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犀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21亿买入上纬新材6成股权,跳过IPO“空降”科创板?股权交易被疑钻规则空子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47
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上纬新材63.62%股份,交易总价约21亿元,每股价格7.78元[2][3] - 智元恒岳从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购买24.99%股份,关联方致远新创合伙购买5%,合计29.99%[2] - 智元恒岳计划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SWANCOR萨摩亚承诺将其持有的33.63%股份用于要约收购[3]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2][3] - 该交易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3] - 上纬新材需在2025-2027年实现每年不低于6000万归母净利润和8000万扣非归母净利润,否则原控股股东需补偿[9] 智元机器人业务 - 公司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等多场景[5] - 2023年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已部署到多款机器人[5] - 2024年7月发布双形态机器人灵犀X2-N,可在轮式和足式间切换[5] -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产品将在多领域商业化落地[5] 融资与估值 - 公司经历多轮融资,总额达数十亿级别,估值飙升至150亿元[5] - A轮获高瓴创投、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等投资[6] - B轮由腾讯领投,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参与[6] 产业链布局 - 与蓝思科技合资组建公司开发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7] - 参与创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7] - 与大丰实业合资开发文娱体旅商人形机器人项目[7] - 投资多家具身智能上下游企业涉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零部件等[7][8] 财务表现 - 上纬新材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14.59万元、7094.21万元、8868.14万元[9] - 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不足1000万,账面货币资金2.71亿[10] - 交易公告后上纬新材股价报收9.34元/股,涨幅20.05%[13]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但否认借壳上市
机器人圈· 2025-07-09 17:15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 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至少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4] - 具体交易方案包括:智元恒岳受让24.99%股份(1.01亿股),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2016.82万股),并通过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1.49亿股)[4] - 交易完成后,智元系合计持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上纬新材复牌前收盘价7.78元/股,市值31.38亿元[5] 交易性质与业务协同 - 智元机器人明确表示本次收购仅为控股权获取,不构成借壳上市[6] - 上纬新材证券部透露现有部分业务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具体协同方案将在整合后公布[7] - 智元机器人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服务、工业、物流等场景,2025年预计出货量达数千台[7] 行业背景与融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上汽、高瓴创投等,最新一轮融资由腾讯领投[10][11] - 国产机器人行业融资活跃:宇树科技C轮融资7亿元(估值120亿元),极智嘉通过港交所聆讯,多家企业近期递交招股书[12][13]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1080亿美元,CAGR达23%[13]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本次交易可能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收购案例,也是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事件[9] - 行业面临高研发投入和竞争压力,多数企业仍处亏损状态,商业化落地能力是关键发展因素[13]
“稚晖君”智元机器人豪掷21亿,抢跑宇树、砸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AI前线· 2025-07-09 13:10
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合计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交易总价约21亿元(7.78元/股)[1] - 交易主体智元恒岳成立于2024年6月25日,由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设立的持股平台[1] - 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成为绝对控股股东,上纬新材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1][6] 交易结构 协议转让部分 - 智元恒岳受让24.99%股份(100,800,016股),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含SWANCOR萨摩亚转让0.6%和金风投控转让4.4%)[4] - 转让方SWANCOR萨摩亚等承诺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6] 要约收购部分 - 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149,243,840股),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元[7] - 已存入2.32亿元(20%履约保证金)至指定账户[7]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SWANCOR萨摩亚持股38.43%,交易后降至4.81%;智元恒岳持股比例从24.99%升至61.99%[8] - 受让方合计表决权比例从29.99%提升至66.99%[8] 智元机器人背景 - 成立于2023年2月,专注通用具身机器人,已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12] - 核心技术包括自研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及具身基座大模型Genie Operator-1[12][13] - 团队核心人物包括CEO邓泰华(前华为副总裁)和CTO彭志辉("稚晖君",B站282万粉丝)[12][13] - 完成9轮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股东含腾讯、京东、红杉中国等[16] 标的公司情况 - 上纬新材主营环保耐蚀树脂、风电叶片材料等,2024年营收14.94亿元(同比+6.73%)[19] - 员工364人,在可回收树脂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9] 行业动态 - 智元机器人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上市进程快于竞品宇树科技(估值120亿元)[2][19] - 通过投资卧龙电驱、博众精工等企业构建产业链生态[19]
高瓴投的具身智能收了个上市公司:智元机器人拟获得上纬新材控制权
IPO早知道· 2025-07-09 12:03
收购交易 - 上纬新材(688585)于7月8日公告,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2] - 本次交易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2] - 收购采用"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 [2] 智元机器人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与应用生态,已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制造能力,并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 [3] - 产品线包括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3] - 7月7日发布双形态机器人灵犀X2-N,可在轮式和足式间切换,足式状态下可持重12斤稳健行走,轮式形态适应复杂地形 [3] - 远征A2人形机器人通过中国CR、欧盟CE-MD、欧盟CE-RED、美国FCC四项认证,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4]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enie Operator-1,推动机器人向通用智能自主体发展 [4] - 与高瓴合资成立上海瓴智新创,围绕技术栈延伸、供应链升级开展战略投资,已共同投资富兴机电、千觉机器人、灵初智能等具身产业链标的 [5] 资本支持 - 获高瓴创投、奇绩创坛、鼎晖投资、经纬创投等机构及腾讯、京东、比亚迪等产业方投资 [4] - 高瓴自2022年种子轮起多轮加注,参与产业链资源整合、人才引入及战略规划 [4]
科创板或将迎来首家具身智能企业,科创100ETF华夏(588800)盘中回调蓄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21
市场表现 - 7月9日早盘沪指重新站上3500点 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下跌0 13% [1]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下跌0 10% 最新报价0 99元 [1] - 成分股芯源微领涨3 53% 唯捷创芯上涨2 84% 莱斯信息上涨2 34% [1] - 成分股安集科技领跌3 53% 生益电子下跌3 04% 源杰科技下跌2 59% [1] 公司动态 - 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其63 62%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管理团队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1] - 智元机器人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 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商用场景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1] - 该交易有望成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 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1] 行业布局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200亿以下持仓股数量占比达80% [2] - 该ETF聚焦电子、医药、新能源三大前期超跌但景气度持续回升的黄金赛道 契合机构推荐的中报季配置主线 [2]
智元机器人拟借壳上市,已与均胜电子等相关公司战略合作
全景网· 2025-07-09 10:40
借壳上市计划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企业和"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上纬新材控股权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线 [1] - 与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同属国内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第一阵营 [1] - 2025年以来以每月一家速度与上市公司联合成立机器人公司 [1] 战略合作网络 - 均胜集团牵头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均普智能、均胜电子、香山股份)与公司签署战略协议 [1][2] - 均普智能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公司,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共研生产销售 [1] - 均胜电子合作聚焦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 [2] - 香山股份合作涉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供应链协同 [2] - 宁波华翔合作涵盖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基金投资等生态体系建设 [2] - 江苏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获评公司优秀合作伙伴 [2] - 其他合作方包括软通动力、东阳光等十余家上市公司 [2] 行业动态 - 信达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国内外企业推进落地速度加快 [1]
首家站上A股的具身智能企业已揭晓?智元机器人拟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55
收购交易概况 - 智元机器人拟斥资近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方式包括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 [2]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CEO邓泰华 [2] - 该交易可能成为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2] - 交易总价款约21亿元,股份转让和要约收购价格均为7.78元/股 [5] 上纬新材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全球环保耐蚀树脂主要供应商 [3] - 2024年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6.73%,净利润8868.14万元同比增长25.01% [4] - 原控股股东上纬投控股权结构分散,无实际控制人 [3] 交易具体方案 - 智元恒岳拟受让1亿股(24.99%),致远新创拟受让240万股(0.60%)和1776.73万股(4.40%) [4] - 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1.49亿股(37.00%) [5] -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计持股比例将达29.99%,最终可能增至66.99% [4][5] 智元机器人背景 - 2023年2月成立,已迅速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 [6] - 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制造能力 [6]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覆盖多种商用场景 [6] - 已完成10轮融资,估值达150亿元,最新B+轮获京东等机构参投 [6]
智元机器人“买壳”上纬新材,抢占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格隆汇APP· 2025-07-09 09:53
收购交易概况 - 智元机器人将通过收购上纬新材63 62%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交易若完成将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企业和"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1] - 交易涉及三份协议 智元恒岳以7 78元/股价格受让24 99%股份 致远新创分别受让0 60%和4 40%股份 总价款9 41亿元 [3][4] -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将合计持有29 99%股份及表决权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 [5]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SWANCOR萨摩亚持股64 02% STRATEGIC萨摩亚15 19% 金风投控5 39% 合计84 61% [6] - 交易后SWANCOR萨摩亚持股降至38 43% 金风投控降至0 99% 智元恒岳新进持股24 99% 致远新创5 00% [6] - 智元恒岳还计划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 其中SWANCOR萨摩亚拟预受33 63%股份 [6] 智元机器人业务情况 - 公司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制造能力 拥有远征 精灵 灵犀三大产品线 [7] - 产品覆盖交互服务 工业智造 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场景 2025年出货量目标数千台 [7][8] - 2024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 包括731套双足人形机器人和269套轮式通用机器人 [8] 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2024年3月完成腾讯领投的新轮融资 龙旗科技 卧龙电气等跟投 [8] - 2024年5月完成B+轮融资 新增京东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投资方 [8] - 2025年商业化目标为营收实现数倍增长 重点开拓工业 商业 服务业等领域 [8] 行业背景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约40% 预计2024-2028年市场规模从47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3% [8] - 行业普遍面临高研发投入和竞争压力 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商业化落地是关键发展因素 [9]
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杭州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7:29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37%,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07% [1] - 石油股走高,斯伦贝谢涨超4%,英国石油、雪佛龙涨超3% [1]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英伟达、特斯拉涨超1%,奈飞、谷歌、亚马逊跌超1% [1] - 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71%,大全新能源涨超10%,老虎证券涨逾8%,京东、新东方涨超2%,阿里巴巴涨1.6% [1] - 国际油价小幅走强,美油主力合约收涨0.37%,报68.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62%,报70.01美元/桶 [1]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盘涨跌不一,COMEX黄金期货跌0.95%,报3311.0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06%,报36.93美元/盎司 [1]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55%报24206.91点,法国CAC40指数涨0.56%报7766.7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4%报8854.18点 [1] 行业掘金 人形机器人产业 - 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 [2] - 智元机器人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和制造能力 [2] - 智元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2]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开启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行业头部公司加速推进零部件性能升级和成本降低 [2] -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加速打开,预计未来五年持续增长,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 [2]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汉宇集团、汉威科技等 [2] 零碳园区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3]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 [3] - 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3] - 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3] - 零碳园区建设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抓手,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首航新能、仕净科技、东岳硅材等 [3] 类脑智能产业 - 杭州市就《支持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4] - 支持企业围绕类脑智能产业链强化类脑智能创新链,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 [4] - 重点支持脑机接口和类脑计算两大领域 [4] - 脑机接口包括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直接脑机交互,以及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间接脑机交互 [4] - 类脑计算包括借鉴大脑处理信息方式 [4] - 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彻底改变人类与机器的交互方式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诚益通、汉威科技、创新医疗等 [4] 避雷针 - 元祖股份股东珠海兰馨成长咨询管理合伙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总股本1% [5] - 新通联股东芜湖远澈毕方投资中心拟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总股本3% [5] - 海信家电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海信通信增持479.3万股,占总股本0.35%,并计划继续增持692.81万至1385.62万股 [5] - 吉祥航空股东东航产投拟减持不超过2184万股,占总股本1% [6] - 埃夫特股东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304.45万股,占总股本2.5%;股东鼎晖源霖拟减持不超过1304.45万股,占总股本2.5% [6]
A股突发!688585,智元机器人拟入主!周三复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0:09
股权收购交易 - 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其核心团队拟收购上纬新材合计63 62%股份 [2]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主体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3] - 智元恒岳通过协议转让受让1 01亿股(24 99%) 总价款7 84亿元 致远新创合伙分别受让240 09万股(0 60%)和1776 73万股(4 40%) [4] 表决权安排 - SWANCOR萨摩亚和STRATEGIC萨摩亚承诺放弃全部股份表决权 除特定情形外不恢复 [5] -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有29 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5] 后续收购计划 - 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1 49亿股(37 00%) [6] - SWANCOR萨摩亚承诺以其持有的1 36亿股(33 63%)参与预受要约 未经同意不得撤回 [6] 收购方背景 - 智元机器人具备"本体+AI"全栈技术 拥有自研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制造能力 [6] - 产品线包括远征、精灵、灵犀三大系列 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等场景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6] 交易意义 - 可能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标志性收购案例 [6] - 系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