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黄
icon
搜索文档
夏日炎炎说冰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12:09
冰片的历史与来源 - 冰片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东南亚龙脑香树树脂传入中国,被称为"龙脑",当时产量极低仅供贵族使用[3] - 唐代皇室广泛使用冰片,如杨贵妃的"龙脑香粉"和唐玄宗的"龙脑香丸"[3] - 宋代发现樟树、艾纳香等植物可提取类似物质,冰片逐渐普及民间[3] - 现代化学合成冰片因成本低产量高成为主流,但天然右旋龙脑仍具较高药用价值[3] 冰片的药用价值与功效 - 性寒凉,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功效,主治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等症[4] - 《新修本草》记载其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目赤等[4] - 《本草纲目》记载"通诸窍,散郁火"功效[4] - 现代研究证实主要成分龙脑、异龙脑具有抗菌抗炎、止痛消肿作用,并能促进其他药物透过生物屏障[5] 冰片在中成药中的应用 - 广泛应用于外用药、内服药及急救药品,如西瓜霜含片、风油精等家庭常备药[6] - 安宫牛黄丸中含冰片用于中风昏迷急救,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利用其促进药物吸收缓解心绞痛[6] - 痔疮膏、滴眼液等外用药添加冰片发挥清凉消肿功效[6] 冰片使用风险与专家共识 - 古代医籍《本草便读》指出其"辛香走窜之极,服之令人暴亡",《本草经疏》强调气血虚者忌用[7] - 现代临床发现患者存在适应证误判、多药重复使用、超疗程服用等问题[7] - 2022年专家共识强调含冰片中成药需精准辨证使用,安宫牛黄丸仅适用于"热闭神昏"证型[8] 科学用药建议 - 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适应证和禁忌人群,特殊群体需严格遵医嘱[9] - 需警惕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出现应立即停药就医[9] - 避免自行替代正规治疗,慢性病患者用药前需咨询专业人员[9]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使用前需向医生或药师告知其他用药情况[9]
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中医药法护航“中华瑰宝”
新华社· 2025-07-01 21:56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较2023年明显增长 [1][3] -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97.1万人,中药饮片抽检质量整体合格率提升至97%左右,中成药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2] - 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24.62% [2] 政策支持与法律框架 - 中医药法自2017年施行以来推动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范的出台,包括《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1] 中医药服务网络与能力 - 我国基本实现了地市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全覆盖 [2] - 武汉市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诊室、中药房等设施,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3]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4年1月至5月的日均诊疗量超过一万人次 [3] 中药创新与研发 - 2021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已有53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25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4] - 2019年以来已有6个儿童专用中药新药获批 [4] 中医药文化推广与国际影响 - 中药梳、药枕、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热销,中式养生茶饮流行,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 [5] - 我国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新一轮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 [5] - 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发布1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5] 未来发展潜力 - 国家层面有待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 [6]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诊疗和知识普及中发挥更大作用 [6] - 中医药"走出去"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 [6]
片仔癀遭原材料“狙击”:提价难抵成本压力,去年营收增速创9年新低,“第二增长曲线”遇瓶颈
证券之星· 2025-06-19 11:02
品牌价值与业绩表现 - 片仔癀连续五年位居"胡润品牌榜医疗健康品牌价值榜"榜首,但2024年业绩显著下滑,Q4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1] - 2024年全年营收107.88亿元(同比+7.25%),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6.42%),增速创2016年以来新低 [2] - Q4单季营收23.38亿元(同比-4.92%),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6.07%),拉低全年增速 [2][3] 财务数据拆解 - 2024年Q1-Q4营收同比变动分别为+20.58%、+2.65%、+9.6%、-4.92%,呈现逐季下滑趋势 [2] - 全年销售费用5.18亿元(同比-33.88%),研发费用2.7亿元(同比+16.0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22% [3] - 2025年Q1营收31.42亿元(同比-0.9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59%),增速进一步放缓 [3] 原材料成本压力 - 核心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1月的6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1月的165万元/公斤 [4]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49.67亿元(同比+47.01%),其中原材料32.07亿元(同比+60%),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40.47% [5] - 麝香、牛黄等关键药材价格长期看涨,公司采取战略性囤货策略应对成本压力 [5] 产品提价与销量 - 2023年5月片仔癀锭剂国内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粒(涨幅28.8%),但2024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速从25.94%降至17.94% [6] - 肝病用药销量同比下降7.63%至418.86万盒,毛利率减少10.88个百分点至67.91% [7] - 心脑血管用药销量同比下降20.6%至82.97万盒,毛利率减少24.55个百分点至14.16% [7] 区域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9.96亿元(同比+0.79%)增速最慢,毛利率减少4.16个百分点至40.81% [7][8] - 华北地区收入8.21亿元(同比+46.19%)增速最快,但毛利率减少8个百分点至39.88% [8] - 境外地区收入4.24亿元(同比-7.25%),毛利率减少6.14个百分点至73.02% [8] 化妆品业务 - 2024年化妆品业务收入7.52亿元(同比+6.41%),占比不足7%,营业成本增长10.29%导致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 [9] - 该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9.05亿元回落,四年间呈现滞涨状态 [9] - 化妆品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难担重任,在公司整体战略中占比仍然较低 [9]
国投证券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中成药零售端销售,2025Q1整体承压,胃肠领域增长稳健
国投证券· 2025-06-11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情况为参考观测中药OTC行业景气度,2025Q1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同比下降,细分领域大品种排名相对稳定 [2][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情况 - 2017 - 2024年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1439亿元增至16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3%,2025Q1销售额412亿元,同比降7.67%,或因政策监管、消费降级、零售药店经营压力大及部分品类去年同期基数高所致 [3][19] - 2025Q1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阿胶、感冒灵颗粒等 [19] 感冒清热 - 2017 - 2024年感冒清热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233亿元增至2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0%,2025Q1销售额73亿元,同比降6.90%,或因2025Q1呼吸道疫情较2024Q1少 [4][22] - 2025Q1感冒清热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感冒灵颗粒、复方感冒灵颗粒等 [22] 滋补保健 - 2017 - 2024年滋补保健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233亿元增至2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0.85%,2024 - 2025Q1销售额分别同比降2.01%、1.01%,或因2023年销售额高、消费降级等因素 [5][25] - 2025Q1滋补保健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阿胶、复方阿胶浆等 [25] 心脑血管 - 2017 - 2024年心脑血管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136亿元增至1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9%,2024年同比降5.91%,2024Q2至2025Q1季度销售额同比降幅缩窄,2025Q1同比降2.98% [6][28] - 2025Q1心脑血管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安宫牛黄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28] 肌肉骨骼 - 2017 - 2024年肌肉骨骼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198亿元降至157亿元,呈下滑趋势,或与鸿茅药酒等重点品种销售额下降有关,2025Q1销售额37亿元,同比增0.68%,受益老龄化,未来市场有长期成长性 [14][31] - 2025Q1肌肉骨骼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云南白药气雾剂、舒筋健腰丸等 [31] 胃肠 - 2017 - 2024年胃肠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113亿元增至1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06%,2024Q3以来季度销售额恢复同比增长,2025Q1同比增7.13% [14][34] - 2025Q1胃肠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健胃消食片、肠炎宁片等 [34] 止咳祛痰 - 2017 - 2024年止咳祛痰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从135亿元增至1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57%,2022年以来销售额显著提升,2025Q1销售额48亿元,同比降26.80%,或因2025Q1呼吸道疫情较2024Q1少、2024Q1基数高 [15][37] - 2025Q1止咳祛痰中成药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前十品种为蜜炼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露等 [37]
片仔癀: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29 16: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长7.25%;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增长6.42% [4] - 公司连续两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并获评多项行业荣誉 [4] - 公司股票市值超1200亿元,位居中药行业市值第一 [6]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2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98亿元 [49] 经营业绩 - 2024年合并营业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长7.25%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增长6.42% [4] - 2024年上缴税收约14.18亿元 [4] - 2024年资产总额175.40亿元,负债总额27.01亿元,股东权益总额148.39亿元 [33] 企业荣誉 - 连续两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 [4] - 上榜"福建省制造业领航企业" [4] - 获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4] - 蝉联胡润"2023医疗健康品牌价值"和"2024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榜首 [5] 科研创新 - 片仔癀被纳入《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指南(2024年)》 [6] - 新增2个中药1.1类新药、2个中药3.1类古代经典名方 [12] - 1.1类新药温胆片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12] - 1类新药PZH2107完成Ⅰ期临床研究 [12] 品牌建设 - 承办第二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16] - 在国内十一个大机场及高铁站投放广告 [16] - 冠名12组片仔癀动车 [16] - 通过央视《大国品牌》等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 [16] 社会责任 - 与边坝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19] - 共建有机枸杞基地,带动农户增收 [20] - 向璞山岩遗址重建项目定捐首期建设1000万元资金 [20] -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升村民劳动技能 [20] 未来计划 - 计划新增立项新药项目2项,启动新药临床研究3-5项 [20] - 填充传统医药渠道空白市场,拓展新型终端消费市场 [21] - 探索新媒体推广模式,提高品牌曝光率 [21] - 利用品牌优势招引医药大健康项目落户漳州 [22] 财务数据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14亿元,同比下降40.47% [43]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4亿元 [43]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41亿元 [43] - 2024年存货49.67亿元,同比增长47.01% [35]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我国中药新药上市步伐加快
新华社· 2025-05-28 11:09
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加速 - 国家药监局近期批准中药1.1类创新药小儿牛黄退热贴膏上市,为1至5岁发热儿童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1] - 2025年以来已有小儿黄金止咳颗粒、芪防鼻通片、复方比那甫西颗粒等多个中药创新药获批 [1] - 2021年以来共有5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显示审批速度明显加快 [1] 政策与研发驱动因素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基于经典名方、名医经验方的中药新药研发,特别强调儿童用中成药创新 [1] - 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证据体系 [1] - 医疗科研机构通过"临床-基础-转化"全链条创新推动中药从经验方改良向精准机制研究转型 [2] 研发模式创新 - 西苑医院呼吸科应用40多年的临床验方"麻荆宣肺颗粒"正通过优化审评路径加速转化 [2] - 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通"研发-生产-上市"链条,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2] - 现代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技术应用提升中药研发科学性 [2] 市场需求变化 - 健康意识提升和传统文化认同推动中药市场需求增长 [2] - 企业投资和研发热情高涨间接促进新药快速上市 [2] 研发新特点 - 2021年以来获批的52个中药新药中,23个为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3] - 经典名方挖掘成为重要研发方向,国家已发布两批共324首经典名方目录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基因组学等技术引入使研发更精准高效 [3] 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新药加速上市正在重构诊疗模式,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 [4] - 在肿瘤治疗中采用"中药复方+放化疗"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4] - 政策聚焦重大慢病、疑难疾病等领域,推动临床疗效突出的中药创新药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平衡传统优势与现代创新关系,完善疗效评价体系 [4] - 推动上市后真实世界证据研究,准确传达中药价值 [4] - 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4]
同仁堂一季度业绩“双增”隐现三重压力:库存压顶、预收账款腰斩、牛黄成本暴击
华夏时报· 2025-05-23 11:5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52.76亿元,同比微增0.16%,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66%,扭转2024年"双降"颓势 [3] - 一季度增长被质疑依赖春节消费旺季,可持续性存疑,需观察市场拓展与产品创新成效 [4] 产品销售与库存问题 - 核心产品销量下滑:心脑血管类产品销量同比减少2.27%,补益类产品销量同比减少2.67% [5] - 存货周转天数持续攀升:2022-2024年分别为294.21天、306.59天、346.65天 [6] - 2024年底存货账面价值107.08亿元,同比增长14.94%,其中原材料库存50.21亿元,同比激增22.02% [10] - 预收货款同比"腰斩":2024年底预收货款3.11亿元,较年初减少53.08%,反映销路不畅 [8][9] 成本压力与毛利率 - 原材料价格暴涨:天然牛黄价格从2020年430元/克涨至2025年1700元/克,涨幅近3倍,麝香、黄连等维持高位 [1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1亿元,为近5年最低点,购买商品支付现金121.56亿元,较2020年多支出超55亿元 [11][12] - 产品提价效果有限:安宫牛黄丸内地版从2012年350元涨至2021年860元,港版从490港元涨至1280港元,但2024年整体毛利率下降3.3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务毛利率下降6.6个百分点 [14][15] 经营风险 - 高库存与周转天数延长加剧滞销风险,若市场需求变化可能面临存货贬值 [4][6] - 营业成本增速远超营收,提价策略长期可能影响销量与市场份额 [15]
淳厚欣享A(009931)近一年回报达14.36%,淳厚基金调研上市公司广誉远
新浪财经· 2025-05-22 13:2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理 围绕增长考核业绩,围绕投资者关系管理等考核经营质量,围绕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评价企业价 值,以提升公司整体基本面优势和投资价值为宗旨。2025年经营指标未公开披露,公司仍以保持增长为 原则,制定内部分产品和分事业部的考核指标,对标一流,不断精进管理,赋能影响,综合提升公司市 场竞争力,争取早日实现营销历史性突破和行业地位提升。 对于央国企关于市值管理的相关文件,公 司已学习并非常重视,作为中证A500成份股,已按照要求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公司将贯彻执 行,从提升经营业绩、改善经营质量、常态化业绩说明会、加强日常与资本市场沟通、做好舆情管理和 日常中小投资者沟通交流等角度持续改善,在公司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充分重视市 值指标的动态监控。需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相关事项,还请关注公司公告。 淳厚欣享A(基金代码:009931)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15日。现任基 金经理由陈文和杨煜城共同担任,其中陈文自2020年9月15日起任职,总管理规模达17.26亿元。该基金 通过对企 ...
佛慈制药(002644) - 002644佛慈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08:1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2024年通过举办系列庆典活动、挖掘历史文化、参加行业展会、参与商标品牌提升行动、利用新媒体宣传、开设特色栏目等措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3] - 未来持续深耕西北市场,重点打造5个亿元级和4个千万级销量市场,推进大单品开发战略 [3] - 依托品牌沉淀,巩固西北市场,布局全国,重点发展华南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6][8]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约60家中药上市公司盈利,33家净利润增长;公司营收21,612.47万元,同比降21.22%,净利润1,938.16万元,同比升5.4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11.04万元,同比增150.46% [3] - 2024年前十大产品占营收近50%,国际业务收入1.06亿元 [7][8] 盈利增长与业绩提升 - 2025年聚焦营销突破,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实现盈利增长 [6] - 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大营销、品牌建设、研发创新和内部管理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4] 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 从尊重传统科学验证、技术创新优化工艺、人才培养与工艺传承、加强文化宣传四方面平衡传统炮制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技术融合 [5] 药号资源利用 - 拥有467个药品批准文号,10个全国独家产品,常年生产110多种产品;推进大单品开发战略,盘活闲置药号,引入合作伙伴整合资源 [5] 行业前景 - 医药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弱周期性,中药行业因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增强、政策支持等因素,未来发展总体向好 [6] 市值管理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投资价值 [6][8] 研发情况 - 2024年推进中药新药研发、大品种开发、产品标准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提升、大健康产品研究、产品工艺研究等工作,获批省级科研项目4项,新申报专利14项,获批3项发明专利及1项外观设计专利,获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 [7][8][9] - 2025年在3项经典名方基准样品研究基础上,加快推进经典名方制剂研究,加强二次开发,培育大品种,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 [9] 其他业务 - 开设慈茶馆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后期根据市场和竞争环境扩容布局 [9] - 与深圳金活合作开发的安宫牛黄丸于2024年11月上市销售 [9]
同仁堂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政策红利下数智化转型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5-21 13:36
业绩稳健增长,经营韧性凸显 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52.76亿元,同比增长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2亿 元,同比增长1.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增长1.66%,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 力持续增强。 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同期的-2.52亿元增至8.33亿元,主要得益于公司优化原 料采购节奏,库存结构更趋合理。充分发挥生产供应链运营平台的作用,推动生产相关业务数据的标准 化建设,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加速"中药智造"的数字化转型。 稳健的增长带动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容。一季度,公司总资产达323.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4.38%,公司资产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研究院完成防风通圣丸等质量标准研究11项,左归丸治疗甲亢、安神健脑液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五子衍宗丸治疗男病等效学研究3项,以及苏合香丸出口工艺研究1项。 此外,今年3月,同仁堂发布安宫牛黄丸新品规,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 的中医药产品。同时,对核心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将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