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稻品种
icon
搜索文档
“好吃大米”品种评选在三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08-07 09:50
据介绍,田间表现是品种的"基础分",只有抗病、抗倒、丰产性都过硬的品种,才能进入下一轮 的"味觉考核"。 "好吃大米"品种评选在三亚举行 257个水稻品种同台比拼谁好吃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这个品种的穗型紧凑,抗倒性看起来不错!""这个品种的口 感更香甜!"……近日,"好吃大米"品种评选在三亚举行。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 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在三亚市崖州区试种的257个水稻品种进行客观评比,筛选出具有好吃、好种等 综合优势的新品种。 本次评选分田间观摩、初评和室内复评三个阶段。在田间观摩和初评阶段,专家组对257个水稻品 种的全生育期、整齐度、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进行现场评审。 室内复评中,评审专家首先要闻米饭的气味,看是否有香气或异味,接着看米饭的颜色和光泽、饭 粒的完整性等,再用牙齿、舌头等感觉器官仔细品尝米饭的黏性、弹性和软硬度,咀嚼时感受米饭的清 香、甜味以及味道的纯正性、浓淡和持久性。待米饭冷却后,专家还要看米饭的成团性、黏性和硬度。 最后,专家根据米饭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在评分表中逐项打出分数。 据了解,获得"好吃大米"的品种,将在202 ...
让科研成果在兴安大地生根发芽
环球网资讯· 2025-05-16 10:44
水稻科研进展 - 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攻关项目,致力于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1] - 研究所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形成水稻"亩增产100公斤"技术模式[1] - 未来3年内将有13份自育新品系水稻陆续进行审定[1] - 研究所开展低镉吸收高食味品种选育研究[2] 生物育种成果 - 研究所成为全国首批进行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力量[2] - 2024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4个,技术研究与示范10项[2] - 开发分子标记6个、审定水稻新品种2个、大豆新品种3个[2] - 筛选出10份高耐盐碱优质大豆新种质材料和4种耐盐碱饲草种质资源[2] -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增加经济效益1.6亿元[2] 科研平台建设 - 推动12个试验站、7个创新中心、2个产研院、1个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示范基地建设[3] - 打造人才"传帮带"机制与平台"硬支撑"相结合的模式[3] - 为农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注入强劲动能[3] 技术推广与服务 - 组织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3] - 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3] - 帮助盟内外企业、合作社和农民选良种、强技术[3] - 企业通过引入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使优质稻产出率显著提升[3] 科研成果转化 - 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4] - 审定水稻品种8个,参编地方标准3项[4] - 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