]
改款智界R7亮相!智驾升级增配置,剑指Model Y?
电动车公社· 2025-07-21 23:26
品牌焕新与产品升级 - 智界发布全新六边形车标,采用镍合金材质和微米级电铸工艺,设计源于"LUXEED"的X四向留白,象征探索未知[1][2] - 改款智界R7登陆工信部,外观、智驾硬件、配置和舒适性全面升级,车身长度扩展至4956mm/4982mm,高度扩展至1649mm/1650mm[4][5] - 新车提供多样化选装配置,包括后视镜样式、轮毂、前后保样式、尾翼、摄像头等,储能装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由江苏时代新能源提供[5] 智能化与安全性能提升 - 智界R7智驾硬件与问界M8看齐,增加4D毫米波雷达和后向固态激光雷达,提升悬空障碍物探测能力(垂向3米、横向10米)和后向追尾预警距离(夜间增加70%)[7][8][10] - 软件升级至华为ADS 4,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辅助驾驶和泊车代驾功能,现款车型也将同步更新[13][17] - 改款后拥有30万以内最强的智能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能力,符合市场智能化趋势和用户需求[14][15]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 - 智界R7定位家庭用户,侧重辅助驾驶、空间和舒适度,与小米YU7的年轻化、驾控导向形成差异化[31][32] - 主要竞争对手为特斯拉Model Y,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强背书是核心优势,曾单月销量达1.5万辆[33][36] - 需通过鸿蒙智行渠道能力、智能化技术展示和产品力增强来重建用户信心[40] 营销策略与市场前景 - 智界邀请10万+用户参与新车标共创,联合高德地图、得力文具等品牌营销,传递"不被定义"的品牌理念[44][45][47] - 现款R7起售价降至22.98万元,处于价格低点,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调整为减半征收[49][50] - 下半年行业将面临"抢订单大战",交付能力成为关键,智界需平衡订单、产能和交付周期[51][52][53]
从主动安全看理想的用户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7-03 14:28
激光雷达的安全价值 - 理想L7在120km/h时速下通过激光雷达实现自动紧急转向,成功规避前方事故车辆和行人[1] - 公司内部数据显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比纯视觉方案事故率降低20%-30%,夜间事故率降幅达41%[3] - 将激光雷达从"功能件"重新定义为"安全件",类比安全带和气囊的被动安全属性[3] 技术架构与用户价值 - 2021年L9在第三方AEB测试中排名倒数后,公司用3个月重构技术架构,实现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信息融合[4] - 自研系统支持120km/h全黑夜无路灯场景刹停,截至2025年6月主动安全功能累计避免潜在碰撞730万次[4]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个将该配置从高端车型下放至全产品线的品牌[4] 场景化安全功能进化 - 建立行业首个高频高危驾驶风险场景库,覆盖鬼探头、消失前车等数百种场景[6] - 2023年起推送全速域AEB(90km/h城市刹停至120km/h高速刹停)、360度安全盾(地库障碍物识别)和行业首发AES自动紧急避让功能[6] - AES功能支持60-130km/h范围内连续两次避让,央视直播中L9 Max成功完成120km/h穿越假墙测试[7][13] 底层操作系统突破 - 自研星环OS操作系统将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响应速度提升1倍,120km/h刹停距离缩短7米[13] - 系统采用跨架构设计,相比传统"三部门汇报"流程大幅优化响应效率[13] - 研发投入达十亿级,200人团队完成从供应商方案到全自研体系的转型[16] 安全理念与行业影响 - 公司开发原则明确"安全>舒适>便捷",涉及安全的预算无需审批[4] - 通过近百万用户数据持续迭代算法,推动AEB从应急功能进化为全场景守护系统[17] - 激光雷达200米探测距离象征技术前瞻性,重新定义汽车安全标准[17]
激光雷达成智能安全新标配,理想汽车以技术平权重构行业安全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7-01 16:04
行业技术路线选择 - 新能源汽车行业曾出现"去激光雷达"趋势,多家车企转向纯视觉方案以降低成本或提升研发效率 [1]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通过提升算力、算法和模型训练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功能 [5] - 多数车企选择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其中激光雷达是重要组成部分 [5] - 纯视觉方案对非标准物体识别成功率不足60%,激光雷达凭借点云成像能精准捕捉物体三维轮廓 [6] 理想汽车的战略决策 - 2025年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使AD Pro主动安全能力向AD Max看齐 [1] - 公司将激光雷达定位为"隐形安全气囊",而非仅用于提升辅助驾驶能力 [4] - 决策基于两周论证,数据显示带激光雷达版本能减少20%-30%事故率,用户价值远超成本 [4] - 公司认为安全是用户选择品牌的关键因素,主动安全是自研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体现 [3] 技术性能提升 - ATL激光雷达搭载智能点云解析引擎和智能滤噪算法,减少误识别和误触发 [6] - 具备120°超广视野和200米超远距探测能力,分辨率提升2.5倍 [6] - 相较上一代产品,体积减小60%,重量轻60%,外露最小视窗高度仅25mm [12] - 采用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探测器灵敏度提升130%,最佳角分辨率达0.08°×0.1° [12] 安全性能数据 - 用户高频遭遇的20类高危场景中,17类需要激光雷达辅助 [8] - 2024年推送的"120公里全黑夜AEB刹停"等功能将用户事故率降低15%-20% [8][15] - 截至2025年6月12日,主动安全功能累计避免超730万次潜在事故 [9] - 公司建立行业首个高频高危驾驶风险场景库,安全标准大幅高于行业 [9] 产品定位与研发历程 - 公司定位家庭用户,安全策略以满足"万无一失的安全感"为核心 [11] - 从供应商方案到自研AEB模块,再到激光雷达融合,技术持续迭代 [11] - 2021款理想ONE开始自研部分AEB模块,L9首次搭载激光雷达 [11] - 通过规模化搭载,将激光雷达从"高端专属"转化为"安全标配" [15]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推动行业从"功能竞争"转向"生命价值竞争" [8] - 在续航、智能座舱同质化后,主动安全成为新核心竞争力 [15] - 激光雷达从"选配"到"标配"反映安全标准的重新锚定 [15] - 安全被视为智能驾驶下半场最硬核的差异化因素 [8]
专访 ||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以创新、质量与安全打造“中国芯”的金字招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1:51
行业趋势 - 智能驾驶行业正从技术狂飙转向安全理性的发展路径,政策监管持续加码推动安全意识觉醒 [1] - 产业链存在"重智能轻安全"现象,主动安全功能常被忽视,行业需回归安全性第一原则 [4] - 政策强监管(如AEB法规)和用户高期待推动毫米波雷达需求刚性增长,倒逼芯片性能跃升 [5] 公司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款符合IEEE 802.15.4ab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芯片Dubhe系列,创新引入MMS模式和2T4R雷达架构 [9][10] - 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从40nm到22nm工艺跨越,通道数从4T4R升级至8T8R,推出Andes Premium成像雷达方案 [4][5] - 通过RoP®封装技术实现性能与成本平衡,Alps-Pro方案获国内外主流车厂定点 [5] 市场表现与战略 - 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1900万颗,覆盖国内30个车企300款车型,2025年单年出货目标1600万颗 [8] - 国内市占率有望突破1/3,同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8] - 将UWB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填补国内车规级UWB芯片空白 [9] 核心竞争力 - 形成车规级无线SoC开发、数模混合芯片量产、"me-first"创新文化等四大核心能力 [8] - 中国首家获ASIL B功能安全认证的半导体企业,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成熟度达ASPICE level-3 [6][7] - 构建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的"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显著降低故障风险 [6] 产品应用场景 - 毫米波雷达方案覆盖高阶智驾(如AEB)到舱内安全全场景 [5] - UWB芯片支持脚踢感应、舱内儿童遗留检测、入侵检测等多功能集成 [10] - 22nm工艺显著降低功耗,适配长待机功能需求 [10]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单车芯片价值有望从燃油车时代不足500美金跃升至1500美金以上 [8] - 参与IEEE 802.15标准制定,推动技术从领先到标准制定的跃迁 [9][10] -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车规级无线感知与通信半导体企业 [10]
行业标准持续提升,均胜电子用智能化驱动汽车安全升级
证券之星· 2025-05-30 09:24
行业趋势与政策 - 随着技术迭代和安全法规升级,行业对主被动安全产品提出更高标准,例如未来新车将强制安装AEBS等系统 [1] - AEBS正从对标迈向建标阶段,预计市场空间将达千亿规模 [1] - 国家强制安装AEBS的政策出台,推动产业链技术大规模前装,并强化主动安全与智能舱驾的融合 [4]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均胜电子将安全产品与电子技术深度融合,推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安全解决方案,包括ADAS域控制器、前视一体机、舱驾一体化方案等 [2] - 公司AEBS解决方案包含软硬件一体化技术优势,前视一体机可实现AEB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等功能 [2] - 2023年推出第一款ADAS域控制器产品nDrive-H,支持L2+至L4级辅助驾驶能力,2024年持续迭代并实现前视一体机等产品的量产 [3] - 开发零重力安全解决方案、新型安全带和气囊、电动折叠方向盘等创新产品,满足最新乘员防护要求 [4] - 将智能辅助驾驶与主动安全融合,实现实时感知到动态适配,包括OMS、DMS、生命体征检测等集成化方案 [5] 市场与订单 - 均胜电子、保隆科技、万安科技等公司已获订单突破,有望从技术大规模强制前装中受益 [1] - 前视一体机方案预计成为乘用车AEBS主要增量,8MP方案成本已降至500元左右,摄像头模组+域控制器方案成本仍高达数千至万元以上 [2] - 公司ADAS域控制器等产品应用于海外主机厂和知名自主品牌车企的多款车型,相关订单持续在国内外落地 [3] - 已向某日系客户提供基于UWB技术的车内儿童遗留监测产品及OMS/DMS集成化方案并量产 [6] 行业前景与渗透率 - 前视一体机方案预计成为法规带来的主要增量,利好一体机芯片及整机供应商 [2] - 座舱监测方案正从单一功能DMS向多功能IMS迭代,预计2026年中国乘用车IMS渗透率将达35% [5]
“躺平摆烂”还是“压轴出场”?魏牌智能化,现在怎么样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5-20 23:1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魏牌全新蓝山焕新款上市,售价29 98-32 68万元,共推出Max、Ultra、Ultra黑武士三个版本 [1] - 车型定位为全场景NOA智慧旗舰SUV,全系标配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和Coffee OS 3 2智能系统 [12] 智能化技术表现 - 辅助驾驶系统特点为"稳中求快,安全第一",在复杂路况(山路、乡道、城市道路)测试中表现稳定,能处理连续避让、标线缺失U型弯等极端场景 [13][14][17][19][20][22] - 提供生手模式,针对新手用户调整辅助驾驶行为保守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提升安全冗余 [25][27] - 搭载超8项主动安全功能,注重实际用车场景而非配置表堆砌,体现"克制"理念 [28][36][37][38] 智能座舱创新 - 语音助手"小魏同学"支持手机端交互,可通过截图或图片触发远程车控及AI分析 [39][41][42][44] - OTA升级策略强调"常用常新",功能将同步推送给老车主 [46][47] 企业战略与研发 - 长城集团智能化布局超前,2009年启动辅助驾驶研究,2015年展示L3技术,累计5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团队规模5000人(70%为软件开发人员) [52][54][55] - 魏牌坚持"安全优先"原则,以5 1亿碰撞实验室、单假人成本1000万的高标准验证产品 [56][58][62] - 采用长期主义策略,自建上百家数字化交付中心,强调"慢就是快"的产品迭代逻辑 [59][62][63] 行业趋势洞察 - 智能化成为90后家庭购车核心需求,汽车属性从代步工具向"四轮机器人"及AI伴侣演进 [8][9][10] - 2025年辅助驾驶技术普及度与安全性成为行业焦点,但车企应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牺牲产品可靠性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