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瑞达
搜索文档
5款CAR-T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 一针百万元的“抗癌神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3:36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创新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国家医保局将组织召开企业现场沟通会,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第8次目录调整,也是首次在基本医保目录之外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 [1] - 医保、商保“双目录”同时启动申报是今年医保目录调整的最大创新 [1] CAR-T产品评审结果 - 初审名单中入围的5款CAR-T产品均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进入今年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范围,为后续谈判及准入奠定基础 [1] - 5款CAR-T产品在专家评审中“全票通过” [1][2] -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共有644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其中534个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形式审查,121个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 [2] - 通过商保创新药初审的5款CAR-T产品包括复星凯瑞的奕凯达、药明巨诺的倍诺达、科济药业的赛恺泽、驯鹿生物的福可苏以及合源生物的源瑞达 [2] 评审标准与企业观点 - 评审过程重点考量药物的创新程度、疗效确切性以及是否填补治疗空白等,对一类新药和具有显著临床改善效果的疗法给予倾斜 [2] - CAR-T企业普遍认为5款产品集体通过专家评审释放出积极信号,显示监管层在提高前沿疗法可及性上的决心 [1] - 企业对CAR-T产品纳入商保目录持审慎乐观态度,最终成功纳入取决于后续价格协商等因素 [1][6]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影响 - 商保创新药目录填补“基本医保之外的创新药保障需求”,与基本医保、企业供给形成“需求—支付—供给”的闭环,实现多方平衡 [3] - 对于患者可及性,目录通过商业保险的补充支付可显著降低患者自付比例,使百万元级别的CAR-T治疗变得可及 [4] - 对于企业商业化,目录为创新药提供了医保之外的“第二通道”,减轻企业医保谈判中的价格压力,同时可通过商保覆盖扩大市场份额,激励持续创新 [4] - 目录有望推动药企与保险公司从单纯产品覆盖转向深度协同,探索按疗效付费、风险分担等机制,形成基本医保、商保和自付协同的可持续模式 [4] CAR-T疗法现状与支付格局 - CAR-T疗法作为高值创新疗法的代表,在国内临床实践中获得一定认可,但因其“一针百万元”的高昂定价始终未能进入基本医保目录 [2] - 为解决支付问题,CAR-T企业寄希望于商业健康险,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特病特药保险为补充、金融分期及各类救助方案为辅的多元支付格局 [3] - 复星凯瑞的奕凯达已于2021年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CAR-T产品,并在商保领域积累了成熟的落地经验 [2][5]
国产CAR-T突破复发绝境 22岁白血病患者获完全缓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6:21
CAR-T疗法突破性进展 - 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疗法实现28天骨髓流式检测MRD转阴,半年后仍完全缓解 [1] - 国产CAR-T产品"纳基奥仑赛"填补国内成人复发难治B-ALL免疫治疗空白,全球仅少数CAR-T产品针对白血病 [2] -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AR-T产品源瑞达临床数据显著:3个月客观缓解率82.1%,MRD阴性率100%,1年生存率预估72.9% [4] 白血病治疗现状与挑战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75%,成人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仅2-6个月,5年生存率不足10% [3] - 造血干细胞移植2年生存率仅38%,且面临排异反应和感染风险 [3] - CAR-T治疗全流程费用约120万元,慈善援助后仍需70万元,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6] CAR-T技术优势与临床前景 - CAR-T通过基因改造实现精准打击CD19阳性癌细胞,一次输注即可回归正常生活 [4] - 临床试验显示未接受移植的CAR-T患者最长生存期达5年,与移植组无差异 [7] - 早期使用CAR-T或能替代移植,适应症前移有望使其从"兜底方案"升级为"优先选项" [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CAR-T研发长期聚焦淋巴瘤,白血病适应症推进缓慢,中国首款白血病CAR-T迟至2023年获批 [2] - 技术突破使CAR-T从"最后防线"转变为治愈希望,临床可及性提升将扩大应用范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