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业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推广“AI明厨亮灶”系统,实现对环境卫生等24小时智能监测与预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9:58
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上海市商务委等5部门印发《上海市促进餐饮业智能化布局行动计划(2026—2028年)》[1] 正餐企业智能化应用 - 推动正餐企业在客户服务、运营管理等重点环节推行智能化应用[1] - 鼓励研发应用AI营养配餐顾问,根据顾客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菜品搭配建议[1] - 探索利用AI进行菜品设计创新和口味数字化分析,辅助厨师研发新菜式[1] 食品安全智能管控 - 推广"AI明厨亮灶"系统,实现对环境卫生、人员操作规范、异物入侵等24小时智能监测与预警[1] - 提升食品安全管控能力[1]
上海:在机关、学校、医院、企业食堂等领域,全面推进“智慧食堂”模式
新浪财经· 2025-11-11 18:13
行动计划核心目标 - 全面推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食堂等领域的"智慧食堂"模式 [1] - 从源头减少浪费并提升就餐效率 [1] - 保障餐食出品标准化与稳定性 [1] 智能化运营与效率提升 - 支持搭建线上预订平台 依据系统预订数据反向指导精准备餐 [1] - 广泛应用智能自助取餐柜和AI视觉识别结算系统 [1] - 推广使用智能炒菜机器人和自动米饭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 [1] 营养分析与食谱规划 - 鼓励引入AI营养分析师 [1] - AI营养分析师根据用餐群体特征自动生成营养均衡的周食谱 [1]
机器人从客厅进入厨房,能炒菜但不会“炒掉”厨师
第一财经· 2025-08-06 14:24
炒菜机器人行业现状 - 炒菜机器人正推动中餐厅标准化和智能化,145平方米的中餐厅使用5台炒菜机器人后厨房面积从70-80平方米缩减至25平方米,日均炒菜量达1300份,翻台率10轮[3] - 行业主要厂商约10家,包括添可、京东参投的橡鹿科技等,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区间为1.58万-20多万元[9][10]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2023年上半年销量达1000台(去年全年400-500台),合作商家超200个,业务已盈利[8]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商用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投料、翻炒和倾倒,1人可操作5-6台,菜品切换时间仅需10秒(传统设备需2-3分钟)[4][5] - 使用炒菜机器人的中餐厅净利润率达25%(传统方式仅5%),人均消费40-50元低于行业50-70元水平,投资回收期缩短至8-9个月[6][7] - 小菜园通过炒菜机器人提升人效,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6-3.8亿元(去年同期2.8亿元),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率超20%[8] 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国内餐厅约900万家,若30%采用炒菜机器人(每家4台),潜在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加上国际市场可达数千亿元[9] - 京东通过"七鲜小厨"门店布局,橡鹿科技计划建设AI炒菜机器人工厂,行业技术路线分为侧搅拌(适合团餐)和上搅拌(适合现炒)[10] - 添可计划2023年9月推出商用新品,橡鹿科技将发布新一代AI炒菜机器人,重点突破控温、搅拌、投料三大技术模组[11] 商业模式创新 - 研发厨师团队(10余人)负责菜谱数字化,与3000道智能菜谱结合实现"千店千味",门店后厨人员减至4人(每人负责10道菜)[6] - 从炒面贩卖机到正餐连锁店,炒菜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门店面积优化使毛利率达68%[7]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15800元,显著低于行业3万元起步价,计划在苏州开设第三家样板餐厅[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