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牛奶
搜索文档
中秋礼盒主打“实惠显贵”,亲民平价拉动市场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9-25 17:09
市场趋势与表现 - 中秋国庆双节合并形成年内最长假期 节日礼盒市场模式出现转变 呈现止跌企稳迹象 [1] - 主流礼盒价格普遍定价在100元左右 较去年有所下调 多种99元四盒 百元五盒的组合成为热销产品 [1] - 市场热度高于去年同期 销量虽不算快 但传统饮料 牛奶礼盒销售有起色 [1] - 有经销商反映市场动销情况不理想 仍有2到3成的下滑 [2] - 快消品节日礼盒市场持续疲软 年初春节旺季呈现"前热后冷"态势 不少经销商备货后销量不及预期 [2] 行业策略与动因 - 厂商和经销商心态较为理性 知名品牌礼盒本身定价不高 经销商采取薄利多销模式 只赚几块钱就出手 [2] - 销售商将几种礼盒打包成组合 以88元 99元等亲民价位销售 提升价值感和实惠度 [1] - 中秋礼盒走向平价化是多重因素交织结果 包括政策舆论对天价礼盒的批评 社会消费观念转变 更看重礼品实际价值 [3] - 企业主动调整策略推出平价礼盒 契合政策导向与消费需求 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3] 公司业绩影响 - 节日礼盒销售疲软影响相关上市公司业绩 例如养元饮品(603156 SH)上半年收入24.7亿元 同比减少16.2% 归母净利润7.4亿元 减少27.8% [2] -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核桃乳产品销量下降 主要下滑来自于春节所在的第一季度 单季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9.7%和27% [2] 市场前景展望 - 中秋与国庆重叠 出游需求可能对走亲访友礼品需求产生影响 [2] - 由于礼盒价格更为亲民 预计整体销售表现不会太差 [2] - 企业策略调整实现了多方共赢 [3]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不开空调省电费——“不给中间商赚差价”骗了我们多少年?
36氪· 2025-08-26 08:21
行业渠道变革冲击 - "去中间商"营销口号盛行但实际执行中仅更换了中间环节主体而非真正消除差价 [1][3] - 电商平台以"工厂直销"为卖点但自身成为新中间商并收取佣金和推广费用 [3][4] - 直播电商宣称"全网最低价"导致线下渠道价格体系混乱 [10] 经销商生存困境 - 白酒经销商单瓶高端白酒亏损100-200元 生存进入微利时代 [5] - 乳品经销商进货价高于零售价 例如蒙牛特仑苏(250ml*10盒)拿货价46元/箱低于拼多多零售价35-46元 [8] - 厂商向经销商压货导致资金链断裂 案例显示有经销商被厂家拖欠超1000万元市场费用 [8] 渠道功能价值重估 - 中间商承担物流配送/资金周转/市场开拓等职能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整体交易成本 [10][13] - 山东苹果产地价0.5元/斤经中间环节至上海终端售价5元/斤 若直销成本可能升至50元/斤 [13] - 渠道环节提供风险缓冲和服务支撑 差价本质是对劳务与风险的补偿 [13] 产业链恶性循环 - 线上低价冲击线下导致经销商抛售临期产品 形成价格体系崩坏与品牌形象受损的负反馈循环 [10] - 消费者等待折扣习惯导致新品动销困难 进一步加剧经销商资金链压力 [10] - 厂商多渠道管理缺位导致官方与非官方渠道价格冲突 [9] 商业模式本质反思 - 主流平台均未实现零差价运营 声称不赚差价的企业可能存在其他盈利意图 [13] - 渠道扁平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压缩经销商利润空间 使其处于亏损边缘 [9] - 专业分工的渠道层级具有存在必要性 盲目消除中间环节将损害整体产业链健康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