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洛平高铁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高铁“成环”,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49
高铁建设进展 - 呼南高铁焦洛平段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已实现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将提升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1] - 平漯周高铁新建项目全长199.7公里 设6座高铁站 连接郑万高铁 京广高铁和郑阜高铁[1] - 河南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 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成为全国第7个达成该目标的省份[1] 区域高铁网络发展 - 豫西地区缺乏纵向高铁线路 焦洛平高铁将突破交通屏障 使洛阳至平顶山车程缩短至40分钟[2][3] - 焦洛平高铁与平漯周高铁建设将打通郑太 郑西 郑万 京广 郑合等国家干线通道[5] - 两条高铁线路可能形成串联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环线高铁 但实际运营需综合考虑运力 客流和成本因素[5] 高铁环线效应 - 环线高铁可促进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使生产要素更充分流动 类似地铁环线的均衡发展效应[5]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2023年6月开通 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 连接4座枢纽城市及多个旅游城市[5] - 武汉环线高铁预计2024年底具备运营条件 将形成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6] 民航运输数据 - 2024年7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 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11]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 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11] -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11] GEP百强榜单 - 2025全国县域GEP百强榜前三为浙江淳安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江苏宜兴市[15][17] - 2025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前三为江苏吴中区 山东黄岛区和江苏大丰区[16][17] - GEP评价体系包含物质产品 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大维度17项指标 长三角地区在县域和市辖区榜单均居首位[12][13][17]
一“纵”起 四“城”兴 焦洛平高铁即将全面开建,助推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2025-04-30 07:52
高铁建设规划 - 呼南高铁焦洛平段项目即将转入全面开工建设新阶段,连接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四地,呈弓形走向,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1][7] - 项目正线全长230.488公里,计划建设总工期4年,新设5座车站,改建2座车站,预留1座车站 [7] - 焦洛平高铁将推动豫西地区全面融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 [1] 交通网络意义 - 项目填补豫西地区纵向高铁通道空白,与徐兰高铁在洛阳形成"十"字交叉,推动河南高铁网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枢纽网络化"发展 [17] - 建成后洛阳至平顶山车程缩短至40分钟,太原至洛阳行程缩短至2.5小时 [6][12] - 项目将济源纳入高铁网络,实现河南地级市高铁全覆盖 [17]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串联四市覆盖总人口超过2000万,建成后可将洛阳先进装备制造、平顶山纳米新材料、济源有色金属三大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40% [14][18] - 采用"轨道+产业"模式,站点设计与产业集群深度衔接,如汝阳东站毗邻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孟津北站无缝对接汽车产业新城 [14] - 项目将形成辐射晋陕鄂的"两小时产业协同圈",促进中西部地区整体协同发展 [14][15] 文旅产业带动 - 项目将激活太行山、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推动"高铁+文旅"新模式发展 [6] - 龙门石窟将增加高铁站至景区专线班次,开发夜游和文化体验新项目,推动从传统观光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型 [13] - 项目预计将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文创产业持续增长,吸引更多华北地区周末游和短途游游客 [12] 建设进展 - 沿线各地已开展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土地报批等工作,建设动员会标志着项目即将转入全面开工建设新阶段 [6][16] - 项目被列为国家铁路网建设重点工程,是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6][17] - 建设过程中将严格做好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噪声治理及文物保护等工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