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黄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医药速览(05.12-05.16)
财经网· 2025-05-16 17:00
康弘药业 - 2024年度舒肝解郁胶囊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超过抗抑郁整体市场增速,该产品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长期安全性高等优势,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促进积极治疗[1] - 焦虑症临床研究稳步推进,2025年4月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入组,有望进一步扩大适用人群[1] 东阿阿胶 - 2024年阿胶块营收占比约45%,复方阿胶浆占比近35%,公司持续专注国内与国际驴皮供应市场,兼顾资源获取与涵养[2] - 当前驴皮价格基本稳定,价格受毛驴养殖成本、规模及进口情况等多因素影响[2] 恒瑞医药 - 拟全球发售2.25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占94.5%[3] - 7家基石投资者(包括GIC、高瓴资本等)认购金额逾41亿港元(5.33亿美元),占发行规模43.04%(按中端发行价计算)[3] 片仔癀 - 国内牛黄采购价格维持在165-180万元/公斤,阿根廷天然牛黄进口试点已开放但规模较小,短期内对价格影响有限[4] - 公司正积极对接进口试点政策,目前尚未收到其他国家进口许可信息,将持续关注政策进展[4] 长春高新 -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用于增肌减脂适应症处于IIT研究阶段[5] - 对生长激素产品销售持理性态度,将持续推进核心产品经营稳定及新适应症拓展[5] 康芝药业 - 热炎宁颗粒正积极复产,预计2025年7-8月前上市,公司加强中药产品二次开发,改进儿童用法用量及口感工艺[6] ST葫芦娃 - 2024年审计报告为保留意见,公司计划聚焦儿童健康消费市场,构建"研发-上市"快速体系,强化品牌心智[7] -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布局O2O及线上全渠道,分类制定产品渠道策略[7]
牛黄进口开闸:“价比黄金”神话能否被打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09:20
政策松绑与市场影响 - 国家药监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允许来自无疯牛病疫情国家的牛黄进口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区域覆盖12省(自治区、直辖市),时限2年[2][5] - 进口牛黄仅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其集团内部使用,禁止对外销售,并需建立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可控[5][7] - 政策松绑源于2000年因疯牛病疫情实施的进口禁令,此次试点旨在缓解国内牛黄供应短缺问题[5] 供需矛盾与价格动态 - 天然牛黄年需求量5-8吨,国内产量仅900公斤,供需缺口显著依赖进口和替代品填补[6] - 2024年12月天然牛黄价格达170万元/公斤,较2023年初57万元/公斤上涨198.25%,远超黄金价格[11][12] - 全球肉牛存栏量9.4亿头(中国1.02亿头),国际市场潜在供应能力为国内近十倍[6] 供应链分层化与行业格局 - 大型药企如同仁堂、片仔癀将优先受益于进口试点,中小药企因资源限制或转向合成生物学路径开发替代产品[3][8] - 人工牛黄占国内市场70%,体外培育牛黄占3-18%,但高端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仍依赖天然牛黄[10] - 政策可能加速行业整合,催生区域性联盟通过集体采购或共享研发降低成本[8] 企业应对与市场反应 - 同仁堂2024年营收185.97亿元(+4.12%),净利润15.26亿元(-8.54%),成本压力导致五年来首次负增长[13] - 安宫牛黄丸价格差异显著:电商平台50-380元/粒,同仁堂香港版售价1189元/粒(2024年较2010年累计涨20%)[12] - 二级市场反应平淡,政策公布后片仔癀、广誉远等股价下跌0.52%-1.33%[14]
牛黄战争:贵过黄金的中药材,吸引南美毒枭入局
36氪· 2025-03-15 22:56
文章核心观点 真想将牛黄价格打下来,人工研制将是人性且高效的方式,中药行业需在患者需求与动物保护间寻求平衡,沿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前进 [1][60] 中国牛黄搅动南美 - 牛黄是黄牛或水牛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正常情况下牛患胆结石概率仅1 - 2‰,100万头牛才产出3 - 4公斤牛黄 [7] - 巴西屠宰场员工发现牛黄可获佣金,高价诱惑下全球牛肉主产区掀起寻牛黄热潮,澳洲、巴西等地出现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9][11] - 2023年9月19日巴西三名武装分子劫走价值约125万元的牛黄,美国德州也有牛黄抢劫和走私案件,这些牛黄多流向中国香港、上海和北京 [12][14][15] - 2025年广州海关缉私局打击牛黄走私案,涉案团伙走私案值超23.6亿元,还冒用身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额达55.1亿元 [16][17][18] 牛黄暴涨的底层逻辑 - 牛黄爆火源于中医市场刚性需求,《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功效,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2023年港大研究证实安宫牛黄丸对中风治疗效果明显 [21][24][25] - 中国本土牛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依赖进口,但2000年后因疯牛病蔓延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 [27][33][34] - 国内天然牛黄产量约600公斤,市场需求5000 - 6000公斤,供需严重失衡致价格走高,2023年7月涨至165万元/公斤 [28][31] - 2024年7月国家拟放开进口试点,但因禁止从主要出口国进口及全球产量不足,价格仅小幅回落,仍维持在140万元/公斤左右 [36][40][42] - 牛黄价格上涨使同仁堂港版安宫牛黄丸提价,消费者负担加重 [43] 逆天中药,不止牛黄 - 动物药材面临挑战,片仔癀中牛黄和麝香原材料成本占90%,麝香获取需猎杀雄麝,导致林麝等种群数量大幅减少 [48][50][52] - 阿胶核心原料驴皮供不应求,国内产量不足,非洲驴皮被炒作,引发偷驴现象,多国禁止驴皮交易 [53][54][57] 行业发展方向 - 中药行业需在患者需求与动物保护间寻求平衡,沿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前进 [59][60] - 一方面通过现代技术分析提炼有效成分替代动物用药,如青蒿素;另一方面规范和鼓励动物饲养,人工麝香研制成功证明此途径有效,人工研制牛黄或可降低价格 [6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