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添可食万星厨
icon
搜索文档
日均炒菜1300多份,厨师背后有“秘密武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8:04
餐饮业智能化趋势 - 炒菜机器人正成为中餐厅"没有厨师"模式的核心设备 宁波万达广场的每天稻中餐厅使用5台炒菜机器人 在145平方米门店中仅需25平方米厨房 实现日均炒菜1300多份 翻台率高达10轮 [2] - 行业面临厨师团队不可控因素 包括水准稳定性与个人状态等问题 炒菜机器人可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 成为解决方案 [5] - 使用炒菜机器人后 每天稻中餐厅后厨仅需4人 每人负责10道菜 主要进行切配工作 炒制环节完全由机器人完成 菜品切换时间仅需十秒 [5] 炒菜机器人市场现状 - 目前国内主要商用炒菜机器人厂商约10家 包括添可 京东参投的橡鹿科技 珠海优特智厨等 产品形态分为侧搅拌与上搅拌两种类型 [12]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2023年刚推出时销量为400-500台 2024年上半年已达1000台 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去年5倍 合作商家从60-70个增至200多个 [10] - 行业测算显示 若国内900万家餐厅中30%使用炒菜机器人 每家配备4台 市场容量将达1200万台 对应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 加上国际市场潜力可达几千亿元 [11]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每天稻中餐厅使用炒菜机器人后 净利润率从传统模式的5%提升至25% 人均消费40-50元低于同业50-70元水平 提高了复购率 [7] - 结合炒菜机器人的中餐厅毛利率达68% 100万元投资可在8-9个月回本 传统模式难以实现该回报周期 [8] - 厨房面积从传统70-80平方米缩减至25平方米 同时菜品数量增加至八大菜系40道菜 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7] 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 - 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投调料 自动翻炒 自动倾倒食材等功能 1人可操作5-6台设备 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 [4] - 不同类型炒菜机器人价格差异明显 滚筒型3万元起步 最高达20多万元 添可产品定价15800元 橡鹿产品价格区间18300-80800元 [12] - 研发团队将烹饪技艺数字化是关键挑战 需将大火小火等经验转化为精确到克的指标 目前添可已积累3000多道智能菜谱 [8] 行业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两年中餐厅炒菜机器人市场将迎来爆发 添可计划2024年9月推出商用新品 橡鹿科技也将发布新一代AI产品 [13] - 头部企业加速布局 京东投资橡鹿科技建设AI炒菜机器人工厂 添可计划在苏州开设第三家示范餐厅 [13] - 行业面临厨师缺口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预计缺少400万厨师 推动技术替代需求 [13]
机器人从客厅进入厨房,能炒菜但不会“炒掉”厨师
第一财经· 2025-08-06 14:24
炒菜机器人行业现状 - 炒菜机器人正推动中餐厅标准化和智能化,145平方米的中餐厅使用5台炒菜机器人后厨房面积从70-80平方米缩减至25平方米,日均炒菜量达1300份,翻台率10轮[3] - 行业主要厂商约10家,包括添可、京东参投的橡鹿科技等,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区间为1.58万-20多万元[9][10]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2023年上半年销量达1000台(去年全年400-500台),合作商家超200个,业务已盈利[8]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商用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投料、翻炒和倾倒,1人可操作5-6台,菜品切换时间仅需10秒(传统设备需2-3分钟)[4][5] - 使用炒菜机器人的中餐厅净利润率达25%(传统方式仅5%),人均消费40-50元低于行业50-70元水平,投资回收期缩短至8-9个月[6][7] - 小菜园通过炒菜机器人提升人效,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6-3.8亿元(去年同期2.8亿元),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率超20%[8] 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国内餐厅约900万家,若30%采用炒菜机器人(每家4台),潜在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加上国际市场可达数千亿元[9] - 京东通过"七鲜小厨"门店布局,橡鹿科技计划建设AI炒菜机器人工厂,行业技术路线分为侧搅拌(适合团餐)和上搅拌(适合现炒)[10] - 添可计划2023年9月推出商用新品,橡鹿科技将发布新一代AI炒菜机器人,重点突破控温、搅拌、投料三大技术模组[11] 商业模式创新 - 研发厨师团队(10余人)负责菜谱数字化,与3000道智能菜谱结合实现"千店千味",门店后厨人员减至4人(每人负责10道菜)[6] - 从炒面贩卖机到正餐连锁店,炒菜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门店面积优化使毛利率达68%[7]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15800元,显著低于行业3万元起步价,计划在苏州开设第三家样板餐厅[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