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搜索文档
阳光诺和回应被昔日大客户起诉:“起诉点站不住脚”
新浪财经· 2025-07-07 17:00
诉讼案件 - 阳光诺和与湖南恒生制药因2000万元技术开发合同纠纷进入民事诉讼,公司为被告方 [1] - 纠纷源于2018年签署的替格瑞洛原料药及片剂研发合同,合同约定若湖南恒生未支付研发费用50%则生产批件所有权自动转让给阳光诺和 [1] - 湖南恒生制药指控阳光诺和未按合同转移批准文号且未安排生产销售,而阳光诺和认为对方未支付费用导致批件自动转移,将积极应诉 [3][4] - 阳光诺和已对湖南恒生制药3644万元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4][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收10.78亿元(同比+15.7%),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8.31%)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1亿元(同比-8.49%),扣非净利润2020万元(同比-69.67%) [10] - 2017-2023年营收从0.36亿元增至9.32亿元,CAGR达64%,扣非净利润从0.01亿元增至1.8亿元 [9] 业务合作 - 湖南恒生制药曾是公司重要客户,2020年贡献收入3164.6万元(占营收9.12%) [6] - 湖南恒生制药是国家集采中标企业,曾中标奥美拉唑钠(8.4元/盒)和头孢西丁钠(43元/盒) [6] 行业背景 - 医药外包行业2018-2022年营收增速普遍超30%,净利润增速超50%,但2023年起行业普遍出现业绩放缓 [10] - 公司正拓展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及动保领域以应对行业降温 [10]
濒临退市的赛隆药业控制权生变,股票开票涨停
贝壳财经· 2025-05-20 16:21
股权转让与实控权变更 - 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拟向海南雅亿转让14.16%股份 交易价格为8元/股 总金额1.99亿元 [1] - 转让完成后海南雅亿表决权比例达24.60% 成为控股股东 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3] - 海南雅亿为2025年5月15日新成立的投资平台 尚无实际业务经营 股权结构中有限合伙人北京企通富源占比60% [3]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公司仅2023年盈利 其余年份均亏损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14.56万元 2025年Q1净利润亏损104万元且同比下滑163.9% [4] - 核心产品(占营收40%)面临激烈竞争与集采压力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标价降幅达91.7% [4] - 2024年因多项财务指标不达标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市场反应与应对措施 - 公告次日股价涨停 报8.81元/股 涨幅5.01% [2]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参与集采、优化团队等措施改善经营 力争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6]
净利润再次转亏、营收不到3亿元!*ST赛隆走到退市边缘
华夏时报· 2025-04-28 10: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64亿元,同比减少15.15%,归属净利润亏损3314.6万元,同比减少447.67%,扣非净利润亏损3350万元,同比减少1275.25%[1][4] - 2024年三项利润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触发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408.68万元,同比下降22.16%,净利润亏损103.85万元[9] - 公司营收自2018年达到4.36亿元峰值后持续在2亿—3亿元徘徊,2020年以来仅2023年微利953.37万元[1] 产品与集采影响 - 公司主营仿制药产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领域,拥有21种原料药上市批准和13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品种[3] - 2024年三款主要产品中仅注射用脑蛋白粉针营收同比增长16.02%,注射用替加环素营收同比下滑46.6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营收下滑12.63%[4] - 2024年医药产品毛利率38.03%,同比减少8.19个百分点[4] - 多款集采中标产品(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价格降幅高达90%,但集采以价换量未能扭转业绩颓势[3][4] 业绩预告与监管风险 - 2024年1月业绩预告预计盈利450万—650万元,3月修正为亏损2100万—4100万元,主要因收入确认调整减少收入3963.25万元及补提资产减值200万—450万元[6] - 因业绩预告差异大且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公司及高管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7] - 2021—2023年公司曾多次修正业绩预告并因此被监管[7] 行业环境与战略调整 - 医药行业受集采常态化影响,市场竞争加剧,整体增长趋缓[2] - 公司计划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控制成本,并拓展民营医院、县域市场等增量渠道[5][9] - 行业趋势显示大型药企凭借规模效应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中小药企需转向"小而美"利基市场或寻求战略合作[9][10] - 公司战略聚焦"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优先布局慢病药物和复杂制剂等高壁垒仿制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