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型产品

搜索文档
凌云股份(600480):Q2经营环比向上 机器人&液冷等新业务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6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8.5% [1][2] - 第二季度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1.3% [1][2] 业务进展 - 汽车金属板块获得161个新定点项目,保险杠、电池壳、热成型等优势产品占比89.97% [2] - 汽车管路系统获得365个定点项目,并成功开发储能、充电站、数据中心液冷产品订单 [2] - 机器人拉压力、扭矩力传感器实现批量交付,六维力传感器完成设计,力传感器车间建成专业生产线 [3] 战略布局 - 成立智能传感分公司独立运营机器人业务,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3] - 线控转向业务完成无人物流车转向系统设计,进入样机制造阶段 [4] - 合资公司亚大集团具备数据中心液冷全栈式高分子产品及解决方案,顺应服务器液冷需求增长趋势 [4] 成长预期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226亿元、244亿元,同比增长11%、8%、8%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7亿元、9.9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32%、15%、16%,三年复合增长率21% [5]
凌云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6: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8.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9.22亿元,同比增长6.11%,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2.66% [1] - 净利率6.1%,同比增长3.58%,三费占营收比5.92%,同比下降21.8%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6.59%,同比下降5.77%,主要因营业成本增速4.89%高于收入增速 [1][2] - 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9.09%,每股净资产6.35元,同比下降17.86%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67%,主要投入新能源车型及轻量化产品开发 [2]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53.71亿元,同比增长8.36%,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819.46% [1][4] - 货币资金29.85亿元,同比下降3.57%,有息负债17.68亿元,同比下降15.42% [1]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96.64%,系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2]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锐减90.21%,主因销售回款现金减少 [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52%,因投资收益现金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9.95%,系借款现金流入增加 [3] 基金持仓动态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持有5773.41万股居首,期间增仓,基金近一年收益率207.9% [5] - 6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包括国泰估值LOF(1057.89万股)等产品 [5] - 创金合信旗下两只产品合计增持超513万股 [5] 历史业绩对比 - 近10年ROIC中位数7.16%,2024年ROIC为8.65% [3] - 历史净利率中位水平5.04%,21份年报中仅1次亏损 [3]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净利润8.23亿元,每股收益0.67元 [4]
福然德(605050):车用金属板材专家 进军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7-27 16:28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中高端汽车、家电企业或其配套厂商提供金属板材加工剪切和配送服务 [2] - 24年金属板材产品销售209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汽车行业销售量138万吨(含铝板1.6万吨) [2] - 在中国乘用车钢、铝板材市场中,公司市占率约为11% [2] 财务与分红 - 21-24年连续4年进行现金分红,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为46.31%、48.48%、50.78%和54.36% [2] 新产品与产能扩张 - 铝挤压业务将于25H1投产,热成型业务将于25H2试投产 [2] - 公司目标25年终端销售量增长超过汽车整体产量增长10个百分点,并提升市场份额 [2]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与开普勒机器人合资成立上海德普智擎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开普勒将汽车产业机器人项目平移至合资公司实施,深化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2] - 公司计划通过汽车轻量化产能优势与开普勒开展渠道共建,加速场景落地 [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7亿元、126.7亿元、13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5.9%、5.7%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3.9亿元、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6%、15.0%、14.4% [3] - 7月25日收盘价对应PE为24倍、20倍、18倍 [3]
多利科技:业绩符合预期,开拓新业务挖掘发展潜力-20250513
国盛证券· 2025-05-13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和2025年Q1业绩符合预期,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带动2025Q1收入高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公司持续优化工艺流程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1] - 公司巩固技术和研发优势,形成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和冲压焊接技术,完善业务布局,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及复合材料业务,有望增强盈利能力和助力业绩增长 [2] - 考虑到终端销量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8/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36亿元,同比 - 8%;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 - 14%;2025年Q1公司收入8.7亿元,同比 + 1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 - 17% [1] - 2025Q1国内新能源车销量308万辆,同/环比 + 47%/- 20%;特斯拉全球生产36.3万辆,同/环比 - 16%/- 21% [1]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20.9%,环比 + 2.2pct,销售净利率10.9%,环比 + 3.4pct [1] 公司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形成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和冲压焊接技术,具有国内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2] - 模具开发方面,公司形成完整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工艺,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产品精度,控制生产成本 [2] - 冲压焊接技术方面,公司解决超高强度钢材回弹问题,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和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轻量化材料连接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原冲焊业务基础上,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及复合材料业务 [2] - 公司已布局多条布勒大型一体化压铸产线,主要客户包括蔚来、零跑、理想等,预计一体化压铸2025年下半年进入大规模量产期 [2] - 2024年公司成功获得多家客户的一体化压铸和热成型产品定点,新增订单项目量产有望使相关产品产能利用率在2026年大幅提升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8/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 [3]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13|3,592|4,131|4,750|5,511| |增长率yoy(%)|16.6|-8.2|15.0|15.0|1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97|425|498|577|668| |增长率yoy(%)|11.0|-14.4|17.3|15.8|15.8| |EPS最新摊薄(元/股)|2.08|1.78|2.09|2.42|2.80| |净资产收益率(%)|11.6|9.3|10.1|10.8|11.6| |P/E(倍)|13.5|15.8|13.5|11.6|10.1| |P/B(倍)|1.6|1.5|1.4|1.3|1.2|[4] 股票信息 - 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前次评级为买入,2025年05月09日收盘价28.15元,总市值6,723.72百万元,总股本238.8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25.38%,30日日均成交量2.49百万股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数据 [9]
多利科技(001311):Q1利润承压 一体化压铸放量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5-02 22:4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承压,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且区域布局优化,一体化压铸业务将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1][2][3] 公司财务情况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环比分别+11.82%/-20.99% [1]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环比分别-17.10%/+14.56% [1] - 2025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环比分别-17.42%/+50.04% [1] - 2025Q1毛利率为20.91%,同环比分别-2.24pp/+2.16pp [1] - 2025Q1净利率为10.92%,同环比分别-3.75pp/+3.44pp,降低主因是期间费用增加 [1] - 20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9%/3.81%/-0.27%/2.61%,同比+0.06pp/+0.04pp/+0.02pp/+0.37pp [1] 公司业务发展 - 积极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等新兴业务,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2024年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2] - 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建立生产基地战略,在多地配套布点,利于及时获反馈和响应需求 [2] - 2024年在江苏常州新增一体化压铸业务生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进入大规模量产期 [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2.08/2.38/2.71元,对应PE为13/11/10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15.12% [3] - 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E,目标价33.28元,维持“买入”评级 [3]
多利科技:一体化压铸及热成型业务放量在即 美国加征关税对业务影响较小
证券时报网· 2025-04-16 19:40
行业趋势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仍是主旋律 [1] - 一体化压铸产品终端应用将扩大和普及 车身结构件市场重塑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收35.92亿元 同比下降8.19% [1] - 2024年净利润4.25亿元 同比下降14.43% [1] - 业绩下滑受终端销量波动 资产折旧摊销增加 计提减值及费用增加影响 [1] 业务布局 - 前期投入的一体化压铸及热成型产能将在2025年实现规模量产 [1] - 冲压焊接业务综合产能利用率约80% [2] - 已在江苏盐城 安徽六安布局四条一体化压铸生产线并转固 [2] - 江苏常州金坛新增产线建设中 金华规划年产20万套车身一体化结构件项目 总投资10亿元 [2] 客户结构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 理想 蔚来 零跑 比亚迪 上汽集团 上汽大众 上汽通用等整车厂及新朋股份 上海同舟等零部件商 [3] - 2024年出口业务营收1.44亿元 占总营收4.01% 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约3.6% [3] - 未来美国出口业务占比将进一步降低 [3] 未来发展 - 一体化压铸业务2024年处于生产爬坡期 费用较高 达产后将显著贡献业绩 [2] - 已获多个客户订单 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大规模量产 [2] - 2026年相关产线产能利用率将大幅提升 [2] - 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将更趋多元化 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增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