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Optimus
搜索文档
除了“秀场”,机器人更需要“训练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05
一台名为W1 Pro的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仅凭两只"眼睛"观察世界,就能自主完成冲咖啡、划火 柴等精细工作。 不远处,一只灵活程度逼近人手的"机械手掌"DexHand 021正在娴熟地把玩魔方。这只量产版灵巧手拥 有19个自由度,内置23个传感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在机器人执行器领域的重大突破。 近日,第二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简称:具身智能大会)、第四届粤港澳大 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简称:服贸会)等活动接连在珠海举行。南方财经记者留意到,两场盛会的会场俨 然成为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超级秀场"。 会场内,就能找到机器人的产业链上下游。上游有打破国外垄断的谐波减速器与高算力AI芯片;中游 有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智能四足机器人等整机产品;下游则延伸至医疗康复训练、教育智能交互、电力 巡检、深海作业等多元化落地场景。 而这些前沿展品背后,一个共识逐步形成:除了"秀场"的高光时刻,机器人也需要专业"训练场"的打 磨,才能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尚有障碍要跨越 在服贸会上,特斯拉带来了其前瞻性的科技成果——第二代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在我们产品生态系统中,人工智 ...
晨会纪要:2025年第183期-20251029
国海证券· 2025-10-29 08:03
核心观点 - 晨会纪要涵盖多个行业及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重点关注盈利改善、成本管控、行业景气度变化及政策影响 [2] - 多数公司2025Q3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或环比改善,部分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费用管控优化或业务结构升级 [3][4][13][22][38][42][46][50] - 债券市场情绪转弱,卖方和买方对债市阶段性逆风共识增强,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以对冲流动性压力 [9][10][11][58][59] - 汽车行业智能化、高端化趋势明确,以旧换新政策托底需求,多家车企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16][17][18][19] - 部分周期性行业(如铬盐、农药)景气度呈现修复迹象,海外需求及产业链整合成为增长驱动 [5][7][23][26][27] 公司业绩表现 广信股份(农化制品) - 2025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4.85%,但营收同比-35.73%,主要因农药原药销量下滑及中间体价格下降 [3][4]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财务费用率-7.83%(同比-7.97pct) [5] - 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如液氯均价同比-94.44%,甲醇均价同比-5.09% [6] - 主要产品价格Q4有所回升,多菌灵均价较Q3上涨1928元/吨,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 [7][8] 华夏银行(股份制银行) - 2025Q3归母净利润65.12亿元,同比+7.62%,净息差1.55%,较上半年略升1bp [12][13] - 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1.0%,不良贷款率1.58%,环比下降2bp,资产质量持续修复 [13][1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94亿元,同比+8.3%,中间业务回暖 [14] 振华股份(化学原料) - 2025Q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9.15%,但铬盐景气度回升,Q4金属铬产品满产满销 [21][22][23] - 海外收入稳中有升,前三季度海外销售收入约4亿元,同比稳中有升 [26] - 全球铬盐需求预计从2024年93万吨增长至2028年131万吨,供需缺口可能达25万吨 [27] 国光股份(农化制品)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5.23亿元(同比+6.09%),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3.06%),作物全程方案推广顺利 [28][30] - Q3单季度营收环比-44.92%,但研发费用同比+36.78%,公司维持高分红,股利支付率117.31% [29][31][33] 重庆银行(城商行) - 2025Q3归母净利润16.90亿元,同比+20.54%,总资产突破万亿,达1.02万亿元(同比+24.10%) [35][36] - 不良贷款率1.14%,较Q2下降3bp,扩表动能强劲 [36][37] 行动教育(教育) - 2025Q3营收2.22亿元,同比+27.9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42.78%),毛利率80.16%(同比+4.78pct) [38][39] - AI赋能销售效率提升,费用率优化,合同负债10.48亿元(同比+8.65%),支撑后续收入 [40] 南方传媒(出版) - 2025Q3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73.72%,利润总额同比+27.67%,主因低毛利业务压减及结构优化 [42][43] - 毛利率37.5%(同比+3.89pct),一般图书出版业务收入1.06亿元(同比+11.47%) [43] 运机集团(专用设备) - 2025Q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45.71%,营收3.52亿元(同比+27.97%),海外拓展取得突破 [46][48] - 应收账款较2025H1减少0.4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环比减少0.14亿元 [48] 晋控煤业(煤炭开采) - 2025Q3归母净利润4.01亿元,环比+10.08%,吨煤售价424.78元/吨(环比+1.41%) [50][51] - 资产负债率21.17%(同比-8.88pct),货币资金139.42亿元,负债压降效果显著 [52] 洽洽食品(休闲食品) - 2025Q3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72.58%,毛利率24.52%(同比-8.59pct),主因原材料成本高企 [53][54][55] - 量贩渠道表现亮眼,9月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新品琥珀核桃仁等贡献增量 [56] 行业与政策动态 债券市场 - 卖方情绪指数回落,86%机构持中性态度,买方情绪指数降至负值,20%机构偏空 [9][10][11]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可能以"买短"为主,旨在对冲地方债供给压力及呵护流动性 [58][59] 汽车行业 - 特斯拉2025Q3营收281亿美元(同比+12%),但毛利率18%(同比-1.85pct),储能业务装机量同比+81% [17] - 小米、理想、问界等车企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最高补贴额度达15000元 [18]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推荐关注高端化、智能化及机器人产业链机会 [19] 农药行业 - 广信股份主要产品价格Q4回升,如草甘膦均价较Q3上涨916元/吨,行业景气度修复 [7][8] - 国光股份作物全程方案推广顺利,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低位 [30][31] 铬盐行业 - 振华股份Q3受季节性需求扰动,但Q4金属铬满产满销,全球铬盐供需缺口可能扩大 [23][27] - 海外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军工需求拉动金属铬需求,产业链景气度沿金属铬-氧化铬绿-重铬酸钠传导 [27]
特斯拉后续我们关注什么?
新浪财经· 2025-10-28 21:25
股东大会与薪酬方案 - 11月6日股东大会将宣布马斯克薪酬方案投票结果,董事会计划以42亿股股票(相当于12%额外股权)换取马斯克全身心投入特斯拉AI业务 [1] - AI业务量化目标包括:实现1000万FSD活跃用户(目前约100万,订阅率12%)、100万辆商业运营的Robotaxi(目前不足100辆)、累计交付100万人形机器人(目前未对外销售,今年量产指引不足1万台) [1] FSD与Robotaxi进展 - 计划到2025年底,在奥斯汀大部分地区移除安全员,并在美国8-10个地区新推出Robotaxi服务 [2] - 移除安全员的技术基础是FSD V14,其参数规模相较V13膨胀10倍,带来更强的泛化和思考能力 [2] - 取消安全员被视为自动驾驶技术跑通的关键标志,并能推动Robotaxi服务大规模铺开,实现车主车辆运营创收 [3] - FSD V15预计在2026年底配合AI5推出,在更大芯片算力和算法参数配合下,逐步实现L4级自动驾驶 [3] 人形机器人Optimus - 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预期和节奏更为明确积极,计划在2026年底启动年产100万台机器人的产线建设 [3] - 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支撑特斯拉远期80%的市值,头部车企因兼具大规模量产经验和关键算法能力而在物理世界AI方面具备优势 [3] 投资方向与市场观点 - 重点推荐方向包括机器人、智驾和出海,机器人情绪指数处于冰点是加仓标志,智驾域控企业虽面临经营压力但明年出海存在增长点 [4] - 整车AGI在2026年A股市场将有一次重估,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边际最差时间点将是板块左侧最佳布局机会 [4]
华安基金科创板ETF周报:科创芯片指数周跌6.57%,近期关注三季报业绩
新浪基金· 2025-10-28 14:05
科创板三季度业绩表现 -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1] -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科创板企业延续良好增势,量子计算、新能源领域企业披露前沿技术商业化进展 [1] 科创板近期行情与资金流向 - 过去一周科创50指数下跌6.16%,科创信息指数下跌6.44%,科创芯片指数下跌6.57% [3] - 跟踪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当周资金净流入32.1亿元,但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出878.1亿元 [4] - 科创板前五大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合计占科创板88.7%的公司市值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动态 - 需求端受英伟达拟投资OpenAI建设10GW AI数据中心带动,阿里3800亿AI基建计划推升高端芯片采购,存储芯片渠道SSD与内存条价格上涨,DDR4供不应求 [5] - 技术突破方面,部分国产AI芯片性能逼近国际水平,华为发布未来三年昇腾芯片迭代计划 [5] - 一级市场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拟募资80亿元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 [5][6]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动态 - 中美贸易摩擦边际加剧使板块承压,但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持续布局海外产能 [6]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生产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标未来5年内月产量达到10万台,并累计交付100万台 [6] -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具备制造优势,与特斯拉、FigureAI等公司建立合作,贸易摩擦对产业趋势影响或有限 [6] 医药产业动态 - 医药板块受外部环境扰动及对外授权不及预期影响而调整,但四季度催化剂密集 [6]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召开,多款国产创新药入选,四季度为创新药授权传统旺季,10月上旬已发生多起重磅交易 [6] - 投资逻辑转向“估值修复+事件催化”双主线,关注ESMO数据读出带来的主题性机会及具备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企 [6] 科创板相关ETF概况 - 科创信息ETF(588260)跟踪科创信息指数,选取科创板50只市值较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 [7] - 科创50ETF(588280)跟踪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10] - 科创芯片ETF(58829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科创板公司 [12] 主要ETF权重股表现(截至2025-10-17) - 科创信息ETF前三大权重股为海光信息(11.27%)、中芯国际(9.97%)、寒武纪(8.92%),其中寒武纪周涨幅0.05% [8] - 科创50ETF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46%)、海光信息(10.46%)、寒武纪(9.36%) [11] - 科创芯片ETF前三大权重股为海光信息(11.09%)、澜起科技(9.97%)、中芯国际(9.62%),其中华虹公司周涨幅4.10% [13]
特斯拉三季度利润下滑
深圳商报· 2025-10-28 07:55
尽管车卖得好,但"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依旧凸显。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毛利率18%,比预估 17.2%要高,但和去年同期的20%相比还是下降了。 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预估263.6亿美元;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二季度同比下降23%。 对于"收入涨利润跌",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部分是因为汽车的利润率下降,另一部分是公司在研发上继 续投入,注重投资未来。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陈小慧)近日,特斯拉公布2025第三季度财报。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281亿 美元,同比增长12%,超过预估的263.6亿美元。但利润下降,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 降29%,二季度同比下降23%。 财报还公布了特斯拉关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自动驾驶Robotaxi、电动车、储能等业务的进展和部 署。根据财报,特斯拉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于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最高年产能100万 台。 ...
特斯拉董事长力挺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称其领导力无可替代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51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董事长致信股东,敦促支持CEO埃隆·马斯克的薪酬计划,认为其对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 [1] - 公司未来战略重心将转向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 [3] - 多个组织公开反对该薪酬方案,认为马斯克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形象 [5] 薪酬方案细节 - 薪酬方案为一项长达10年的股票奖励,价值8780亿美元(约合6.26万亿元人民币) [7] - 马斯克需在自动驾驶、机器人、Robotaxi等领域实现突破性成就,并推动公司股价和利润大幅增长才能获得奖励 [7] 管理层立场 - 董事长认为马斯克是推动公司超越普通汽车工厂的关键人物 [3] - 强调若马斯克离开,公司可能失去巨大价值,战略方向可能不被外界认可 [5] - 指出公司正处于转向人工智能的关键点,未来发展机遇巨大,依赖于马斯克带来的领导力和公司在AI领域的独特能力 [5] 反对意见 - 代理顾问机构ISS建议股东对薪酬方案投反对票 [5] - 部分企业监管组织发起了"夺回特斯拉"活动,呼吁取消该薪酬方案 [5]
智能制造行业周报:Optimus量产节奏调整,关注前臂与手部集成演进的增量机会-20251027
爱建证券· 2025-10-27 15: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 [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智能制造行业,认为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厂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及核聚变产业链相关公司存在投资机会 [5] - 半导体设备需求在扩产与存储涨价共振下有望回升 [6]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节奏加快,但供应链尚不成熟 [6] - 可控核聚变产业获国家政策支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6]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10/20-2025/10/24)沪深300指数上涨3.24%,机械设备板块上涨4.71%,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位(共31个行业)[3][11] - 机械设备子板块中,磨具磨料板块表现最佳,涨幅达10.42% [3][11] - 本周机械设备行业PE-TTM估值上升4.58% [21] - 子板块PE-TTM抬升幅度前三为:磨具磨料(+10.42%)、激光设备(+8.74%)、其他自动化(+6.78%)[3][21] - 子板块PE-TTM抬升幅度后三为:服纺设备(+2.11%)、工程整机(+2.88%)、工控设备(+2.97%)[3][21] - 本周机械设备板块PE-TTM为37.7倍 [20] - 细分板块PE-TTM排名前三为:机器人(185.6倍)、其他自动化(153.1倍)、机床工具(99.4倍)[20] - 细分板块PE-TTM排名后三为:轨道交通Ⅲ(19.9倍)、工程整机(21.1倍)、能源重型设备(25.8倍)[20] - 本周涨幅前五公司:神开股份(+55.94%)、德石股份(+46.41%)、鼎泰高科(+39.98%)、思林杰(+33.66%)、石化机械(+31.82%)[18] - 本周跌幅前五公司:宝鼎科技(-17.97%)、航天工程(-7.89%)、锡装股份(-7.17%)、*ST威尔(-6.12%)、威马农机(-6.10%)[18] 产业端重要变化 -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 V3原型机预计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采用“齿轮箱+丝杠+腱绳”复合传动方案,特斯拉正建设年产100万台的生产线 [6] - 半导体设备:士兰微宣布投资200亿元建设12英寸高端模拟芯片产线,规划月产能4.5万片;卓胜微拟投入30亿元布局射频芯片制造扩产 [6] - 存储芯片:DRAM与NAND价格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进入上行通道,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厂商已启动新一轮提价 [6] - 可控核聚变:中国“十五五”规划将核聚变能纳入国家未来产业布局;“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揭牌,聚焦聚变能源等四大领域 [6] - 安东聚变完成近亿元融资,目标2035年前后建成示范装置;中科清能自主研制的3kW@4.5K氦制冷机在合肥成功运行,为国内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制冷功率最大的氦制冷系统 [6] 重要行业数据 - 9月制造业PMI为49.8%,位于荣枯线之下 [29] - 9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下降2.3%,环比持平 [29] - 9月台积电营收为108.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4% [42][45] - 9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5.9% [42][45] - 9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8.3% [49] - 9月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7% [49] 投资建议 - 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厂商: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 [5]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议关注德昌电机控股、中大力德 [5] - 核聚变产业链:建议关注合锻智能、国机重装、杭氧股份 [5]
特斯拉卖得更多,但赚得更少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0:0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见Auto ,作者郑植文 一见Auto . | (Unaudit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 millions, except percentages and per share data | Q3-2024 | Q4-2024 | Q1-2025 | Q2-2025 | Q3-2025 | YOY | | Total automotive revenues | 20,016 | 19,798 | 13,967 | 16,661 | 21,205 | 6% | | Energy generation and storage revenue | 2,376 | 3,061 | 2,730 | 2,789 | 3,415 | 44% | | Services and other revenue | 2,790 | 2,848 | 2,638 | 3,046 | 3,475 | 25% | | Total revenues | 25,182 | 25,707 | 19,335 | 22,49 ...
特斯拉Q3营收超预期,净利却暴跌36.8%!马斯克持续押注AI前景
格隆汇· 2025-10-23 13:37
周三,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本季营收超出华尔街预期,但由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且不及分析师 预期,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一度跌近5%。 在销量方面,本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497,099辆,高于去年同期的462,890辆。 不过,这一增长主要受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的购车潮推动。由于美国消费者希望在10月1日7,500美 元联邦税收抵免取消前锁定优惠,部分购车需求被提前释放,从而拉动了季度交付量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利润下滑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特斯拉为拉动销量,对Model3、ModelY等主力 车型在多个市场实施了价格下调和促销,使得整体电动车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压缩了整车毛利 率;二是人工智能及相关业务投入持续加大,包括FSD、Dojo超算中心及新平台研发,推动第三季度资 本支出攀升至22.48亿美元。 此外,政策因素也对收入产生影响。第三季度特斯拉通过监管信贷销售获得4.17亿美元收入,但低于去 年同期的7.39亿美元,减少约3.22亿美元。这主要由于特朗普政府7月通过的法案取消了排放违规的联邦 处罚,其他车企不再需要向特斯拉购买排放额度,导致该收入来源显著收缩。 马斯克继续聚焦描述AI ...
巴克莱:特斯拉——强大叙事 vs 疲软基本面
美股IPO· 2025-10-17 15:07
"我们认为基本面对特斯拉投资者的重要性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自动驾驶、AI叙事占据中心位置……然而,相信基本面不重要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直 到有一天,基本面又会变得重要。" 巴克莱认为,特斯拉的上涨动力源于"故事",而非数字。马斯克近期推出新的2025年薪酬计划,并亲自买入1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被市场解读为他 将"重新聚焦公司"。 与此同时,Robotaxi(无人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叙事再度升温,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关键词。尽管公司对这两项AI相关业务披露有限,市 场依旧以未来潜力为由推高估值。 该行分析师称, 特斯拉正在以"火星级梦想"(Mars-shot milestones)吸引资本——愿景宏大,却距离盈利甚远 。 10月17日,巴克莱分析师Dan Levy在最新研报中称,特斯拉正处于"两个故事"之间: 一方面是马斯克重新参与(新薪酬方案、10亿美元购股)推动的AI/ 自动驾驶叙事加速;另一方面则是第三季度交货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见顶的疲弱基本面。 该行分析师警告,三季度的强劲表现实际上是电动车税收抵免到期前的"透支性需求",预计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的销量峰值,且考虑到特斯拉股价自9 月初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