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睿恒A
搜索文档
4000点关口风格切换现分歧,“翻倍基”四季度减逾两成
第一财经· 2025-11-09 19:1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在四季度先后突破3900点与4000点两大关键整数关口,随后进入高位盘整阶段,呈现指数震荡整固、板块快速轮动的特征[1] - 市场在4000点关口展开高位拉锯,陷入方向选择的关键时期[1] 板块与基金业绩分化 - 年内累计涨幅超100%的基金数量从三季度末的53只减少至41只,减少逾两成[2] - 医药赛道基金显著回调,例如中银港股通医药A四季度以来净值回撤14.87%,年内回报从高点缩水至92.86%[2] - 科技板块波动加剧,人工智能指数四季度以来跌幅达4.6%,光模块指数同期最大回撤达14.12%,最大上涨幅度达22.47%[2] - 部分基金借势实现业绩跃升,如永赢睿恒A四季度以来上涨13.86%,成功跻身“翻倍基”行列[3]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部分基金经理选择主动降低仓位或进行“高切低”的调仓,减持前期涨幅较大、估值与短期风险处于相对高位的成长板块[3] - 另有基金经理继续聚焦科技核心主线,认为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逻辑,但适当增加科技弱相关且相对滞涨的板块以平衡组合风险[3] - 中欧数字经济A基金经理已小幅减仓AI基础设施,原因为前期积累涨幅较大,指出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3][4] 市场风格切换与资金流向 - 以红利资产为代表的低估值价值品种逆势走强,红利指数自四季度以来上涨7.86%,优于上证指数同期不到3%的表现[5] - 资金流向呈现明显分化,跟踪券商相关指数的ETF四季度以来吸引超187.6亿元资金净流入,银行和红利相关ETF分别净流入超62亿元和44亿元[5] - 与之相对,科创综指、计算机、云计算等方向ETF则出现超过5亿元的净流出[5] 机构后市观点 - 有观点认为科技风格正处于消化资金拥挤压力的关键阶段,当前市场表现是风格再平衡的必然结果,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1][3][6] - 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风格难以明显由科技切向内需周期消费,内需相关行业短期业绩仍有压力,更多是估值修复[6] - 分析师指出,每年11月在活跃资金驱动下中小主题占优,但通常在12月告一段落,后续增量资金是重要影响因素[7] - 建议对科技的配置进一步聚焦到AI核心主线品种,而不是追逐边缘补涨机会,后续风格有望向兼顾估值与盈利质量方向演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