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网侧独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新能源电价改革方案落地 将助力储能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18:31
继《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发布 后,山东省适时推出落地文件《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文 件《关于做好2025年电力市场平稳衔接过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396号文")、《山东省2025 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278号文")、《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征求意见 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全电量推向市场,机制电量逐年退坡,这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将如何影响储能的发展 呢? 当前山东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960万千瓦,以电网侧电化学储能为主,占比约80%。 电网侧独立储能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当前及以往的商业模式中,主要通过低价充电、高价放电实现 现货峰谷价差套利,获得市场化容量补偿收入,以及作为新能源场站并网的"路条"获得容量租赁收入, 三部分收入分别占比约33%、17%、50%。 电源侧配建储能理论上可以自调度,利用新能源弃电充电,选择高价时段放电。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 由于配储需要随时等候调度指令,AGC指令不易分解等原因,配储经常无法消纳所属新能源场站的弃 电, ...
海博思创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博思创(文档中“海波自创”应为笔误) - 行业:储能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储能市场 - **增长潜力大**:136号文刷新发展模式,独立储能经济模式在容量电价和放电补偿支持下初步跑通,自发配储提升光伏项目经济性,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30、160和210吉瓦时[2][4][9]。 - **预期差存在**:市场对国内市场总量及增速预期未完全扭转,且误解一季报低于预期,实际公司基本面良好、前景广阔[7][9]。 - **发展路径明确**:一是电网侧独立储能,自2022年共享储能推行以来已有实践;二是政策推动下的新路径,如河北省发布的2025年独立储能项目清单[14]。 - **投资主体转变**: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五大六小电力企业积极性下降,原因包括政策调整、地方企业资源和风险偏好优势及获利模式[16]。 - **政策成效显著**:河北推出容量电价和现货市场电价差政策,内蒙古实施补贴政策,激发投资方热情,提高内部收益率[17][18]。 - **招投标活动旺盛**:最近几个月招投标数据表明储能领域招投标活动未走弱,预计2025 - 2027年计划新增储能容量可观[20]。 海外市场 - **能力即将释放**:2021年开始布局,在欧洲取得突破,积累大量项目业绩并获大单,预计2025 - 202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27、176和257吉瓦时[2][4][5]。 - **策略清晰**:完成各大地区产品认证,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选择欧洲作为突破口,该地区增长明确、市场分散,利于公司发展[21]。 - **进展良好**:海外收入从千万级别增长到2024年的5亿多元,获得瑞士开发商1.4吉瓦时项目订单,与海外客户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渠道[21]。 - **布局广泛**:除欧洲外,还积极布局中东、澳洲和东南亚等市场,如与中东电力公司合作、在澳洲成立服务中心、在东南亚设立销售办公室并获订单等[22]。 公司特质 -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以电网侧独立储能为主,收入占比超50%,出货量增长,2024年销售量接近12GWh,营收接近百亿元,毛利率16% - 20%高于同行[2][11][12]。 - **价格端优势**:以独立储能为主具备价格优势,成本控制有优势,是综合性能源服务提供商,类似特斯拉生态系统[8][11]。 - **发展战略清晰**:通过“储能加X”战略横向延伸至用户端应用场景,纵向与产业基金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计划增加运维服务收入[3][15]。 - **成本控制优势**:以电网侧独立储能为主有价格优势,拓展采购结构,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合作取得采购价优势[26]。 - **战略布局特点**:具备海外业务基因,横向拓展应用场景,纵向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类似特斯拉模式[27]。 行业增速预期 全球储能行业增速将在2026 - 2027年恢复高速增长,从2025年的30%回升至40%,受益于美国关税及OBBB法案影响减弱,以及中国、欧洲及其他亚非拉地区需求增长[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发配储模式**:在国内相对少见,集中在内蒙古等地,通过能量时移可实现7% - 8%左右的内部收益率,在河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有项目分布[10]。 - **光伏与储能融合模式**:可应对现货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如山西省配备四小时储能系统后IRR可达11%以上[19]。 - **公司盈利情况**:2025年一季度业绩约9000万元符合预期,单瓦时盈利平均约3分钱每瓦时,国内可能降至2.6 - 2.8分钱每瓦时;二季度国内单瓦时盈利预计超3毛钱每瓦时,单位盈利将趋稳并提升[23][24][25]。 - **未来需求和业绩预期**:对国内储能市场需求乐观,美国市场支持力度加大,公司预计2026年业绩达十亿元以上,估值约15倍,有望成为储能集成赛道领先企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