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

搜索文档
北京女CEO带队,轻松健康要敲钟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02
近日,轻松健康集团IPO获证监会备案,为赴港上市铺平道路。 这家公司乍听陌生,旗下此前业务可能更为人熟悉轻松筹。"家人突然罹患重病,无法承担高额费用,请好心人帮帮 我们……"过去十多年,这样的求助信息频繁刷屏朋友圈,成为无数家庭在绝境中寻求希望的出口。 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创始人杨胤曾任职于IDG Inc。2014年她看好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机会,转身入局创业。直至去年, 轻松健康集团选择剥离轻松筹等业务,如今杨胤带着公司终于走到了IPO门前。 从轻松筹到轻松健康 她带队IPO了 杨胤,早年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招股书显示,她曾就职于IBM中国分部,后于2002年加入IDG Inc.(该公司其后 于2017年被IDG Capital Partners收购),最后出任职位为副总裁。 转折出现在2014年,众筹成为互联网创业风口,她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了轻松筹。那时她的想法很简单,通过科 技和互联网的力量,汇聚小钱成就梦想。很快,杨胤辞去了IDG职位,以CEO身份加入轻松筹,正式踏上创业之路。 基于微信和移动端的模式,公司初期吸引了一批尝鲜用户,不过多围绕智能硬件、农产品等项目。直到那年底,轻松 筹出现了一个"拯救 ...
一位北京女CEO要敲钟了!
36氪· 2025-10-18 16:48
公司发展与IPO进程 - 轻松健康集团IPO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为赴港上市铺平道路 [1] - 公司在2024年进行了业务调整,分拆剥离了线上疾病筹款服务“轻松筹”以及朵尔医院的业务及实体 [5]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杨胤通过控股公司持股23.93%,为单一最大股东 [10]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演变 - 创始人杨胤早年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曾就职于IBM中国分部,后于2002年加入IDG Inc,最后出任副总裁 [2] - 2014年,杨胤以天使投资人身份投资轻松筹,随后辞去IDG职位,以CEO身份加入并正式创业 [4] - 公司初期业务围绕智能硬件、农产品等众筹项目,后因一个成功的重病工程师救助项目,将业务方向调整为聚焦大病求助 [4] - 公司业务已从大病筹款逐步拓展至保险业务和综合健康服务,并更名为“轻松健康集团” [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3.9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9.4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6.56亿元人民币 [6][7]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的1.4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8440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为5120万元人民币 [6][7] - 毛利率从2022年的82.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5% [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16.7%上升至2024年的16.8%,2025年上半年为15.7% [7] 业务模式与收入构成 - 公司定位为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 [6] - 保险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1.5%显著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9% [8] - 健康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5.2%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65.3% [8] - 公司拥有1.7亿名注册用户,86家医药合作伙伴,并提供来自58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共294款保险产品 [9] 融资历史与行业背景 - 公司共完成八轮融资,累计金额约1.26亿美元,投资方包括IDG资本、阳光保险、德同环球、道生资本、腾讯等 [9] -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轻松筹被民政部选定为第一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4] - 行业主要参与者水滴公司已于2021年上市,其平台累计筹款超370亿元人民币,帮助超170万大病患者 [11] - 行业监管逐步完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规章明确要求平台对求助信息真实性负责 [12]
一位北京女CEO要敲钟了
投资界· 2025-10-18 16:35
上市梦。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近日,轻松健康集团IPO获证监会备案,为赴港上市铺平道路。 这家公司乍听陌生,旗下此前业务可能更为人熟悉——轻松筹。"家人突然罹患重病,无 法 承 担 高 额 费 用 , 请 好 心 人 帮 帮 我 们 ……" 过 去 十 多 年 , 这 样 的 求 助 信 息 频 繁 刷 屏 朋 友 圈,成为无数家庭在绝境中寻求希望的出口。 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创始人杨胤曾任职于IDG I nc。2 014年她看好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机 会,转身入局创业。直至去年,轻松健康集团选择剥离轻松筹等业务,如今杨胤带着公司 终于走到了IPO门前。 从轻松筹到轻松健康 她带队IPO了 杨 胤 , 早 年 毕 业 于 北 京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 招 股 书 显 示 , 她 曾 就 职 于 IBM 中 国 分 部 , 后 于 2 0 0 2年加入IDG I nc .(该公司其后于20 1 7年被IDG Ca p it a l Pa rt ne rs收购),最后出任职 位为副总裁。 轻松健康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杨胤 转折出现在201 4年,众筹成为互联网创业风口 ...
面朝“大海”,保险科技突围“报行合一”寻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9:1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孙诗卉 近日,由卢旻和众安在线共同创立和管理的国内保险AI科技头部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暖哇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暖哇科技收入主要来自利用AI技术帮保险公司做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招股书显示,暖哇科技从2023 年开始实现盈利,在去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后,暖哇科技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 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851万元、5750万元和2490万元。 随着暖哇科技冲刺港股IPO,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在当前"报行合 一"、利率下行等监管与市场双重压力下,保险科技公司如何借助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又如何寻找第 二增长曲线?21世纪经济报道结合多家代表性上市保险科技企业的最新财报及战略动向,试图勾勒这一 行业的发展全景。 AI全面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AI已成为保险科技公司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的核心引擎。 以暖哇科技为例,该公司多智能体系统"阿拉莫斯"及"罗布泊"提供AI承保及AI理赔解决方案。其中"阿 拉莫斯"系统针对传统保险业流程繁琐、转化率低的痛点,通 ...
“讲好‘新善中国’故事”联盟成立,水滴公司等共推品牌建设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17:49
活动概述 - 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题活动在南京启动 聚焦公益事业共建美好生活 [1] - 活动发布《"新善中国"倡议书》 呼吁新阶层人士弘扬善文化并凝聚社会力量 [3] - 成立"讲好'新善中国'故事"联盟 整合13家单位资源通过多元化渠道传递公益正能量 [3] 联盟成员与资源整合 - 联盟成员包括水滴公司 腾讯 微博 哔哩哔哩 分众传媒 喜马拉雅 凤凰网 知乎 阿里巴巴公益 支付宝公益 美团 快手公益 《中国慈善家》杂志社等13家单位 [3] 水滴公司公益实践 - 水滴公司秉持互联网科技助推全民有保可医的使命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4] - 旗下水滴公益平台为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联合118家公募慈善组织整合社会资源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平台上线超1.55万个公益项目 汇聚超7316万名爱心网友 筹集资金超13.74亿元 [4] 科技向善成果 - 水滴筹累计约4.8亿用户向354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 科技构建信任桥梁连接捐助者与患者 [6] - 公司通过数智化风控系统有效打击筹款黑灰产 保障公益资金安全与透明 [6] - 未来将持续加大个人求助网络服务领域研发投入 拓展信任与善意边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6]
水滴公司参与医疗慈善政社协同座谈会 分享“水滴共助”实践案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3:51
会议背景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广州社区慈善与医疗慈善政社协同座谈会 参会方包括政府部门及水滴公司等机构代表[1] - 会议包含经验分享和慈善专题调研活动 重点关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慈善工作开展情况[1] 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 广州作为全国慈善公益活跃地 具备深厚慈善文化底蕴和创新实践基础[2] - 广州市打造社区慈善"四驱善治"模式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探索慈善与基层治理协同路径[2] - 广州市慈善发展基础厚实目标明确行动有力成效显著 社区慈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政企社合作经验丰富[6] 政社合作模式 - 政府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6] - 通过政府主动引导企业积极作为慈善组织有效作为 共创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6] - 广州提出打造慈善之城目标 期望创造可复制经验起到先行示范作用[6] 企业参与医疗慈善实践 - 水滴公司通过"水滴共助"项目参与医疗慈善帮扶 该项目是民政部指定水滴筹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后的首个政社合作项目[7] - 项目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 依托"穗救易"救助服务品牌引入水滴筹产品服务能力 为广州市户籍医疗负担重的重病患者提供救助帮扶[7] - 水滴筹平台将继续与民政医保卫健部门及医院对接建立协同机制 扩展服务边界优化服务模式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因病救助服务工作[7]
“香港理工大学×水滴国际未来挑战赛”成功举办 水滴公司(WDH.US)CEO沈鹏受邀担任赛事评委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7:01
赛事概况 - 香港理工大学与水滴公司联合举办国际未来挑战赛香港主赛区决赛 吸引全球逾700支初创队伍参赛 总奖金超过200万港元 [1] - 公开组聚焦货运及出行、金融及保险科技、大健康、信息技术和运动领域 学生组获得创业培训及国际探索机会 近200支团队报名参赛 [2] - 近30支队伍进入决赛阶段 通过电梯路演形式角逐奖项 学生组四强与公开组冠军共同晋级总决赛 [2] 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 赛事获得华为云香港、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赞助 国泰、耐克及NTT等战略合作伙伴支持 [2] - 香港理工大学通过PolyVentures生态系统及内地技术创新研究院 推动科研转化与创科生态圈建设 [5] - 赛事融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初创孵化和投资配对功能 为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友提供创业平台 [5] 企业参与与业务发展 - 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作为校友评委出席活动 公司赞助赛事并深化与高校在AI大模型及保险科技领域的合作 [1][7] - 水滴公司每年投入3亿元技术研发资金 探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保险产业价值链的应用 [9] - 公司在香港设立持牌保险经纪公司水滴金融 提供寿险、重疾、医疗及财富规划等专业服务 [9] 国际化战略与服务拓展 - 水滴金融为个人企业客户提供终身寿险、万用寿险、MPF及投资相连计划等多元化产品 [9] - 子公司陆港无忧在港澳及内地设立5个区域服务中心 累计服务数千组中产家庭 提供身份规划、企业出海及教育医疗全流程服务 [9] - 公司开放投融资合作 计划与当地资源方共建国际化业务 提升保险经纪服务能力与客户体验 [10]
水滴公司二季度营收8.38亿,净利同比增长58.7%
观察者网· 2025-09-05 18: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8.38亿元 同比增长23.9%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亿元 同比提升58.7% 连续14个季度盈利 [1] - 营业费用占营收比重降至38.7% 同比减少6.4个百分点 [1] 保险业务增长 - 保险相关收入7.39亿元 同比增长28.7% 经营利润1.71亿元 同比提升39% [2] - 首年规模保费达32.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0.2% [1] - 短期保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激增95% 长期保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45.4%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大模型保险产品知识库收录7000款产品信息 累计辅助决策30万次 [2] - AI核保专家"KEYI.AI"将健康险核保平均处理时间缩短80% 响应速度提升260倍 准确率达99.8% [2] - AI客服"保小慧"实现7×24小时快速响应 在线场景客服工单100%覆盖 [3] - AI质检助手使人效相较传统人工质检模式大幅提升 [3] 筹款业务发展 - 累计4.8亿用户向354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资金 [4] - 被民政部指定为三家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之一 [4] - 服务费标准保持提现金额的6% 单笔上限8000元 [5] - AI风控模型覆盖15个筹款高风险场景 大幅提升识别准确率 [5]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数字化临床试验业务净营业收入2770万元 同比增长34.2% [7] - 翼帆医药与198家药企及CRO机构合作 累计履约项目1385个 入组患者12216名 [7] - 本季度新签临床试验项目114个 完成患者入组999名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7] 政企合作创新 - 与广州民政部门联合启动"水滴共助"救助服务项目 [7] - 依托"穗好办"平台提供一键申请救助服务 已为4名困难患者提供救助 [8] - 建立线下"穗救易·共助空间"救助服务团队 实现救助服务递送到家 [8]
水滴公司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4 23:1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8.38亿元 同比增长23.9% [1] - 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增长58.7% 连续14个季度盈利 [1] - 营业费用占收入比38.7% 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1] - 经营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39% [1] 保险业务 - 保险相关收入7.39亿元 同比增长28.7% [1] - 首年规模保费32.04亿元 同比增长80.2% [1] - AI应用提升内部业务流程渗透率 [1] 筹款业务 - 累计4.8亿用户向354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 [3] - AI大模型应用于案例真实性审核和资金安全监管 [3] - AI风控模型覆盖15个筹款高风险场景 [3] - 建立实时金额核验机制和行为异常识别模型 [3] 临床试验业务 - 数字化临床试验业务净营业收入2770万元 同比增长34.2% [3] - 进入规模扩张与效率优化并行阶段 [3] 资本运作 - 累计回购5570万股ADS [1] - 启动新一轮现金股息派发 [1]
水滴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8.38亿元 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 2025-09-04 20:41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净营业收入8.38亿元 同比增长23.9% [3] - 保险相关收入7.39亿元 同比增长28.7% [1] - 经营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39%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亿元 同比增长58.7% [3] - 营业费用占收比38.7% 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3] - 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 [3] 保险业务增长 - 首年规模保费32.04亿元 同比增长80.2% [1] - 短期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95% [1] - 长期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45.4% [1] - AI医疗险专家辅助实现规模保费环比提升155% [2]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在全业务场景应用 与保险健康行业结合取得较大进展 [1] - 保险顾问AI知识库收录7000款保险产品信息 累计辅助决策30万次 [2] - AI大模型应用于保险全链条场景和筹款业务风控审核 [2] - 业务流程AI渗透率提升促进保险业务增长 [1] 产品创新与用户服务 - 推出行业首款免健告保证续保5年的百万医疗险 覆盖慢性病人群 [1] - 带病体系列保险产品降低用户投保门槛 [1] - 水滴筹累计4.8亿用户向354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 [1] - AI大模型提升案例真实性和资金使用透明度 [1] 股东回报措施 - 股票回购计划累计回购5570万股ADS [3] - 开启新一轮现金股息派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