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矿卡

搜索文档
2025 FCVC探寻“氢”机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9 09:28
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车型覆盖客车、货车全系商用车 [5] - 2015年至今十年间产业链技术能力建设迅速,逐步发展成熟并实现自主可控 [5] - 2025FCVC展览会展示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矿卡等新兴产品,参展企业近300家,展览面积25,000平米,吸引15,000+观众 [8] 行业机遇与前景 - 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尤其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前景广阔 [3] - 2030年将迎来中国新能源革命爆发期,2030-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成为电力主体 [5] - 2050-2060年氢能全产业链总产值预计达10万亿元左右 [5] - 中国"产能+应用"双轮驱动领跑全球,从电解槽到FCEC打造完整价值链 [7]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展 - 大功率产品商业化快速推进,在港口运输、干线物流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运营 [8] - 钛板电堆技术和产品创新发展助力大功率产业商业化 [8] - 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需达到与传统燃油车持平水平 [7] 当前挑战与瓶颈 - 加氢基础设施产业链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痛点 [5] - 产业规模小、经济性不足导致市场竞争力受阻 [7] - 国内缺少大尺寸氢安全研究和测试专用实验场所 [6] - 全球面临投资需求巨大、国际性标准和认证缺失等阻碍 [6] 政策与产业协同 - 需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下一轮产业支持政策避免政策空窗期 [7] - 需简化车载储氢系统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7] - 需推进典型场景示范应用,优化政策支持方式 [3] - 需加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拓展应用场景 [3] 企业动态与区域发展 - 未泰铂业作为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创始成员,致力于推进产业发展 [4] - 上海市嘉定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争当排头兵 [3] - 佛吉亚氢能提出产品需满足安全、经济适用、可持续和创新要素 [7]
辰韬资本萧伊婷:氢能是终局确定的赛道,技术上限将决定投资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5-20 12:38
氢能行业现状与前景 - 氢能被视作风电、光伏、新型储能之后的下一个风口,但面临商业化不确定性和内卷问题 [2] - 行业预计经历2-3年低谷期,但长期来看是终局确定的赛道 [2][3] - 2035年前后可能迎来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3][16] 技术路线与投资策略 - 投资应聚焦终局技术而非中间形态,关注技术上限和10-20年发展潜力 [6][7] - 优先选择掌握核心技术、短期收入可落地的企业,以及市场规模大的细分领域 [3][11][13] - 电解槽技术路线中,碱性电解槽成熟但适配性不足,PEM受贵金属限制,AEM需评估成熟度与降本空间 [7] 政策与补贴影响 - 氢能产业初期依赖政策补贴,但需补贴技术头部企业以提高效率 [4][5] - 补贴效率决定产业竞争力,低效补贴可能导致技术提升有限 [4] - 碳价差异(欧盟碳价为中国的5-6倍)推动氢能企业出海 [6] 关键应用场景与突破方向 - 氢能矿卡和电力调峰是率先突破的场景 [17] - 解决"西氢东运"的技术(如液氢储运、天然氢勘探)是投资重点 [9] - 适配绿电波动性的技术(如柔性合成氨、氢液化设备)具有高潜力 [10][11] 投融资趋势与市场变化 - 全球经济局势和大国关系影响氢能估值与产业节奏 [12] - 中东资本和国家引导基金入场可能改变格局,但需关注资金流向技术头部企业 [13] - 出海需基于海外需求拉力,澳洲和欧洲是重点市场 [15][16] 商业化与成本挑战 - 氢储运成本占终端售价30%-55%,液氢储运效率是气氢的10倍 [9] - 天然氢气成本仅0.5-0.75美元/公斤,提纯后1-3美元/公斤,具成本竞争力 [9] - 绿氨赛道市场规模数千亿,短期订单可支撑企业度过低谷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