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长激素
icon
搜索文档
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跌落神坛,长春高新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4.66亿元、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55%和43.01%,为近十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跌44.95%,股价自2021年高点已连跌五年 [1] 核心业务冲击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贡献超八成利润,但2024年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降幅70%),导致金赛净利润暴跌40.67%至26.78亿元 [2] - 公司转向长效水针剂避险,但面临特宝生物、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竞争对手入局 [2] 多元化战略问题 - 百克生物受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净利双腰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暴跌98%) [3] - 地产业务剥离失败,2023年24.2亿元剥离计划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 [3] - 华康药业净利增38.8%,但一季度利润仅0.12亿元,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3] 运营策略矛盾 - 2024年销售人员暴增58%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26.9亿元但流失65名研发人员,呈现"重销售轻研发"态势 [4] 战略转型尝试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与海外市场突围,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 [5] - 业内质疑缺乏重磅产品支撑的国际化合作可行性 [5]
安科生物20250722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科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战略**:以生物医药为主轴,中西药物、精准医疗为两翼,积极布局mRNA、ADC病毒、细胞治疗等领域协同发展,全国尤其长三角地区有广泛战略布局,未来从仿创结合转向以创新为主 [2][4][34] - **主要产品及研发方向** - **主营产品**:生长激素和干扰素用于生长发育及抗病毒;曲妥珠单抗等抗体药物;中药镇痛贴膏;多肽以AI布局创新;小分子药物辅助;细胞免疫治疗聚焦CAR - T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5] - **研发方向**:集中在生长发育、辅助生殖、抗病毒和抗感染领域,以及肿瘤治疗的抗体、mRNA、CAR - T和病毒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进行细胞治疗和抗体药物研发 [8] - **业绩增长驱动力**:生物制品是未来发展主要驱动力,中药是盈利主力,多肽重点发展,小分子辅助,细胞免疫治疗协同支持业绩增长 [2][5][6] - **研发投入**:近七年平均每年投入约2亿元,占营收10%左右,总投入随临床试验阶段波动 [7] - **外部合作项目** - 与杨林教授合作开发in vivo CAR - T技术 [12] - 与王玉才教授合作开发MRNA平台,取得HPV、RCV、新冠等临床试验批件 [12] - 与郑颂国教授合作成立泰瑞公司,专注调节性T细胞产品 [13] - **临床阶段产品** - HU21(E9)、AK2017(GHFC)、AK1,008以及AK1,012计划2025年底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3][14] - AK1,012今年刚进入一期;E9和GHFC完成二期入组,正在汇总二期数据 [14] - **2025年发展重点** - 开展多项BD合作,与宝气合作推动国内首款长效FSH落地,与维森合作开发长效生长激素及其他内分泌领域创新药品 [3][31] - 在肿瘤治疗领域推出多靶点药品、双抗和ADC等创新药,推动产品国际市场拓展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合作公司产品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中试,2026年中试样品放大及动物实验,2027年案例申报,入选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坚计划 [10] - **研发团队**:集团董事长宋李华有突出成果,核心管理团队分工明确,截止2024年底有374名研发人员,硕士以上学历占40.64% [11] - **其他重点研发项目**:PDL1关BB是抗肿瘤药物,AK2024是靶向科突单克隆抗体,与曲妥珠联合提升疗效,计划推进AK2024研发进度并筛选适用癌种 [16][17] - **HPV疫苗**:与王玉才教授合作开发的mRNA产品,处于临床一期阶段,待有数据后与各方沟通 [18] - **早期研发产品**:预计2025年底将20,122,401和2,405报到RND,四个早期分子构建及PCA阶段产品结合协议推动非临床试验速度,涉及生长发育、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 [19] - **生长发育领域进展**:长效生长激素和促卵泡素是国内首批获批长效药物,长效促卵泡素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推出短效促卵泡激素与成都景泽合作开发 [20] - **抗病毒领域新药**:喷雾和雾化干扰素处于二期临床,预计年底进入三期,对应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治疗,有望覆盖千亿级市场 [21][22] - **抗肿瘤药物布局**:有八条2000升生产线按欧盟标准建立,PDL1 CDB新药阻断PD - 1结合并激活FNBB,与维力智博对比结构,结合多癌种研究推动临床二期及三期发展 [23] - **双抗产品**: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是T细胞激动剂,设计多个计量组,预计两个月左右完成一期,之后整理数据开展1B阶段,进行体内药效连用实验并申请联药IND申请 [24] - **HUA 21单抗产品**:结合位点不同于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能协同曲妥珠单抗发挥更好效果,动物实验有好数据,二期临床最后一例入组在2025年1月,正在PFS观察收集数据,启动三期方案并与CDE沟通,预计年底进入三期 [25] - **合作项目进展** - 与泰格瑞安科调经T细胞项目完成实验室重现,进入预药效实验阶段,2025年加快车间建设,2026年推进正式药效和毒理评估并发起IIT研究 [26] - 与阿法那合作MRNA疫苗项目,HPV疫苗一期,沟通二期及生产线建设,RCV疫苗除新冠外首个进入二期,推动产线建设 [26] - 与博圣吉合作开发伽马VV Delta通用CAR - T技术,全国排名第四,深入沟通产品定位推进至二、三期甚至上市 [26] - **参股公司情况** - 博生吉有三个类型产品,CD7 CAR - T申请二期临床沟通,通用型Gamma Delta T细胞疗法个案临床试验效果显著,In Vivo CAR - T启动IIT阶段受海外关注 [30] - 安科生物最早投资苏州博生吉和成立博生吉安科,后将博生吉安科股份上翻到博生吉苏州,现持接近2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未来股权比例可能提高 [28] - **合作模式** - 与上海宝济合作是独家全国代理(含港澳台),代理销售协议近十年,产品预计2025年八九月份上市后安科全面介入销售 [33] - 与维升合作在特定区域独家推广成长激素品种,看重未来新产品及其他品种进一步合作 [33] - **引进品种市场前景** - 与上海宝济合作的长效FSH是国内首家上市产品,全国每年约100万个周期潜在市场,安科在生殖领域积累深厚,有望迅速占领市场 [32] - 与维升合作的长效生长激素采用全球领先技术,有效期四年半,优于国内现有产品,临床数据好,后续国内地产化生产,安科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布局久,产品将赋能销售并贡献业绩 [32]
当代中小学生三把刀:治近视、整牙、身高管理
虎嗅· 2025-07-15 13:11
近视治疗行业 - 全飞秒激光手术费用约18000元,适合近视小于1000度的患者[16][17] - ICL人工晶体植入术费用约35000元,可矫正高达1800度近视[25][27] - OK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2024年营收18.14亿,同比增长4.4%[30] - OK镜原材料供应商昊海生科2024年营收26.98亿[30] - 青少年近视业务占比超30%的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209.83亿[30] 牙齿正畸行业 - 传统钢型牙套价格约25000元,隐形牙套约40000元,舌侧矫正约60000元[34] - 全口牙齿种植费用高达10万元[38] - 时代天使2023年营收20.3亿元,青少年业务贡献超60%[43] - 欧普康视2023年青少年齿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44] 身高管理行业 - 生长激素治疗每月费用约5000元[48] - 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金赛药业2024年营收106.7亿,未成年人客户占比62%[56] - 汤臣倍健增高产品年销18亿[56] - 2023年中国儿童身高管理市场规模达80-12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5%[56]
市值蒸发1600亿!暴跌84%,没落巨头靠一针痛风药,再冲IPO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3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股价从峰值500元暴跌84% 市值从2000亿元蒸发1600亿元 2024年净利润腰斩43% [1] - 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收入占比仍高达87% 但利润已腰斩 面临医保集采价格从千元降至300元的冲击 [3][9] - 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叠加家长支付能力减弱 导致生长激素黄金赛道触顶 [9] 研发与国际化战略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率飙升至20% 金赛药业员工新增2518人主要为研发团队 [3] - 启动H股IPO筹备 利用港股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金赛药业海外收入猛增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化关键增量 [3] 核心新产品金蓓欣 - 1类新药金蓓欣获批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直接靶向IL-1β炎症因子 [6] - 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小时快速镇痛 72小时效果媲美激素 单针12周复发风险降90% 24周抑制率87% [6] - 定价2000元/针(诺华原研药2000美元) 年治疗费约4000元 面临医保准入和渠道建设挑战 [7] - 国内竞争对手三生国健SSGJ-613预计落后1年 卫材中国多替雷诺即将入局 [7] 多元化尝试与教训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营收18.2亿元(增速70%) 2024年骤降至12.3亿元 净利润腰斩53% [8] - 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保护率不及竞品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人群更窄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8] - 研发管线覆盖24款临床阶段产品 涉及肿瘤/辅助生殖/罕见病等九大领域 [10] 未来增长方向 - 长效生长激素占比从18%提升至35% 联合GLP-1减肥药拓展成人增肌减脂市场 [10] - 甲状腺眼病抗体药物即将报产 双靶点ADC药物计划年内提交临床申请 [10] - 辅助生殖领域布局长效促卵泡激素水剂 瞄准千亿生殖市场规模 [10]
新药获批 长春高新迎来第二个生长激素
经济观察网· 2025-07-02 23:02
公司动态 - 长春高新旗下1类创新药金蓓欣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 - 金蓓欣是公司自生长激素后首款1类创新药 被视为接棒生长激素的大单品 [1][3] - 公司股价从2021年高点515 9元/股下跌至当前98 8元/股 总市值403亿元 [1] - 公司2024年出现近20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1] 业务结构 - 公司长期面临单品独大问题 生长激素贡献绝大部分利润 [1] - 子公司百克生物2023年带状疱疹疫苗营收超18亿元 但2024年下滑至12 3亿元 归母净利2 3亿元 [1] - 子公司金赛药业主导创新药研发 近三年研发投入从16 6亿元增至近27亿元 [3] 研发进展 - 公司拥有23条在研管线 其中6条为1类新药 [3] - 金蓓欣是中国首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1类新药 [3] - 同靶点药物中三生国健SSGJ-613进展最快 6月5日上市申请获受理 [3] - 公司证券部预计金蓓欣市场潜力可达十亿至二十亿元规模 [3] 管理层动向 - 总经理金磊带领团队推动公司转型 称一周7天都在工作 [2][3] - 金磊在2025年5月研发日活动强调要关注金蓓欣而非生长激素 [3]
睡得好,长得高!丹扬院士最新Cell论文,揭开睡眠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神经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6-28 11:15
睡眠与生长激素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 睡眠不足会扰乱多种激素平衡,增加糖尿病、肥胖症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其重要机制是神经内分泌调节[2] - 生长激素(GH)在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葡萄糖稳态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缺乏会导致瘦体重减少和胰岛素抵抗[2] - 生长激素释放与睡眠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此前未明确[2][5] 丹扬团队核心研究发现 - 揭示下丘脑GHRH神经元和SST神经元在睡眠不同阶段对GH分泌的精确调控[3][6] - 发现GH通过增强蓝斑核(LC)神经元兴奋性促进觉醒的负反馈通路[6][9] - 研究首次解析睡眠依赖性GH释放的完整神经内分泌回路[3][6] 神经元调控的具体机制 - 弓状核(ARC)SST神经元通过抑制邻近GHRH神经元抑制GH释放[6][9] - 室周(PeV)SST神经元通过投射至正中隆起抑制GH释放[6][9] - NREM期GHRH活性升/SST活性降促进GH释放,REM期两者同步爆发实现精准调控[6][9] 研究的科学意义 - 为睡眠与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的关联提供机制解释[10] - 发现代谢状态与睡眠倾向的关联机制,GH峰值通过LC神经元促进觉醒[9][10] - 研究发表于Cell期刊,团队包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丹扬及吴瑞奖得主丁歆璐[3][5]
安科生物(300009) - 300009安科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09: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泰海通、国元证券等多家机构及 12 名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9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展厅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坤先生、证券事务代表刘文惠女士 [2] 公司业绩相关 - 2024 年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原因是主要业务板块销售收入下滑,新上市产品市场投入增加 [2][3] - 2025 年公司经营目标是实现恢复性增长,各业务板块有相应发展计划,还计划剥离法医相关业务转型新业务 [3] 生长激素相关 -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公司生长激素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生产,有 8 个适应症,小于胎龄儿(SGA)适应症已获批临床 [3] - 生长激素注射液使用安苏萌笔注射,具有全程隐针设计 [4] 研发相关 - 研发支出下降与临床产品结构和进度有关,随着部分产品进入 III 期临床,未来研发投入会增加 [5] - 公司使用 AI 协助药品研发,应用 AI -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等技术服务,还与科技大模型公司合作,未来将加速 AI 在各业务场景落地 [7][8] 市场相关 - 公司积极建设符合 FDA、欧盟认证的生产线,拥有国际贸易团队,会根据试验数据结果规划对外合作 [6] - 公司未来提升业绩的措施包括推进干扰素剂型临床试验、开发生长激素适应症、提升“安赛汀”销售业绩等 [9] 临床研发管线相关 - 抗肿瘤领域:HuA21 注射液已完成 Ib/II 期临床入组,计划开展 III 期;“5G9 注射液”提交 IND 申请;AFN0328 注射液开展 I 期临床试验;参股公司相关药物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10][11] - 生长发育领域:“AK2017 注射液”已完成 II 期临床入组,III 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召开 [11] - 抗病毒领域:“AK1008 项目”开展 II 期临床试验,“AK1012 项目”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11] - 自免及其他: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 T 细胞 Treg 细胞疗法相关产品” [11][12]
被体育界围剿的嗑药奥运,是富豪们的一盘大棋
36氪· 2025-06-18 09:02
增强运动会概述 - 增强运动会(Enhanced Games)将于2026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首届比赛 包含田径、游泳和举重三个项目 [2] - 赛事鼓励使用兴奋剂 提供标准化药物计划包括睾酮酯类、类固醇、生长激素和EPO 覆盖两个12周的用药周期 选手也可自定义药物方案 [4] - 赛事奖金丰厚 单项冠军25万美元 打破世界纪录额外奖励100万美元 未获成绩选手也有出场费 目前已有900多位运动员表达参赛意向 [6] 参赛选手案例 - 希腊游泳名将克里斯蒂安·格科洛梅夫在增强运动会试赛中以20.89秒打破50米自由泳纪录 [8] - 澳大利亚退役选手詹姆斯·马格努森使用官方兴奋剂套餐后称感觉回到18岁 体能显著提升 [10] 体育界反应 - 国际奥委会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强烈谴责增强运动会 称其背叛体育精神 [12] - 国际泳联紧急通过新规 禁止支持或参与增强运动会的人员参加其赛事和活动 包括运动员、教练和管理人员 [13] - 其他单项赛事联合会也大多强烈谴责或威胁驱逐参赛者 [15] 赛事背后的资本 - 创始人阿隆·德索萨与硅谷大佬彼得·蒂尔关系密切 蒂尔是赛事投资人之一 投资了多个生物技术初创企业 [20] - 其他金主包括币圈大佬巴拉吉・斯里尼瓦桑、企业家克利斯汀・安格梅尔和沙特王子哈立德·本·阿尔瓦利德 均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 [22] - 特朗普家族通过1789 Capital向增强运动会提供资金 小唐纳德·特朗普公开站台 该公司同期还投资了处方药销售平台BlinkRx [24] 人体增强药物市场 - 美国30%受访者曾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 用于提神和增强记忆力 [26] - 类固醇类药物在美国学生中流行 2003年超30万8至12年级学生使用 主要用于增肌 [28] - 人体增强药剂市场规模2024年达53亿美元 预计年增6% 2031年达80亿美元 [30] 历史背景与争议 - 20世纪初体育界普遍使用药物 如"士的宁"和"安非他命" 导致多起运动员猝死事件 [38][40] - 民主德国系统性使用类固醇 导致运动员出现严重健康问题 如骨质疏松和肝功能损伤 [42] - 增强运动会未证明药物安全性 不展示长期健康风险 体育界禁药共识基于历史教训 [44]
安科生物(300009) - 300009安科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8
2025-06-08 15:32
产品销售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生长激素新患同比增长,目前销售平稳,公司将推动学术推广实现恢复性增长目标 [1] - 曲妥珠单抗处于市场快速导入阶段,2024 年度销售收入超 1 亿元,2025 年 1 - 5 月“安赛汀”发货同比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有较大幅度同比增长 [1] 新药临床进度 - HuA21 注射液已完成 Ib/II 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III 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召开 [2] - 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 AFN0328 注射液用于治疗 HPV 肿瘤和癌前病变,正在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2] - 参股的元宋生物公司“重组 L - IFN 腺病毒注射液”获得 CDE 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正在国内开展 I - IIa 期临床试验,此前已获美国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3][4] 产品出海计划 - 建设符合 FDA、欧盟认证的生产线,进行相关验证和数据整理工作,拥有专业国际贸易团队并与国外经销商积极沟通推动海外商业化 [2] - 根据在研或合作创新药临床试验结果规划对外合作 [2] mRNA 药物布局背景 - 2023 年全球 HPV 感染者总数超 6.3 亿人,80%的宫颈癌病例与未筛查的 HPV 持续感染有关,宫颈癌在全球女性癌症病死率中排第二,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国内外尚无治疗型 HPV 疫苗上市 [2]
安科生物(300009) - 300009安科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3
2025-06-03 22:54
生长激素相关 -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为昼夜脉冲式分泌,夜间尤其是深睡眠期为黄金分泌时段,公司人生长激素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生产,由191个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相同 [2] - 目前有5家企业生产销售短效生长激素,2家企业拥有长效生长激素,与公司战略合作的维昇药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长效生长激素 [3] 公司竞争优势 - 产业技术与产业化优势,利用人才和生产线优势持续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线,提升竞争力 [3] - 营销体系优势,深化细分市场,优化推广策略,深化院企合作,市场覆盖率高,拥有专业营销团队,覆盖全国四千多家大中型医院 [3] - 产业协同优势,深耕主业,通过控股、参股高科技医药技术公司,打造多渠道业务协同发展战略,提高抗风险能力 [3] 领先技术 - 细胞治疗药物领域,参股的博生吉公司申报临床的CAR - Vδ1T细胞药物(UTAA09注射液)获全球Vδ1T细胞首个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药物临床批件;2024年初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搭建国内领先的调节T细胞中试培养技术平台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 [3] - mRNA药物领域,参股合肥阿法纳公司并合作研发,用于治疗HPV肿瘤和癌前病变的AFN0328注射液于2024年7月获临床批件,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 [3] - 溶瘤病毒药物领域,参股的元宋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抗癌药物“重组L - IFN腺病毒注射液”获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在国内开展I - IIa期临床试验,此前已获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3][4] AI技术应用 - 公司前期使用AI协助药品研发,应用AI -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等技术服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已有应用该平台开发的药物获批临床 [5] - 公司与科技大模型公司合作,提供部分数据融入其大模型,未来研发部门将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开发,推动AI大模型在各业务场景落地应用 [5] 临床阶段研发管线 抗肿瘤领域 - HuA21注射液完成Ib/II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计划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6] - “5G9注射液”提交IND申请 [6] - AFN0328注射液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 [6] - 博生吉公司的UTAA09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7] - 元宋生物公司的“重组L - IFN腺病毒注射液”开展I - IIa期临床试验 [7] 生长发育领域 - “AK2017注射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召开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 [7] 抗病毒领域 - “AK1008项目”开展II期临床试验 [7] - “AK1012项目”开展I期临床试验 [7] 自免及其他 - 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开展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临床试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