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墨烯航空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确认嘉宾有哪些亮点工作?将带来哪些最新见解?| Carbontech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DT新材料· 2025-10-30 00:05
大会核心主题与目标 - 大会以“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为核心主题,深度聚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领域技术瓶颈和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两大战略维度 [2] - 旨在通过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探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导电添加剂、硬碳负极及新型纳米碳材料等前沿方向的研发与产业化,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2] 前沿碳材料技术进展 - 奥威科技联合上海大学开发的高功率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型电容器能量密度已接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储能用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指标水平 [4]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团队提出低成本金属盐协助聚合物化学发泡策略,实现了蜂窝状微纳结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在锂/钾离子电池等多种储能应用中具有前景 [5]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团队开发出多种碳源制备碳材料技术,实现了不同牌号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的开发,该技术可与CCUS形成产业链条 [5] -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在多孔碳领域取得系列进展,包括用于钾离子电池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石墨类碳材料、用于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的双氰胺辅助煤焦油沥青衍生碳材料等 [6]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团队采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用于无枝晶钾电池的石墨烯包覆氮化硼异质结 [8] - 温州大学团队在贫电解液锂硫电池方面取得进展,制备的电池体系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倍率性能均处第一梯队,且制备工艺与现有锂电产线兼容 [12] - 广东工业大学团队通过对木质素分子或木质纤维素进行结构改性,实现了硬炭封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 [15] - 中南大学团队高首效/高容量纳米硅负极的工作,以90.3%的初始比容量刷新了记录 [16] 电池技术与应用创新 - 郑州大学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新型固态电解质经济高效开发的计算-实验框架,并设计了一种尖晶石相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7]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发了石墨烯高功率锂电池技术和石墨烯超低温锂电池技术,其石墨烯航空电池中试生产线于2025年2月开工 [10] - 广汽埃安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进展顺利,目标是2026年装车搭载 [11] - 鹏辉能源成功研制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370Wh/kg)和高温长循环的钠离子电池 [12] - 头部电芯企业如宁德时代于2025年4月推出“自生成负极”技术,比亚迪公布了相关专利 [13] - 天能电池首次发布面向无人机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和氢动力解决方案 [14] - 瑞浦兰钧推出问顶®50Ah三元电池,采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的NCM化学体系,可实现-30℃到60℃超宽温域稳定运行 [14] 产业链与商业化进程 - 铜陵得瑞新能深耕多孔碳材料领域近30年,核心产品为微米级、毫米级树脂基球形碳质多孔材料,技术应用从军工领域拓展至医药、新能源等民用领域 [15] - 大会日程显示将探讨新能源碳材料(如多孔炭/硬硅碳/电容炭等)和先进电池(如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主题 [18]
石墨烯重塑低空经济
36氪· 2025-10-27 11:24
石墨烯技术突破 - 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技术取得进展,通过羧基化多环芳烃作为固态碳源化学气相沉积法,缺陷密度降低,载流子迁移率跃升至5000 cm²V⁻¹s⁻¹ [2] - 开发出“蒙烯氧化铝粉体”,通过创建“声子高速通道”解决高热导率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 [3] - 石墨烯超低温锂电池技术可保障设备在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正常工作 [5] 石墨烯在无人机电池的应用 - 石墨烯航空电池相比传统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传统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50Wh/kg [5] - 石墨烯电池在电池中构建高效三维导电网络,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5] - 石墨烯电池的超低温性能使其成为高寒地区作业、应急救援等场景的理想动力源 [10] 石墨烯在无人机结构的应用 - 石墨烯机翼比碳纤维机翼的耐冲击性能强60%,同时减轻材料重量 [6] - 石墨烯作为纳米添加剂可提高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的机械强度 [6] - 石墨烯复合材料让无人机机翼兼顾高强度和低重量,并研究使其免受雷击影响 [7] 石墨烯在热管理的应用 - 蒙烯氧化铝粉体基热界面材料导热率达6.44 W·m⁻¹·K⁻¹,显著优于传统氧化铝基材料 [9] - 在50 W LED测试中可使芯片表面温度下降17.7摄氏度,有助于无人机高功率设备的热管理 [9] - 石墨烯的卓越热性能让无人机在长时间工作中保持稳定 [9] 石墨烯无人机性能与低空经济 - 正泰风光运维无人机续航能力突破180分钟,航程达120公里 [10]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石墨烯电池有望成为eVTOL和无人机的主流动力源 [10] - 石墨烯无人机性能提升拓展了应用场景,如高寒地区作业和长距离巡检 [10]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当前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距离实际应用所需的400-500Wh/kg门槛尚有距离 [11] - 石墨烯材料生产成本下降但质量一致性仍是制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11] - 未来可能向多功能集成、智能化和绿色化三个方向发展 [11][12][13]