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米完全成本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 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16: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通过政策性完全成本保险、商业性保险及"保险+期货"模式构建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覆盖三大主粮作物并延伸至收入保障和价格风险管理 同时通过风险减量技术和服务创新实现从灾后赔付向事前干预的转型 全面支持德州市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1][4][6] 政策性保险承保情况 - 累计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441.67万亩 承保面积居全省系统16家地市公司首位 [1] - 为34.8万户次种植户承担风险责任43.11亿元 支付赔款4881.94万元 [1] - 武城县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险6.68万亩 暴雨灾害后向1574户农户支付赔款704万元 其中绝产面积6500亩 [2] - 平原县承保小麦和玉米59.3万亩 承保率达93% 承担风险保障5.78亿元 成为全省系统"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第一县" [3] 商业性保险创新 - 开办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和保额补充保险 保障金额覆盖市场价值与完全成本保险的差额 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4] - 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低温冻害、倒春寒、风灾等指数按约定标准赔付 [4] 保险+期货模式 - 在禹城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保险+期货"试点 三年累计承保21.54万亩 涉及农户1729户次 [5] - 提供风险保障2.22亿元 实现赔付996.19万元 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5] 风险减量服务 - 联合农业农村局建立"保险+农技"服务队 在关键县区开展农事巡田活动 发放近2万份科技明白纸指导田间管理 [6] - 投入专项资金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作物全周期风险管护 构建小麦玉米病虫害预测模型 [6] - 在产粮大县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 配备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 并与科研机构共建种质资源灾害数据库 [6] 保障方案升级方向 - 围绕德州市"五个一"工程研究全产业链综合性保障方案 支持高质量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 [6]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齐鲁晚报· 2025-08-26 15:29
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为种植户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同时促进自身业务发展[1][2][11] 农业保险承保情况 - 全市已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险103.46万亩 承担风险保障责任9.83亿元[1] - 累计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441.67万亩 承保面积居全省系统16家地市公司首位[2] - 为34.8万户次种植户承担风险责任43.11亿元 支付赔款4881.94万元[2] - 平原县承保小麦和玉米59.3万亩 承保率达到93% 承担风险保障5.78亿元 成为全省系统"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第一县"[10] 理赔案例与成效 - 武城县甲马营镇暴雨灾害中查勘1.8万亩玉米受灾 其中绝产面积6500亩 累计赔款704万元 赔款是农户个人所缴保费的6.3倍[7] - 种植大户王伟投保3090亩玉米获得赔款91.87万元[7] - 种粮大户赵宗光获得赔款4.3万元[10] 商业保险创新 - 开办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和商业性小麦种植保额补充保险 使保险从"保成本"迈向"保收入"[12] - 在禹城市开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 三年累计承保21.54万亩 提供风险保障2.22亿元 实现赔付996.19万元[14] - 在齐河县率先进行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试点 通过商业保险杠杆作用化解管护难题[18] 风险减量措施 - 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建立"保险+农技"服务队 在8个县区开展农事巡田活动 发放近2万份科技明白纸[15] - 投入风险减量专项资金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农作物全覆盖快速识别[18] - 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 配备物联网设备 并与科研机构共建种质资源灾害数据库[18] 公司发展成果 - 2024年入选全国系统地市机构30强 所辖3家支公司入选全国系统县区机构100强 3家支公司入选全省系统综合评价20强支公司[2] - 多措并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促进自身内含价值提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