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300ETF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主要宽基指数样本调整6月16日生效!中证A500ETF龙头(563800)、创业板ETF广发(159952)等一键追踪“指数调优”动态
新浪财经· 2025-06-13 09:03
指数样本调整概况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A500等核心宽基指数实施半年一度的样本调整,深交所同步调整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深市核心指数样本股,调整将于6月16日起生效 [1] - 调整是资本市场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纳入硬科技、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龙头,调出增长乏力或行业周期下行的传统企业,优化指数结构 [1] 中证A500指数调整 - 中证A500更换21只成分股,12只传统周期股因增长乏力被调出,调入名单中科创板股票占比达33%(7只),如百利天恒、恒玄科技、润泽科技等新兴领域龙头 [1] - 调整后指数覆盖的中证三级行业从87个扩展至91个,新兴行业占比提升至46.5%,调入样本总市值达6939.95亿元,较调出样本高出近2000亿元,200-500亿中盘股占比显著提升 [1] 创业板指调整 - 创业板指调整8只样本股,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板块权重分别达34%、24%、1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至92% [2] - 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和个股权重上限(20%),新样本中六成公司国证ESG评级达A及以上,样本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长10%,22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2] 中证1000指数调整 - 中证1000指数更换100只样本股,工业行业增加10只,可选消费增加5只,两个板块权重分别上升1.06%和0.93%,合计近2% [2] - 工业领域调入思瑞浦、万辰集团等细分龙头,可选消费领域新增周大生、匠心家居等,实现对工业4.0关键环节的全链条覆盖 [2][3] 沪深300指数调整 - 沪深300指数更换7只样本股,信息技术行业净增加2只,权重上升0.18%,调入软通动力、中航成飞等科技企业 [3] - 新调入的龙芯中科、领益智造等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均超过营收的15%,指数对半导体、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覆盖进一步完善 [3] 中证500指数调整 - 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样本股,信息技术行业增加12只,权重上升1.82%,通信服务行业增加2只,权重上升0.27%,调入恒玄科技、百济神州等硬科技企业 [3] - 调整后指数中科创板及创业板样本数量分别达51只、124只,权重合计占41.55%,较调整前提升3.2个百分点,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均值同比增长22% [3][4] 深证100指数调整 - 深证100指数调整3只样本股,调入领益智造、润泽科技、中航成飞,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提升至76% [5]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权重达73%,样本公司2024年以不到深市4%的数量贡献了36%的营收和77%的净利润,累计分红超2700亿元 [5] 相关ETF产品 - 中证A500ETF龙头(563800)、创业板ETF广发(159952)、中证1000ETF指数(560010)、沪深300ETF基金(510360)、中证500ETF基金(510510)、深证100ETF广发(159576)等产品紧密跟踪相关指数 [7][8]
如何从100万到1000万?
集思录· 2025-03-26 23:09
投资策略与资产增值路径 - 从10万到100万主要通过工资、奖金等收入积累实现,而从100万到1000万需依赖投资 [1] - 房地产曾是优质投资渠道,部分城市房价10年涨幅达5-10倍,但当前城镇化接近尾声,未来机会可能仅限一线或准一线城市 [1] - 股市投资是实现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巴菲特长年保持20%年化收益率,累计涨幅达56000倍 [1] - 美国股市200年数据显示股票年化收益8.4%,中国沪深300ETF近12年年化收益6.5% [1] - 初始本金100万元,年化6.5%且每年追加5万元,29年可达1000万元;年化8%则需不到25年 [2] 实践案例与行业选择 - 通过低位买入白酒龙头股(茅台、五粮液等)、腾讯及消费医药ETF,10年实现380万资产,年化11% [2] - 消费和医药被视为长期优质行业,A股市场每4-5年呈现牛熊周期,低位买入高位卖出可获取超额收益 [2] - 房地产投资当前具有政策优势,15%首付提供7倍杠杆,部分城市租金可覆盖贷款利息 [2][3] - 房地产投资风险收益比优于股指期货或期权,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不会强制平仓,投资者可等待市场复苏 [3][4] - 日本房地产泡沫后20多年恢复,东京房价近年创新高,显示长期持有房地产的潜在回报 [3] 资产增长模型与挑战 - 10万到100万阶段建议以工资收入为主,因纯投资需20年(假设年化12%) [6] - 100万到1000万阶段需工资与投资并重,年化12%且每年投入30万,11年可达968万 [6] - 1000万到1亿阶段可纯靠投资,年化12%持续20年可达9332万 [6] - 实现上述目标需家庭年收入税后60万,持续15年,且控制大额支出(如房产、车辆) [6][7] - 普通投资者实际年化收益率可能仅8%,12%属于较高要求,且需承受权益资产风险 [7] 另类投资经验 - 持有比特币实现10万到100万的资产增长,预期10年内达到1000万 [8] - 通过两融绕标打新、分级A类基金、可转债等多元化策略分散风险 [12] - 集中投资单只股票并不断加仓的策略在资金量较小时有效,但500万以上规模时效果减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