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2

搜索文档
蔚来官宣融资进展股权增发顺利完成,此次融资金额敲定,总额达1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13 06:4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港股增发价较前日收盘价折让幅度控制在4.2%以内 创港股增发史上最小折扣纪录[1]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达689亿元 流动资产427亿元 缺口超过260亿元 但现金储备仍维持在272亿元[1] - 公司需同时处理四笔即将到期债务 包括2024年发行的5亿美元可转债及与CYVN Holdings签订的第二阶段22亿美元战略投资对赌协议 本次10亿美元增发为应对偿债高峰的关键举措[1] - 公司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下降5.5% 但单车研发成本同比上升12%[3] - 公司要求核心供应商签署价格锁定协议承诺未来12个月不涨价 作为交换条件提前支付部分货款[4] - 公司二季度销售费用环比下降12.6% 但客户满意度指数下跌9.3个百分点[7] 生产与供应链 - 第三季度交付指引达8.7-9.1万辆 创历史新高[1] - 新一代900V高压平台项目(雷神计划)预计使整车能耗降低15% 研发投入中30%来自此次增发资金[3] - 合肥第二工厂设计年产能24万辆 投产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11月[3] - ET7智能座舱控制器订单排期已延长至2026年一季度[3] - 实现四季度15万辆交付目标需核心零部件供应保障率达98%以上 但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仅为85%[4] - 换电站单站日均服务车辆从年初312次降至278次 单站日均收入减少约1200元 部分三四线城市换电站利用率跌破50%[6] - 若四季度前不能锁定80%电池供应 毛利率目标可能下调2-3个百分点[7]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正将部分电池研发外包给宁德时代以降低固定成本支出[3]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首次出现在增发认购名单中[3] - 部分新投资者要求参与产品路线图审议[5] - 公司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专利注入子公司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为未来分拆上市做准备[6] - 新购车用户终身免费换电次数从每月4次调整为3次[6] - 正与比亚迪洽谈刀片电池采购事宜 但双方在定价机制上存在分歧[6] - 欧洲市场直营门店数量从32家缩减至24家[7] - 技术团队就150亿元研发固态电池或转向半固态电池量产存在分歧[7] - 智能驾驶系统存在两个技术团队并行开发导致研发重复投入[8] 经营目标与挑战 - 公司提出四季度NON-GAAP盈利目标 需将单车毛利率提升至18%以上 同时将销售费用压缩至营收10%以内[4] - 二季度销售费用率仍高达14.3%[4] - 推行"全民营销"制度要求每位员工每月至少带来3个有效客户[7] - 特斯拉Model 2量产计划可能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4]
特斯拉危机四伏|车圈脉动 Vol.1
虎嗅APP· 2025-07-05 18:00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经历战略转型 从电动车制造商转向自动驾驶和AI科技公司 但面临销量下滑 股价低迷等多重挑战 [7][14] - 公司近期动作体现"断舍离+孤注一掷"策略 放弃廉价车型Model 2 专注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开发 [7][8] - 转型面临巨大风险 包括技术路线争议 商业价值兑现难度 以及制造企业向软件服务转型的能力缺口 [13][15][16] 近期动向 - 2025年Q2交付量38.4万辆 同比下滑13.5% 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8] - 高管重组 马斯克亲自接管欧美销售业务 朱晓彤负责全球制造 [8]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26% 成为美国科技巨头中表现最差的公司 7月初单日暴跌5.34% [8] - 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试运营 [8] 战略转型分析 - 放弃开发廉价车型"Model 2"计划 砍掉与传统车企同场竞技的战线 [8][9] - 转向押注自动驾驶等高壁垒技术 将"软件化"视为救命稻草 [9] - 试图以服务订阅替代单车销售利润 撬动FSD的付费应用 [9] - 内部人事动荡频繁 显示公司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10] 竞争环境 - 在中国市场 小米YU7一小时锁单量相当于特斯拉中国区半年销量 [1] - 在欧洲市场 特斯拉今年初销量几乎腰斩 [1] - 中国电动车厂商以更低成本生产更智能产品 如比亚迪5分钟快充技术比特斯拉超充快4倍 [12] 转型挑战 - 汽车销量持续下滑 彭博社预测2025年交付量或降至165万辆 同比下降8% [16] - 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毛利率从峰值30.5%下滑至16.3% [16]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2025年9月30日到期 或每年损失12亿美元收入 [16] - 下一代全自动驾驶芯片AI 5能否支撑FSD能力提升存疑 [16] - Cybercab无人驾驶车型的量产时间表和规模扩张计划待明确 [16]
6.4万买FSD,勇敢的人先吃罚单
美股研究社· 2025-02-28 18:47
特斯拉FSD入华计划 - 特斯拉中国官宣将分批次推送中国版FSD系统,最新版本更新了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驾驶室摄像头、地图包版本三项内容 [1] - FSD选配价格从最初的56000元人民币涨至64000元人民币,部分车主基于对特斯拉技术领先性和品牌影响力的信任选择购买 [3] - FSD入华进度反复跳票,从2023年传闻小范围试用推迟至2025年一季度,最终在2024年获得批准 [3][4] FSD技术落地挑战 - FSD中国版被认为是"阉割版",采用"视频模拟训练"替代实地数据收集,以符合中国政策要求 [5] - 测试车主反馈FSD在切线超车等场景表现"丝滑",但在公交车道、自行车道等复杂路况仍有不足 [6] - 数据收集受限是主要障碍,中国不允许训练数据转移到境外,美国限制特斯拉在中国进行训练 [5] 国内智驾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智驾水平快速迭代,小鹏、理想、华为等已实现"端到端"智驾大模型上车,技术差距缩小 [8] - 国内车企普遍采用"买车送智驾"模式,比亚迪将智驾系统普及到10万元级别车型且终身免费,与特斯拉99美元/月订阅费形成对比 [8][9] - 特斯拉FSD在国内测试中频繁出现占用自行车道、压实线等违章行为,显示对本土路况适应性不足 [9] 特斯拉在华市场表现 - 2024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65.7万辆,同比增长8.8%,但市场份额从2021年16.6%降至5.4% [12] - Model Y多次降价并推出"5年0息"政策,实际购入价格达历史最低 [13] - 产品迭代缓慢,Model Y仅进行外形和内饰微调,Model 2上市时间一再推迟 [16] 品牌与创始人影响 - 马斯克个人形象与特斯拉深度绑定,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引发争议,60%购车者因此不愿购买特斯拉 [16] - 特斯拉生态版图优先于短期销量的战略,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