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饼
搜索文档
致富花开产业兴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秋日午后,走进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的温室大棚,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面而来。棚 内,齐腰高的种植槽整齐排列,其中不见泥土,株株娇艳欲滴的玫瑰植根于环保基质中,在阳光沐浴下 热烈绽放。 大棚内外,农户们正在忙碌。他们穿梭于种植槽间,采摘下鲜玫瑰后,就送到大棚旁的包装房内。20枝 玫瑰被包装成一把,放在水桶中保鲜,等待由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这边是'高原红',那边是'洛神',里面还有'爱莎''海洋之歌'……今年已经采收了2万多枝了。"大棚 里,47岁的农户李红林介绍,"相比传统种植,无土栽培的玫瑰根系更发达,水肥吸收率更高,产量增 加30%以上,而且花期调控更精准,售价比以前提高了三成。" 辽中区特产辽中玫瑰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三家子村则是辽中玫瑰的主产地之一。目前,村里131户 村民从事玫瑰种植,拥有温室大棚313座,去年玫瑰产值超300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30日 1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马策就是专家之一。他在详细调研后,为马三家子村量身定制了玫 瑰栽培方案,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延长花期。如今,现代化温室大棚盖了起来,温控放 ...
以农文旅融合助力海南城乡融合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30 08:57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观点 -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的深度产业融合模式,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1] - 农文旅不是农业、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产业融合、功能互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1] 海南农文旅发展现状 - 海南依托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 - 典型案例:三亚博后村玫瑰谷延伸产业链至食品领域,实现花卉生产、观赏、销售一体化[2] - 海口结合琼北文化打造农业产业链,文昌探索休闲产业集群,琼海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与乡村旅游品牌[2] 当前存在的不足 - 文化开发利用不足,乡村旅游多停留在简单复制层面,缺乏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3] - 农文旅融合度不紧密,多数项目仍处于自然生态观光阶段,人文景观开发不足[3] - 基础设施薄弱,节假日交通拥堵,乡镇公共交通需提升[3] 发展对策与建议 文化融合策略 - 将海南特色文化(如黎族文化)与农业、旅游结合,打造可感知的文化体验[4] - 开发"舌尖上的琼菜"活动,民宿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环岛公路驿站展示民族特色[5][6] - 设立海南民俗周,利用媒体推广民俗节庆,打破农村"自娱自乐"局面[6] 规划与品牌建设 - 整合土地规划、旅游规划与文化要素,实现制度集成创新[4] - 将农文旅融合纳入干部培训专题,提升政策设计中对乡村文化的重视[4] - 开发手工创意伴手礼,避免工业品同质化,强化文化载体建设[6] 基础设施优化 - 根据客流量动态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区域预留扩容空间[6]
6天近10万人次“香约”京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04:45
国际月季大会盛况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主展场京西月季洲6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2] - 大会闭幕后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花YOUNG生活节延期至5月18日 [2][3] - 京西月季洲包含5个展厅、七大室外展园及亲子活动场 千余种月季持续吸引参观者 [3] 妙峰山玫瑰产业与国际影响 - 妙峰山高山玫瑰园拥有千年种植史 元代通过丝绸之路成为国际代表品种 [4] - 120位国际专家实地考察高山玫瑰园 对玫瑰酱、精油等衍生品高度认可 [4][5] - 玫瑰产业为涧沟村支柱产业 村民作坊生产玫瑰酱、护肤品等商品 [5] 门头沟文旅经济联动发展 - 京西月季洲作为"两园一河"首个项目 5月19日至6月2日免费开放 [6] - 持月季洲门票可享五大景区半价、82家"门头沟小院"6-8折住宿优惠 [6] - 三大商圈推出"花开北京 惠动商圈"促销 打造消费地图刺激文旅消费 [6] 区域绿色发展战略 - 门头沟区创建"门头沟小院""诗画乡村"等品牌 融合文化生态与民俗 [7] - 未来以妙峰山玫瑰小镇、京西月季洲为核心 建设月季特色花园城市示范区 [7] - 探索"以花兴产、以产促治、以治惠民"路径 结合灾后重建推动山区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