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icon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四良”融合促“三夏”生产 新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央视网· 2025-07-13 21:35
农业政策与夏播进展 - 全国夏播基本结束 秋粮作物苗情长势总体较好 提单产和稳面积是当前农业政策核心目标 主攻方向为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1] - 湖南常德鼎城区晚稻种植面积达63.1万亩 优质稻品种覆盖率超95% 选用抗高温且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如"桃优香占""玉针香"等[3] - 江苏省昆山市推广自主优质品种水稻2.13万亩 新品种成熟期提前一周且产量品质更优 带动订单农业模式[13] 良种培育与推广 - 湖南省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 年生产良种8000万公斤 国审新品种占全国25%以上 每年推广至少10个米质达国标二级的优质品种[5][6] - 昆山农技推广中心筛选两类品种:优良食味型和高产型 新品种需经三年试验田示范选育才推广给农户[11] - 全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95% 昆山针对上海市场需求推广小众高端品种 收购价较国家定价高10%-15%[13] 复合种植模式创新 - 山东临沂莒南县推行花生玉米宽幅间作 在不影响玉米产量下每亩多收300斤花生 需配套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机械化设备[15][18] - 新型种植模式要求全程机械化 国家提供专项补贴 气吸式播种机搭载北斗导航 播种精度误差≤2厘米[20] - 全国推广多样化复合种植:东北华北推广大豆玉米 西南推广花生甘蔗 新疆推广花生棉花[20] 农业机械化发展 - 临沂市拥有27000台单粒精密播种机 莒南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零散地块规模化 出苗率达90%[22] - 全国农机保有量超2亿台(套) 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全程机械化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农机从业人员近5000万人[24]
“三夏”里的新质生产力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38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 [1] - "三夏"期间通过农机装备 种业创新 单产提升等多途径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 [1] - 河南封丘县采用智能农机与数字化调度平台实现小麦机收效率提升 500亩麦田一天完成收割 [2][3] 智能农机与数字化应用 - 封丘县"田管家"平台通过北斗导航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农机精准调度 累计调度联合收割机100台次 [3] -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搭配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播种误差不超过1厘米 2650台单粒精密播种机投入生产 [2][3] - 全县大型智能农机保有量逐年增加 智慧农机与手机成为新农具 [3] 种业创新与农技推广 - 四川德阳"水稻基因库"试验300多个品种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抗病性 产量等指标 [4][5] - "甜香优2115"品种推广数十万亩 带动订单农业模式发展 [5][6] - 罗江区建立12个基层测报点 实现虫情预测与精准干预 改变传统"见虫打药"模式 [5] 智慧农业设施应用 - 吉林靖宇县采用电动全开启式大棚种植蓝莓 配备传感器与水肥一体化设备 亩产达1200斤以上 [7][8] - 蓝莓科技小院推广病虫害防治 机械防寒等关键技术 形成育苗 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 [8][9] - 全县蓝莓种植面积从310亩扩展至3.2万亩 带动3000多户农户参与 [8][9] 农产品保鲜与冷链技术 - 广东茂名田头小站实现荔枝预冷处理 保鲜期延长3天 采摘损耗率降低20%-30% [10][11] - 冻眠保鲜技术使荔枝解冻后恢复90%新鲜口感 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 [12] - 建成306个田头小站 覆盖2270亩荔枝林 单次预冷处理能力达5-6万斤 [10][11] 产业链整合发展 - 四川长玉村形成工厂化育秧 机械化插秧 智能化管护的水稻全产业链 [6] - 靖宇县建成蓝莓育苗 鲜果 冷链 加工 物流 销售全产业链 带动万人就业 [9] - 茂名荔枝通过冷链物流实现24小时送达长三角 48小时上架东北商超 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12]
“空中农夫”上岗、智能设备“把脉” 新技术新装备竞技田间
央视网· 2025-06-14 17:46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湖北阳新县采用新型农用无人机"空中农夫"进行水稻播种 实现厘米级精量控制 播种效率达传统方式10倍以上 每亩增产100-200斤 [1][3][4] - 无人机播种适应丘陵地形 不受零碎田块限制 糯稻生长期长需快速播种 每亩节省成本200元 密植后亩产达1300-1500斤 [5] - 湖北省水稻种植面积3400多万亩 中稻已播2200万亩进度近八成 预计6月底完成 早稻190万亩长势良好 [6][8] 智慧农机应用 - 江西九江柴桑区引入无人旋耕机 割草机 测土机 实现24小时作业 效率达人工2倍 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92% [9][11] - 河南鹤壁119.5万亩玉米播种使用北斗导航农机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实现一体化作业 宽窄行种植使亩株数增至6000株 [12][14] - 鹤壁市调配8.92万台农机 综合机械化率超96% 秋作物已播131万亩占预播面积85% [14] 特色农业经济 - 甘肃兰州永登县利用高原气候栽培73个芍药品种 花冠直径超15厘米 批发价4.5-15元/支 350亩基地进入盛花期 [15][17]
科技赋能服务“三夏”生产 “智慧种地”大显身手夯实丰收基础
央视网· 2025-06-05 10:06
农业机械化升级 - 安徽亳州市蒙城县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实现玉米一穴一粒精准播种,每亩用种量降至1.5公斤[3][5] - 拖拉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播种,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5] - 2025年蒙城县农业机械设备总量超3万台(套),播种机达6600余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6%[7] 小麦收获进展 - 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收获进度达95%,预计本周内完成[16] -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43.5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机械化作业显著提升效率[18] - 截至6月3日江苏省小麦已收获1116万亩,进度达31%[20] 良种与良技应用 - 淮北市濉溪县种植抗寒抗旱新品种小麦[12] - 安徽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机调配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机损率[14] - 蒙城县通过良种选择、农机应用和良技推广夯实夏粮丰收基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