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启运行试验
新华社· 2025-08-29 16:41
项目概况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正线全长313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连接武汉至宜昌 [1] - 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 2024年1月完成正线铺轨 5月启动联调联试 [1] - 该项目于8月26日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2] 技术测试 - 联调联试期间对轨道 桥梁 牵引供电和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检测验证 [1] - 测试确认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技术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 [1] - 运行试验阶段重点测试行车组织方案和应急处理能力 [1]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1] - 通车后武汉至宜昌铁路旅行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小时左右 [1] - 将推动沿线多地迈入高铁时代 提升区域交通连接效率 [1]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启运行试验
新华网· 2025-08-26 12:17
项目进展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于8月26日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2] - 项目正线全长313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2021年9月开工建设 2024年1月完成铺轨 5月启动联调联试 [2] - 联调联试期间完成轨道 桥梁 牵引供电 通信信号等系统测试 技术性能达到运营标准 [2] 测试内容 - 运行试验阶段主要测试列车运行图时间标尺 验证行车组织方案 检验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能力 [2] - 测试结果为完善运输组织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2] 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通车后武汉至宜昌铁路旅行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小时左右 [2] - 将推动沿线多地迈入高铁时代 [2]
城市24小时 | 高铁“成环”,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49
高铁建设进展 - 呼南高铁焦洛平段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已实现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将提升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1] - 平漯周高铁新建项目全长199.7公里 设6座高铁站 连接郑万高铁 京广高铁和郑阜高铁[1] - 河南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 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成为全国第7个达成该目标的省份[1] 区域高铁网络发展 - 豫西地区缺乏纵向高铁线路 焦洛平高铁将突破交通屏障 使洛阳至平顶山车程缩短至40分钟[2][3] - 焦洛平高铁与平漯周高铁建设将打通郑太 郑西 郑万 京广 郑合等国家干线通道[5] - 两条高铁线路可能形成串联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环线高铁 但实际运营需综合考虑运力 客流和成本因素[5] 高铁环线效应 - 环线高铁可促进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使生产要素更充分流动 类似地铁环线的均衡发展效应[5]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2023年6月开通 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 连接4座枢纽城市及多个旅游城市[5] - 武汉环线高铁预计2024年底具备运营条件 将形成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6] 民航运输数据 - 2024年7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 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11]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 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11] -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11] GEP百强榜单 - 2025全国县域GEP百强榜前三为浙江淳安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江苏宜兴市[15][17] - 2025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前三为江苏吴中区 山东黄岛区和江苏大丰区[16][17] - GEP评价体系包含物质产品 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大维度17项指标 长三角地区在县域和市辖区榜单均居首位[1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