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芯片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9-04 06:45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国金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负责钜泉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 [1] -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需整改的问题 [2] 重大风险事项 - 产品升级换代风险: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迭代快 研发失败或技术落后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3] - 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行业人才竞争激烈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持续研发能力 [4] -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委托生产需提供芯片版图 存在技术被泄密或盗用风险 [5] - 业务领域集中风险: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芯片 下游市场集中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6] - 供应链风险:Fabless模式下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商产能不足风险 [7][8] - 经销商集中风险:经销商客户集中度高 合作关系变化可能影响终端客户维护 [9] - 新品拓展风险:BMS芯片领域以境外供应商为主 新进入者面临品牌认知度和开发投入挑战 [10] - 毛利率波动风险:综合毛利率41.13% 受新业务投入、原材料成本和研发进度影响 [11] - 行业依赖风险:业务围绕智能电网展开 行业市场容量下滑或技术迭代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12] - 宏观环境风险:贸易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影响电网建设进度和芯片销售 [13] 主要财务指标变动 - 营业收入27,207.86万元 同比下降11.39% [14] - 归母净利润3,748.52万元 同比下降33.34% [14] - 扣非净利润2,358.50万元 同比下降29.38% [14] - 总资产203,861.08万元 较上年末增长1.09% [15] - 归母净资产184,897.82万元 较上年末下降1.02%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2,808.16万元 [16] - 研发费用9,075.79万元 同比增长7.77% [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高5.93个百分点 [18] 核心竞争力 - 电能计量芯片领域拥有高精度ADC、基准电压和算法等核心技术 [19] - 智能电表MCU芯片具备高精度RTC技术和低功耗设计能力 [19] - 载波通信芯片符合国网HPLC标准和G3-PLC国际标准 [19] - BMS芯片领域拥有高压BCD工艺开发经验和电化学建模能力 [20] - 核心技术优势通过产品性能体现 未发生不利变化 [21] 研发进展 - 研发团队226人 占总员工数79.30% [22] - 新申请专利2项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 [22] - 三相计量芯片精度提升至20000:1 处于流片阶段 [23] - 新一代高算力安全AI MCU芯片支持200MHz主频和安全加密 [23] - G3双模通信芯片HT8926通过G3-PLC联盟认证 [25] - BMS芯片HT3310X系列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可量产 [27] - HT32F106芯片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和清洁电器 已实现量产 [27] - HT32F208系列芯片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小批量生产 [28]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9,237.03万元 [30]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 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31] 持股情况 - 主要股东及管理人员持股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31]
钜泉科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0:19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 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1] - 通过日常沟通 定期或不定期回访 现场走访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1] - 公司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公开发表声明的事项[1] - 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1] - 保荐机构督导公司及其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 切实履行各项承诺[1]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1] - 保荐机构对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 实施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1][2]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2] - 保荐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 对存在问题的文件督促公司更正或补充[2] - 公司及其主要股东 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出具监管关注函[2] - 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2] - 经保荐机构核查 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2] - 保荐机构制定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 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2] 重大风险事项 - 公司面临产品升级换代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速度快 高端芯片研发存在开发周期长 资金投入大 研发风险高的特点[3] - 面临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现有人才存在流失风险[3] - 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尚有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研发阶段 委托生产模式需向委托加工厂商提供芯片版图 存在核心技术泄密或被他人盗用风险[4] - 业务领域相对集中风险 产品主要为适用于智能电表等电力终端设备的芯片 下游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及其下属省电网公司[4] - 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供应商产能不足风险 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 若集成电路行业制造环节产能与需求关系发生波动将导致供应商产能不足[4][5] - 经销商集中度较高风险 经销商客户较为集中 若主要经销商经营情况及其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会使公司面临丢失终端客户风险[5][6] - 新品拓展不确定性风险 产品应用向电池管理为主的新能源领域以及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延伸 处于前期研发阶段 存在新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6] - 毛利率波动风险 2025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1.13% 新业务领域投入 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研发周期慢可能导致毛利率波动[6] - 行业风险 业务主要围绕智能电网终端设备展开 存在行业依赖风险[7] - 宏观环境风险 受贸易政策 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 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7] 主要财务指标变动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207.86万元 较上年同期30,704.84万元减少11.3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8.52万元 较上年同期5,623.47万元减少33.34%[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58.50万元 较上年同期3,339.83万元减少29.38%[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72.05万元 较上年同期5,536.11万元减少231.3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203,861.08万元 较上年末201,667.55万元增长1.0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4,897.82万元 较上年末186,804.06万元下降1.02%[7][8] - 基本每股收益0.3266元/股 较上年同期0.4699元/股下降30.50%[7] - 稀释每股收益0.3253元/股 较上年同期0.4695元/股下降30.6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055元/股 较上年同期0.2791元/股下降26.37%[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8% 较上年同期2.79%减少0.81个百分点[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 较上年同期1.66%减少0.41个百分点[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3.36% 较上年同期27.43%增加5.93个百分点[8] 核心竞争力变化 - 在电能计量芯片领域 公司拥有满足电能计量核心需求的高精度产品设计能力 包括高精度ADC 高精度基准电压 高精度端子测温技术等核心技术[9] - 在智能电表MCU芯片领域 公司提供融合高精准时钟和低功耗设计的高可靠芯片产品 具有高精度RTC技术 无外接电容的内嵌PLL等技术[9][10] - 在载波通信芯片领域 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符合国 南网技术升级路线 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国网HPLC标准和G3-PLC国际标准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算法[10] - 在BMS芯片领域 公司团队拥有高压BCD工艺下的产品开发设计经验 在高精度直流ADC 高稳定性带隙电压基准等方面积累丰富实务经验[10][11] - 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11] 研发支出及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9,075.79万元 同比增长7.77%[12] - 研发团队规模达226人 占总员工数的79.30%[12] - 新申请专利2项(含发明专利1项)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12] - 电能计量芯片方面 新的三相计量芯精度提升至20000:1 处于流片阶段 集成端子测温功能的单相计量AFE芯片已完成内部验证 进入客户设计验证阶段[13] - 智能电表MCU芯片方面 正在研发新一代高算力安全AI MCU芯片 集成高性能32bit内核和NPU 主频可达200MHz以上 基于40nm工艺平台开发 符合车规级应用标准[13][14] - 载波通信芯片方面 新一代G3双模通信芯片HT8926通过G3-PLC联盟双模融合平台最新版本认证 实现符合G3-HYBRID双模标准的单芯片解决方案[14] - BMS芯片方面 研发三个系列产品性能对标市场主流产品 HT3310X电量计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可量产 HT32F106芯片已于2024年8月达成量产指标[15][16]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65,6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6,362.97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149,237.03万元[17][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投项目累计支出金额19,072.64万元[18]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000.00万元[18] - 使用超募集资金回购股份20,001.07万元[18] - 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808.48万元[18]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品累计收益金额5,257.63万元[1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58,000.00万元[18] - 募集资金专户账户期末余额30,266.75万元[18]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18] 持股及减持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 冻结及减持的情形[19]
钜泉科技: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下降11.3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8.52万元,同比下降33.34%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72.05万元,同比下降231.36% [4] - 研发投入9,075.79万元,同比增长7.77%,占营业收入比例33.36% [4][9] 主营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为智能电网终端设备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电能计量芯片、智能电表MCU芯片、载波通信芯片和BMS芯片 [5] - 主要产品应用于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新能源等领域 [5]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研发设计环节,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委托外协完成 [8] - BMS芯片新业务已获得订单并实现发货,主要应用于清洁电器、电动工具等领域 [13][14]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团队规模226人,占总员工数79.30% [9] - 新申请专利2项(含发明专利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 [9][26] - 新一代G3双模通信芯片HT8926通过G3-PLC联盟双模融合平台认证 [12] - 正在研发高算力安全AI MCU芯片,集成32bit内核和NPU,主频达200MHz以上 [11] 市场与客户情况 - 产品主要下游市场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海外智能电表市场 [5][16] - 国家电网2025年电表招标需求预计维持在9,000万只左右,替换周期高峰有望延续至2026年 [5] - 载波通信芯片在国网、南网及蒙西电网市场取得显著突破,南网市场表现突出 [12] - 海外市场通过联合研发、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方式拓展东南亚、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 [16] 行业环境与政策 - 集成电路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享受财税优惠、资本扶持等政策支持 [5] - 智能电网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向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方向升级 [5]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和资本回报周期延长等多重压力 [5] - 外部环境挤压加速国产化进程,AI算力芯片和车规级芯片市场需求增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