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千瓦级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银行解禁核融资,英美政府积极投资核能产业,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板块
天风证券· 2025-06-15 2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也是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为国际核能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欧美国家政策利好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核能产业,加速核聚变产业商业化 [3][4] - 美德核聚变企业创下融资记录,加速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进程,核聚变产业链公司可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5] 相关内容总结 世界银行政策 - 世界银行宣布解除长达数十年的核能融资禁令,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寿命、升级电网及基础设施、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3] 欧美国家政策 - 欧美国家政府持续加码核能产业,特朗普政府倡导核能,德国新政府转变核能立场,美国计划未来25年将核能电力产量提高4倍,英国未来五年向核聚变领域投资25亿英镑 [4] 企业融资情况 - 6月2日美国TAETechnologies最新一轮融资超1.5亿美元,累计融资达13.5亿美元;6月11日德国Proxima Fusion完成1.3亿欧元(约1.5亿美元)A轮融资 [5] 建议关注公司 - 联创光电、永鼎股份、国光电气、王子新材、旭光电子 [6]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3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9日、6月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2] - 公司董事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均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2] 生产经营与重大事项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确认不存在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等 [2] 热点概念与产品收入 - 公司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可控核聚变射频电源装置中的器件,用于实现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加热 [1][3] - 2024年度该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对公司当年业绩影响较小 [1][3] 估值与行业对比 - 截至2025年6月9日,公司市盈率为83.8,行业市盈率为62.15,公司市盈率高于行业水平 [2][3] - 公司市净率为4.87,行业市净率为3.36,公司市净率高于行业水平 [2][3] 其他股价敏感信息 - 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3]
旭光电子:2024年度“可控核聚变”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
快讯· 2025-06-10 18:10
旭光电子(600353)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关注到"可控核聚变"热点概念。公司自主研发的 百千瓦级、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可控核聚变射频电源装置中的器件,用于实现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加 热。2024年度,该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对公司当年业绩影响较小。请广大投 资者谨慎投资,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锻造飞行汽车强劲“引擎”
科技日报· 2025-06-10 07:36
产品技术突破 -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自主研制J250ST001新型百千瓦级一体化推进电机,适配2吨至3吨级纯电eVTOL主流机型,已成功完成3吨级倾转旋翼eVTOL原型机系留试飞 [1] - J250ST001电机总重量不足30千克,峰值功率达125千瓦,峰值运行时长达两分钟,技术指标国内领先,部分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3] - 该电机采用集成化设计,将电机、电控、冷却系统集成一体,同等功率等级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耗更低 [3]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eVTOL电机功率密度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两倍,需满足耐振动、耐冲击、耐高低温等极端环境要求,技术壁垒较高 [2] - 预计2030年eVTOL国内市场将达500亿元,对电机电控需求旺盛,国内外企业正加紧布局 [2] - 电机占eVTOL成本的20%,直接影响航空器有效载荷能力 [1] 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采用数字仿真、智能制造生产线等智能化手段,电机设计应用仿真工具辅助研发,静力与疲劳仿真多达46个工况 [3] - 已取得电机电控相关专利20余项,产品在2024年珠海航展亮相并在多款eVTOL上装机试运行 [3] - 公司组建电动力事业部,以市场化机制加速技术转化,多型eVTOL电机产品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并具备量产规模 [2]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目前仅一家国外电机企业产品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型号合格证,国内尚无电机产品获适航取证 [3] - 公司将聚焦中大功率电机研发,加快推进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 [3]
专家解读丨央企领航氢能新赛道,打造能源革命新图景
国家能源局· 2025-05-31 16:38
国家战略 - 全球超60国发布氢能战略 我国将氢能首次纳入《能源法》立法框架 22省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顶层设计已从"规划引导"转入"落地实施"阶段 [3]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20万吨/年的目标 [3] - 国家能源集团在内蒙古 宁夏等地布局"风光制氢+氢基燃料合成"项目 国家电投在吉林布局百万千瓦级风光制氢项目 直接响应"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政策导向 [3] 央企技术突破 - 航天科技集团研发5吨/天氢膨胀氢液化系统 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能耗指标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4] - 国家能源集团建成5兆瓦碱性电解水制氢测试平台 推动氢能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 [4] - 中国石化启动京蒙输氢管道示范工程 为跨区域氢能调配奠定基础 [4] - 一汽集团研发国内首款2 0升氢内燃机的轻型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实现首飞 [4] -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中车集团打造2400千瓦氢动力调车机车 填补我国重载铁路氢能应用空白 [4] - 中国广核与中国海油联合研发百千瓦级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制成功 [4] 应用场景落地 - 宝武集团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显著降低冶金环节二氧化碳排放 [5] - 中国钢研自主化纯氢多稳态竖炉示范工程正式运行 [5] - 国家能源集团宁东基地可再生氢耦合煤制合成氨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5] - 中国石化成功探路"京沪氢能交通走廊" 支撑我国首次完成氢能车辆长距离跨区域实际运输测试 [5] - 国家能源集团开展"氢能质量万里行"行动完成12省份32座制氢厂和加氢站氢气质量检测 [5] - 国家电网"氢电耦合"示范项目实现电氢热多种形式清洁能源相互转化及供应全过程零碳 [5] - 国家电投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试验 形成核心技术储备和自主知识产权 [5] 国际合作与标准 - 中国海油完成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 采用液氢罐箱海运技术打通跨洋运输链条 [6] - 中国电建承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实现电解槽发运 [6] - 中国中车自主研制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落地 [6] - 国家电网牵头编制IEEE《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及效率测试方法导则》标准获批立项 [7] - 国家能源集团参与建设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 致力于建成国际化绿色能源产品的认证中心 定价中心 交易中心 贸易中心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聚焦"沙戈荒""深远海"等战略区域 扩大可再生氢产能布局 [8] - 依托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 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等 攻克电解槽 燃料电池 新型储氢等"硬科技" [8] - 发挥"双循环"战略优势 将国内实践经验转化为国际合作标准 输出"中国氢能方案" [8]
飞行汽车正“飞”入我们的生活
人民网· 2025-05-27 06:29
行业动态 - 飞行汽车定义已从陆空两栖车拓展为包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广义范畴 [4] - 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飞行汽车成为焦点,多款产品展示"未来交通体验" [4] - 国内飞行汽车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各类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尚未大规模量产 [8] 技术突破 -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研制新型百千瓦级一体化推进电机,适配2-3吨级eVTOL机型,功率密度为新能源汽车电机2倍 [7] - 东南大学"东大・鲲鹏1号"采用增程式航空电推进系统,飞行续航时间从20分钟提升至2小时以上 [9]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采用车机分离设计,陆行体续航1000公里,可为飞行体充电6次 [9] - 中汽创智"江豚1号"搭载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实现厘米级障碍物定位与动态追踪 [9][10] - 中汽创智1:4缩比机试飞完成8公里航程,速度120公里/小时,计划2025年推出载客6人、航程300公里的原型机 [15] 市场前景 - 预计2030年eVTOL国内市场达500亿元,对电机电控需求旺盛 [8] -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预测2030年中国将诞生超100家飞行汽车企业,市场规模或突破万亿元 [11] - 小鹏"陆地航母"已获4000台订单 [11] - 沃飞长空与川航通航战略合作,探索"民航+低空出行"联程服务 [12][13] - 规模化应用后飞行汽车价格约为专车2-3倍,可节约时间80%以上 [13] 政策与制度 - 飞行汽车需同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航空监管体系,飞行需申请适航证 [17] - 国家统一管理飞行安全、空域划分等核心规则,地方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17] - 短期内可能推出限高120米的简单垂直起降产品,长期需配套法规体系成熟 [17]
未来产业 锚定未来
辽宁日报· 2025-05-16 08:43
科技创新成果展区 - 动态力测量系统、高防护性变刚度滑雪头盔、新一代百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展示辽宁科技创新成果 [1] - 岩爆无线智能微震监测预警系统由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监测精度大幅提升,用于矿山、铁路隧道等深部工程安全预警 [1] 石油开采行业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新型控制系统可同时控制万台套"磕头机",通过传感器回传数据优化油田作业流程 [2] - 云端油田数据感知与优化控制系统实现油田精细化、高效率作业 [2] 未来产业板块 - 展区展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空天、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六个方向的未来产业产品 [2] - 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研发的高性能微型半导体控温芯片解决5G光模块温度敏感问题,产品性能国际领先 [2] - 企业完成半导体控温材料和器件全链条研发,掌握关键核心制造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