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碳成金贷
搜索文档
青海:创新打造特色融资产品矩阵 发放贷款金额超457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9:05
融资产品创新与信贷发放 - 依托“青信融”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涉企金融主题数据库” [1] - 创新打造“点碳成金贷”、“政采贷”、“虫草贷”、“拉面贷”等特色融资产品矩阵 [1] - 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64,000余笔,金额超过457亿元 [1] 营商环境优化与制度创新 - 出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3] - 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推出发挥绿电优势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系列举措 [3] - 建立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接续推出“小切口、大效能”5.0版营商环境改革任务 [3] - 系统构建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法治保障体系 [3] 信用体系建设与监管 - 推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 [3] - 将全国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等多项信息纳入信用报告,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 [3] - 为全省604,500户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完成失信修复78,000余件 [3] 能源政策与产业发展 - 实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绿电直连、新能源项目开发等系列举措 [3] - 全力推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积极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 数字政府与政务服务 - 建设数字政府,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支撑 [3] - 制发电子印章13,000余枚,电子印章使用部门突破6,000个,电子印章年签发量达300万次 [3] - 开通“我的证照”、“电子亮证”等功能,推动“无纸化”审批高效落地、常态运行 [3]
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快发展碳金融,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新华财经· 2025-03-17 15: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首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包括支持碳市场建设,可从支持碳市场建设、围绕碳账户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气候投融资三方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多措并举支持碳市场建设,做大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意见提出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包括支持碳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可推动企业减碳和能源结构调整 [8] - 《方案》提出多项支持碳市场建设措施,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开展碳金融业务,可通过运用涉碳数据、加强项目对接、支持低碳技术开发为碳市场建设作贡献 [9] - 碳账户体系建设是发展碳金融基础工作,《方案》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运用涉碳数据拓展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其建设和涉碳数据运用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前提,为气候投融资提供指引和收益参照 [9] 二、围绕碳账户创新多元金融服务,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 - 碳账户成金融定价依据之一,银行企业碳账户是授信参考因素,个人碳账户是贷款利率定价参考因素,《方案》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运用涉碳数据拓展绿色金融服务场景,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可推动碳普惠机制落地 [10] - 青海省银行机构探索企业碳账户开发利用模式,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数据创新金融产品,对减排企业给予差异化优惠支持 [10] - 民生银行“民生碳e贷”依托监测平台推算碳排放量,将“碳评价”纳入授信体系,实现企业减排与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双赢” [11] - 银行个人碳账户交易属性强,多数银行开发利用集中在积分商城权益、信用卡额度层面,将个人碳积分纳入小额普惠贷款授信标准是主流做法 [11] - 浙江衢州衢江农村商业银行较早将个人碳账户积分与信贷业务结合,根据积分对客户分级并提供差异化优惠政策 [12][13] 三、加强项目对接、创新金融服务,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推进气候投融资 - 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范围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减缓途径有调整产业结构等五方面,提高适应能力要加强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 [14] - 《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气候投融资项目对接,甘肃省出台气候投融资政策制度,创建项目库,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对入库项目投放贷款,“搭建对接平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是项目落地路径之一 [15] - 为低碳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可减缓气候变化,碳捕集、封存及再利用技术是主要减碳途径,应用于高碳行业,其项目融资有四种方式,银行授信依赖碳减排效益测算方法完善 [16][17] - 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是气候投融资热点领域,银行信贷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模式,支持相关项目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